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玲
【摘要】一直以来,大学英语课程都是高职院校的基础必修课,其作为三年制高职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部分学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不够理想,难以让学生真正有机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英语能力水平的提高是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文章首先论述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重要性 不足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001-02
英语是世界经济市场的通用语言,英语应用能力的高低逐渐成为人才素质高低的衡量标准之一。为了顺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国高等職业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如何有效开展大学英语教学,从根本上达到职业教育的目标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是高职院校的必要的基础课程,英语教学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职院校教研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高职英语教育与传统英语高等教育相比,更侧重学生对于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好英语在交流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前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课程结构比较单一、并不能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相匹配,因此为了高职院校的长期发展,必须要做好英语教学改革工作,高职英语教学必须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当前高职院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应试教学色彩仍然比较浓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仍然保持着传统教学模式,也就是应试教学模式。这样培养的学生虽然考试成绩优异,但是实际应用能力极差,甚至不仅不能说英语,交流中听懂对方的英语语言都存在问题。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应用,而过于强调语法知识,重视考试成绩,传授学生应试技巧。这样,学生考试中英语的听说读写都没有问题,但是实际英语交流能力却几乎没有。这样,虽然学生可能通过了等级考试,但是不能满足走向社会工作的需要,也就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造成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只是水平和专业情况,注重英语听说读写的专业能力培养。
(二)教学课时得不到保障
随着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2+1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纳入到各个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之中。这就使得高职院校不得不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原本需要三年完成的教学课时必须压缩到两年完成,学生还要利用最后一年的时间深入企业进行真正的工作实践。为了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在仅仅两年的教育教学理论设计中,很多高职院校只有不断扩大专业课程课时的比例,减少作为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课程的课时,从而来保证专业课的主体地位。因此,一部分高职院校将原本设定为两学年,四学期完成的大学英语课程计划压缩至一学年,两学期;还有一部分甚至将本来只有一学年,两学期,每周四节的课程减少到每周两节。
(三)课程设置较为单一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核心部分;教育方针的贯彻,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更新只有通过课程这个载体得以实现。然而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设置大学英语课程的过程中鲜有应用性英语课程和行业英语课程的介入。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大学期间一至两年的英语学习仅仅是停留在语言知识的简单记忆上,而教学的侧重点仍然是书本内容的阅读+习题的模式,这种单一的基础课不仅突出表现在学生听,说,写,译方面语言能力的严重不足,而且还极大的影响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在校学生对于职场英语知之甚少,再加上课程本身与所学专业的学科之间并无横向联系,当毕业生进入工作单位后,很难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去解决工作岗位中相关的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实际问题。目前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的需求,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学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学生英语基础欠佳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方式的变化,生源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过去以普通高中生为主,现在逐渐过渡到以单独招生为主,兼顾普通高中生和职高生为辅,兼顾地方性政策生源。一般高职院校的生源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高中毕业生,一种是中专、中职或技校毕业生。由于高中人才培养方针和中职中专院校人才培养方针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高职院校生源之间的英语水平有着很大的差异。通过实践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匮乏,语言基础知识薄弱,对倒装、时态等语法概念的理解较为模糊。
三、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课程设置建议
(一)转变课堂模式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要转变以往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英语学习环境,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英语课堂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课程跟学生学习能力跟综合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的利用好课堂教学来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将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重点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的根据自身的英语教学经验以及生活工作经验,来引导学生增强英语学习和职业素养之间的探讨,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对职业素养、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二者之间的思考与学习。
(二)合理安排课时
根据国家队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高职院校四个学期、260左右课时的英语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置,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的英语知识和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根据专业资料和词典的帮助对专业材料进行翻译和应用,可以在涉外活动中进行准确的英语交流和书面交流。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对课时进行合理的安排,避免学生因专业学习任务繁重,对英语学习力不从心。
(三)完善课程设置
2009年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强调,各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为目标设置高职英语课程,以职业需求为主线开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也就是说,高职英语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生职业目标规划,即以市场为导向,满足未来预期岗位所必须的职业技能。这种以职业目标规划来设置英语课程的基本原则,体现了英语学科的社会实践性,增加了实用课程在英语课程教学中的比例。高职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必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结合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增设专业性的英语必修课程和多样化的行业英语选修课程,逐步建立并完善涵盖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和实用英语的高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体系。
(四)有效运用分层次教学法
按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分层次教学。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对全年级学生知识掌握能力进行摸底,根据不同的英语知识掌握水平分为不同的层次,按照不同层次,学校将学生分为若干不同进度、不同教学内容和授课方法的班级。在分层次教学法中,了解学生不同水平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是在每年新生入学时,进行一次英语水平摸底的测试。
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分班后,可以根据不同班级对知识的掌握水平,科学开设不同的基础课课次,通过基础课,将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夯实,为进一步的学习创造条件。此后,班级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开设选修课,促进学生学习英语、应用英语交流的动力,并以此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另外,专业英语的教学,也需要按照学生不同的层次,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块,科学合理的传授学生学习内容。这样,通过分层次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掌握、吸收和应用能力。
(五)开发英语第二课堂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需要坚实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基础,语言知识需要长期不断地积累,语言技能则需要长久不息地锤炼,而且英语作为一门开放性语言,不断吸收融入新鲜内容和信息,因此更需要长期持续地坚持英语学习,才能更扎实和完善地掌握这门语言。另外,课堂教学本身很易陷入枯燥之中,如果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英语活动,能够增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英语的热爱,这将给学生持续学习英语提供了强大的源动力。
(六)充分利用多元化的媒体
环境教学是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最好的方式,语言学习离不开模仿,而模仿,离不开周围用英语交流的环境和氛围。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多元化的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利用国外公开课平台的声像资料,为学生提供标准的语音模仿材料,使学生有语言学习的环境。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安排学生看一些英文电影、英语广告、英语对白等,这些真实的英语材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的语音更加标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语音学习的兴趣。现在的英语学习APP也是一个良好的课后补充。通过听力、配音训练,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在放松的同时,习得英语语音知识和技巧。
(七)创新考评方式
语言能力并非一张试卷就能测试的,其测试的主要标准是对其的运用程度。传统的考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职业的要求,还会导致学生产生错误的学习方向。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高职大学英语的课程改革不仅要在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做一些改革,还要建立起一套合理的评价机制。这套机制不仅能够科学地反映教师的教学问题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能够检测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职业应用能力。因此,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考试应根据语言知识进行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考核模式。高职大学英语教学能够通过采取工学结合的理论,让高职学生进行相应的实习和培训。高职学生可以在实训的过程中进行日常工作应用英语的写作、翻译以及阅读,例如购物、面试、商务信函以及业务洽谈时所运用的英语。而实现这种考试模式还具有一定的困难,所以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的帮助以及高职大学英语教师的进步和努力才能推动实用型考试模式的实现。
四、结束语
总之,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職院校的英语教学在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因受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职教育一门重要的公共课,必须改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状,不做本科英语教学的“缩小版”,以“培养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事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为目标,加大英语课程改革,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不仅需要学习课本知识,还需要带着知识走出教室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以此来进行以人为本的素质教学。在注重课堂学习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外英语活动,强化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职业应用能力,以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汪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设置浅谈[J].科教导刊,2013(11).
[2]李娟芳.高职英语教学中人本主义教育改革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07).
存入我的阅览室
[3]戴萍.高职“工学结合”英语职场定向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50-153.
[4]李兴忠,吕灿,张志华,张寅潇.高职大学英语学习现状和学习倦怠原因分析[J].黑河学刊,2015,07:112-114.
[5]贺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式实践与启示——基于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6,(11):147-151
[6]王东.论高职院校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J].课程教育研究,2012,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