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合理有效运用,能够很好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本文在深入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的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就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生活化;策略;问题;情景;知识;观察;体验
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我们所接触的所有的知识都产生于生活,只是不同学科从不同的侧重点对生活进行解读。由此可见,语文既是一门源于生活、基于生活的课程,又是一门面向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课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语文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同时也鼓励他们寻找更高质量的生活。
一、 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不大
现在在我国的教育中有较大的问题,语文教育中,教育只呆在教室里,在书籍中,和实际联系少,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语言的学习充满了思想教育的意义,主要讲解优秀的一个方面,对于不足之处挖掘不够。教科书的内容通常是选择像李大钊这样的英雄作为学习模式,其中大部分都是众所周知的作品。其次,语言教学一般是程序化的,教师教学的习惯和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一成不变的,从而导致长时间的学习下来,已经降低了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变得很枯燥乏味。自然,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下降,这是一个连锁反应。第三,教师对教科书中段落的解释主要停留在修辞手法、词语运用等方面。
(二) 初中教学方式过于模板化
很多初次上课的老师在实习一段时间后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习惯,但这个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以前老师的影响,只是枯燥的教育类型,所以语言课堂将逐渐失去活力。学生长期陷入在日常的记忆和写作周期中,相应的教师每天都要进行检查和监督。
(三) 学生对生活缺乏敏感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因为没有良好的教育与实践,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与自然的亲密时间慢慢減少,人们开始进入虚拟网络世界,学生更是不可能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的生活中缺失了生活的乐趣,对语文的学习将变得更加困难。由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学生对新事物的认知和感知能力下降,忽视了生活中的美,没有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这对语言学习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实施的策略探究
(一) 创设生活情景
单单只是读一读书本上的文字,对我们来说是无关痛痒的,但当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环境,身临其境,自己的思想与感受就是最好的学习。了解越深,理解就越透彻。在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开头以“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课文中以问句开篇,引发同学们的深思,周总理的事迹已经耳熟能详,周总理是一位贴近我们生活的伟人,为中国的复兴呕心沥血,同学们沉浸在对总理的无限缅怀中。一位我们熟知的领导人,我们朗诵时,脑海中是他的英雄事迹,看到的是他的辛勤背影。同学们会很快将新知识吸收接纳。将课堂成为一个互动的场所,在课堂上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自己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二) 加强知识运用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源头,这是必然的结果,学习知识不是只停留在理论的学习,而是将知识充分利用,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真正地做到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知识又指引着生活。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从根源抓起,从语文课本的编写上着手,编写内容要有生活依据;其次就是老师的教学方式要有创新,要与时俱进,做到生活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初中七年级语文课本中《三峡》一文以“重峦叠嶂,隐天蔽日”这一夸张手法写山之高,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语侧面烘托三峡的狭窄,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的整体风貌,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文章的整体采用夸张和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多种表达方式。
(三) 引导观察生活
课堂的时间是短暂的,汲取的知识量是有限的,由于学校地点的限制,导致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所以,由于学生对普通事物的敏感度不够,一些作家的优秀作品,不是赞美了什么奇珍异宝,而是我们触手可及的事物。学生还是将平凡事物看得太平凡。要想感知生活的情趣,就应该做好问为什么的准备,对生活中的事物多去观察,多去思考,多问问为什么,视野才会越来越开阔。自然万物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深刻的体悟其中的少许就会使自己受益匪浅。例如在《社戏》中写老旦唱戏,先是踱来踱去,已经很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之后又开始坐着唱,这让孩子们更加讨厌他。好容易看见他“将手一抬”,以为大概该收住了,“不料他却又慢慢地放在原地方,仍旧唱”,既写出了这戏冗长平板,人们不爱看也不爱听,更把孩子们焦急失望厌烦的心情活灵活现地写了出来;六一公公听到“我”评论他的豆“好”,只这一个“好”字,一个淳朴、憨厚、心地善良的老年农民的形象,一下就展现了出来。
(四) 指导体验生活
对于一些距离我们实际生活较远的内容,但又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来理解,帮助他们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又是思想上的一次教育,真正达到课堂的效果。如: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刻舟求剑》一则寓言告诉我们必须要脱离实际的主观唯心主义错误这一深刻道理,老师可以为同学们安排角色,准备好自己的台词,通过课文来揣摩自己角色的人物性格,应该怎么演,怎么说。
参考文献:
[1]翟可英.初中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策略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7,67.
[2]许清泉.初中语文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J].速读·中旬,2017,8.
作者简介:
邓天娥,重庆市,重庆市梁平区第一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