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视角下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2018-08-10 09:33陈婉华刘菡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陈婉华 刘菡华

【摘要】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面向21世纪的高职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CDIO工程教育模式运用在高职教育中已有不少成功先例,本文介绍了CDIO教育模式的由来与发展,并且运用CDIO模式对汽车类专业的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明确了人才培养所应具备的素质、能力结构和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点,并据此进行项目课程体系开发。

【关键词】CDIO 高职教育 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CDIO视角下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AS15109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U4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049-02

一、CDIO的內涵及课程设计的原则

1. CDIO的内涵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行(Operate),它是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强调真实社会环境下的工程环境,让

学生以主动的、实际的、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1]。

2.课程设计的原则

(1)总体设计组织原则。主要考虑如何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培养目标、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的整合问题。依照CDIO的愿景和CDIO教学大纲确定的目标方向,CDIO理念下的课程模型以相互支撑的理论知识为经,一系列的项目环节为纬,经纬交织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有机融合。

(2)课程计划内容次序的组织原则,即学生的学习进度安排。主要考虑学科的课程内容及所包含的能力两方面的次序安排。

二、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框架

职业教育是能力核心(能力本位)的教育。其课程体系构建要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我院汽车专业团队成员在基于企业实地调研和兄弟院校走访的情况下,设计了课程整体开发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按照此开发流程,通过前期的调研得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所对应的核心岗位群为汽车机电维修、汽车维修服务接待等,对这些岗位进行分析,得出这些岗位群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维护和保养等,将这些典型工作任务至职业行动领域进行转换,再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从而确定了该专业需要学习的课程[2]。

三、基于CDIO汽车类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把教学内容按一定顺序组织起来的系统,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总和,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障。我院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经过充分调研、科学论证,设立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与汽车营销与服务两个专業方向。

结合CDIO工程教育的先进理念,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汽车专业初步完成了以项目实施为主线的教学计划调整工作,重构了课程体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强化工程与实践训练。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我院组织开展了专业课程体系的研讨梳理工作,逐一确定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将当代先进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融入教学内容,形成了专业特色鲜明的工程教育体系[3]。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经过专业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建立了3个层次的项目式课程体系(如图2),以“做中学”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核心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1.开发适应岗位需求的模块化教材,实施理实一体课程

项目式课程体系构建中重要的环节是教材建设。教材编写要紧紧围绕职业岗位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实践职业技能为目标,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理论知识够用为度,技能训练面向岗位需求,学生通过对每门课程的学习,都能获得该门课程所对应的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模块化教材是实现知识、技能与实践融合的重要手段。教师与汽车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写校本教材,精选有用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基础,突出实用性和新颖性,让学生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快速对接。

2.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

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实施的重要保障。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我们实施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项目化教学的4步教学法[4]。

第一步:基本知识讲解。在讲授一个新的项目任务知识点时,主要采用讲授法结合多媒体教学,遵循“理论够用”原则,注意知识的实用性和连贯性,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步:分组布置项目。教学方法上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教师把项目制作成任务书下发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由3-5人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每个人对项目进行分工。让学生带着若干问题去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

第三步:资源共享。学生的学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在项目完成后,可让学生打印作品并布展,让每组的学生来讲解制作思路,组和组之间相互借鉴和相互学习。此步骤着重于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与沟通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步:教师点评。教师对每个项目作品做综合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并给出相应的分数。

五、结语

我国目前还没有国家层面完善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由职业院校进行的职业能力分析普遍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行业实际,这是课程开发与实施中不可避免的难题。然而在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势在必行。我院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充分发挥CDIO工程教育的优势,认真研究并践行CDIO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标准,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CDIO网.http://www.chinacdio.stu.edu.cn/

[2]尚慧文.CDIO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9(11):95-96

[3]姜大源. 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教育技术,2003,(5):37-39.

[4]王斌,蔡兴旺.汽车运用类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3):78-81.

作者简介:

陈婉华(1986-),女,汉族,福建建阳人,闽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制造。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