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琴
【摘要】智慧课堂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所产生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情境化、智能化、互动化等特点,更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本文通过对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设计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优化学习过程,增强资源适应性,提高知识掌握率,提升学习兴趣。
【关键词】智慧课堂 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158-02
随着时代进步,智慧课堂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认可,作为教育行业的进步,智慧课堂拥有更多优势性。作为一名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授知识与技能的方法,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激活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智慧的课堂应该是有效与智慧共存,有效的课堂时时闪现智慧,智慧的课堂处处彰显有效。智慧课堂以一种物理结构形式存在,能有效优化基础教育,并增进新颖的教育理念,是高中教育过程中的高效方法,因此对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值得探究的。
一、智慧课堂的内涵及特征
(一)智慧课堂的内涵
智慧课堂的提出和发展实际上是学校教育信息化聚焦于教学、聚焦于课堂、聚焦于师生活动的必然结果。关于智慧课堂的含义,从不同的视角来看有不同的理解。可以从教育和技术两个视角来理解智慧课堂的内涵,从教育视角来看,它是指学生用新思维来发现问题,用智慧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课堂,是促进学生智慧生长的课堂,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以“智慧”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养与生成的过程,智慧课堂的根本任务是“开发学生的智慧”,这里“智慧课堂”的概念是相对于“知识课堂”而言的;另一种是基于信息化视角的,指利用基于信息化视角的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智能化,构建富有智慧的课堂教学环境,这里是相对于使用传统教学手段的“传统课堂”。事实上上述两种视角的认识是紧密关联的,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富有智慧的课堂教学环境,其根本目的也是促进“知识课堂”向“智慧课堂”转变,实现学生的智慧发展。
(二)智慧课堂的特征
“互联网+”时代,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的智慧课堂相较于传统课堂,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新及应用上具有重要的特色,其核心特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决策数据化。智慧课堂始终以学校构建的信息技术平台为支撑,基于动态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挖掘分析,对学生学习全过程及效果进行数据化呈现,使得教学过程从过去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经验转向依赖于教学中的客观数据,依靠数据精准地掌握学情,基于数据进行决策,方便教师有的放矢地安排及调整教学。
2.评价反馈即时化。智慧课堂教学中采取动态伴随式学习评价,即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动态学习诊断与评价,包括课前预习测评与反馈、课堂实时检测评价与即时反馈、课后作业评价及跟踪反馈,从而实现了即时、动态的诊断分析及评价信息反馈,重构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
3.交流互动立体化。智慧课堂教学的交流互动更加生动灵活,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方式多元化,除了在课堂内进行师生互动外,师生还可以借助云端平台进行课外的交流,在任何時间、任何地点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实现师生、生生之间全时空的持续沟通。
4.资源推送智能化。智慧课堂为学习者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富媒体资源,包括微视频、电子文档、图片、语音、网页等极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差异,智能化地推送针对性的学习资料,满足学习者富有个性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固强补弱,提高学习效果。
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平台,使得教师在智慧环境的支持下利用教学智慧设计教学环节,指导学生在智慧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智慧课堂是一个由课前、课中、课后持续发展的教学循环模式。
(一)课前。智慧教育理念认为,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经验和平时的直观感受,需要对学情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了解学生作业情况等,进而形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并推送预习的视频、课件及预习测试题。而学生的任务是在学习教师推送的预习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测试题,并将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到学习平台上,最后教师综合学情分析,做出合适的教学设计方案。
(二)课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创设科学、实用、贴近生活、有兴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到情境中,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性的智慧课堂,教师再通过学习平台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进一步深化师生交流,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课后。教师根据平台的数据分析,为学生推送个性化的巩固资料和学习资源,学生在平台上完成这些,并可以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进行总结反思,把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平台上,使得教师进一步做好针对性的教学。
三、智慧课堂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智慧学习环境的局限
智慧课堂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平台拥有很好的教学资源,但是无法做到资源的智慧推送,需要教师在分析学情的情况下进行,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也影响了学校的实时性。所以如何搭建智慧型资源与学习平台是智慧课堂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局限
智慧课堂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一些自主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学习效果较差,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智慧课堂的发展潜力是无可估量的,它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支持技术。有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信息素养。作为新兴事物,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的应用过程中,仍将存在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待研究者们不断根据教学的实际去更新、去思考、去发展。
参考文献:
[1]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刘邦奇.江苏.南京.
[2]减负增效下打造初中智慧课堂的尝试.廖攀峰.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