张丽莉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现状,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教学中积极地结合新课改的思想,落实情感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情感教育 意义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212-02
新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强化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逐渐成形。因此,小学思想品德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学科,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感教育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运用,对于加强学生的品格和品德培养、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促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改革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当结合新课改的思想和理念,积极地将情感教育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促进良好思想品德教学效果的实现。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
1.应试教育思想较重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应当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思想品德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么不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要么就是采取应试化的教育方式,知识的讲解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忽视学生品德修养的培育,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最终使得思想品德的教育形同虚设,难以为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发挥应有的作用。
2.忽视情感交流
新课程改革之所以提出三维教学目标,根本性的原因在于传统单一、枯燥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因此,现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强化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忽视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得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缺乏情感交流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抵触情绪,最终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升。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更好的教学目标
对于当今社会的学生而言,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心理品质,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取得成功的基石。而情感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运用,有利于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更多的情感,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贯彻落实新课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有利于促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目标的实现。
2.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如今,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成为教师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评价标准。一般而言,教师的教学是否取得了成功,不在于教师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接受了多少知识,这些知识能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情感教育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种充满爱的环境中,在这种浓厚的情感氛围中健康成长。此外,情感教育法的运用,有利于让师生之间形成比较融洽的关系,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情感教育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性对策
1.更新教育理念,重视情感教育
有人问:学生的成长,是智商重要,还是情商重要?答案是五花八门的。诚然,对于应试阶段的学生而言,智商明显是比较重要的,它是学生考得高分的根本。而对于已经步入社会的学生而言,情商明显更加重要,因为情商是学生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获得自我提升的根本。而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对学生所进行的情感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让学生在日益复杂的社会中,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关系,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这就要求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不断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思考学生的教育问题,主动肩负起教师“育人”的责任,为学生高尚的道德修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2.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情感
情感是每一个自然人生命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亲情、友情、爱国情感等等。而对于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而言,教师所实施的情感教育,可以是感恩教育,也可以是爱国教育,只要能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情感的提升,都是最好的教学方法。而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既定的情境之下,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在情感氛围的营造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视频、音乐等方式,不断渲染情感,将学生培养成为懂得感恩、明礼诚信的社会主义公民。
3.加强沟通交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应当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是毋庸置疑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改变过去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学生更加愿意向教师吐露心声。这种沟通和交流,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道德情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一些思想和行为有偏差的学生,予以及时的指导和纠正,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实现。
总而言之,思想品德课程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承载着国家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使命。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现状,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教学中积极地结合新课改的思想,落实情感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金仙.情感教学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2):164-164.
[2]吴三定.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情感教学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