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梅
【摘要】综合运用教育学、文化学、体育学、公共管理学与制度经济学等有关理论对本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规范研究;同时,对中英两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进行实地调查、深入访谈与案例分析等,结合两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的状况等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
【关键词】中国 青少年 校园足球
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尤其是足球运动承载了华夏儿女几代人的“中国梦”。然而,自1992年“红山口会议”开启的中国足球职业化探索以来,足球成绩的持续下滑及腐败问题深度考验着体制合理性、官员的抗腐性、市场的参与性以及广大民众的忍耐性。这也直接造成了足球发展的社会环境的严重恶化,从而致使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人数严重下滑,《青少年足球“十二五”发展草案》显示,截止到2011年,我国青少年足球注册人数下降到不足7000人,足球学校由最多时的4000多所,下降到20多所,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面临重大发展危机。
一、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研究的重大意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足球运动的发展概莫能外。自现代足球在英国诞生以来,这项运动便以如火如茶之势风靡全球,并当之无愧的赢得了“世界第一运动”的美誉。在世界上众多国家及地区尤其是英国,足球不仅作为一种休闲娱乐形式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它还作为产业支撑着国民经济的一方大厦,更为重要的是它己然成为一种文化血液,助力着社会进步的脉动。然而,查根溯源,青少年校园足球在英国足球运动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言以蔽之:青少年校园足球是足球运动发展的基石和根本,这与邓小平、贺龙以及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不同时期和场合强调时‘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思想是一致的。因此,对比中、英两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将对我国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开展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该研究首先将从教育学、文化学和体育学等多学科角度,阐述青少年校园足球的独特功能,明晰其内涵及外延,阐述青少年校园足球蘊意的深层价值及发展逻辑。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中、英两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总结问题与发现规律,最终目的是为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乃至整个足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域外参考实例。在全面分析与把握中英两国校园足球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谋求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促进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对策建议,该研究力图对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乃至整个足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与现实参照。
二、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研究的现状评述
(一)关于中国及部分省区市的青少年校园足球的研究
我国历来较为重视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足球运动要从娃娃抓起”至今依然视为至理名言,但是学界关于青少年校园足球的研究却十分滞后,不能满足当前足球运动发展的需要。2009年4月14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及配套实施方案。有关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的研究才日渐增多,但是现有的文献数量依然很少,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①内涵方面的研究。包括其文化内涵的研究(侯学华、薛立等,2013);休闲化内涵的研究(代方梅、梁忠,2013);活动价值的研究(侯学华,2012);女性价值的研究(王军,2012);②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研究。现状包括参与城市与学校、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竟赛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估体系等方面(贺新奇,2013;李卫东,2011;刘桦楠,2012;张辉,2012),主要问题表现为资金投入不足、场地严重缺乏、基层教练员数量萎缩、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王格,2011;董众鸣,2011;张宏家,2011;陈华,2012;李纪霞,2012),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梁伟、刘新民,2014)。③地域性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情况的研究。包括辽宁省(张宏家,2014);大连市(解超等);上海市(刘桦楠,2011);天津市(赵升,2012)等青少年校园足球某方面的概况的研究。以上研究成果为了解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情况提供了较好的文献借鉴,但是有关我国校园足球发展历史的研究、发展现状的把握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仍需持续的、深入的、全面与客观的研究。
(二)中国学者对国外青少年校园足球的研究
包括:日本青少年校园足球(谭刚,2012);中日韩培养体系的比较(孙一、梁永桥等,2008);飞利浦大学(吴国亮,2008);世界主要足球强国后备人才培养(任春刚,2011);国外训练理念(张庆春,2008)等方面的研究。以上研究为本研究了解国外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情况提供了些许借鉴。
(三)关于英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的研究
英国学者重视青少年校园足球的研究工作,而且青少年校园足球己深深的扎根于英国社会土壤之中,得到了最广泛的支持。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青少年校园迷你足球球队达到了25932支,另外青少年男、女足球队数量分别达到了36740支和5163支,超过250万的5-11岁儿童接受了特易购技术培训,整个校园足球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目前,已掌握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了归纳主要集中于:①对英国校园足球起源的研究。认为英国现代足球起源于校园,尤其是剑桥大学设定时‘剑桥法则”为校园足球的规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Mason,1980;Houlihan,1974;Houlihan,1991);②关于英国校园足球政策。总结了不同时期英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及政府政策对英国校园足球的影响。(Dixon,2011;Harris,2009;Stephen Wagg,2010;Benkwiz,2012);③英国校园足球发展现状的研究。对英国校园足球的人数、组织以及赛事等进行的研究等(David James,2012; Jimmy O'Gorman,2010;Williams,2007:Thomas May,2013)。
三、对于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对比研究的方向
(一)校园足球的界定及其价值与功能
主要从文化学、教育学和体育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研究“青少年校园足球”内涵外延,挖掘其在足球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价值及功能。
(二)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历史沿革及政策演变
主要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历史,整理与归纳不同发展时期政府及足球组织所颁布与执行的政策,然后进行分析与评价。
(三)英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历史演进与制度变迁
主要研究自现代足球在英国校园诞生以来所经历的不同发展时期相关制度及其特点,深入研究艾德礼时期“国家福利”制度、撒切尔夫人的“自由化经济”制度、布莱尔时期“第三条道路”和当前卡梅伦政府的“大社会”政策下的英格兰足球总会、英国学校足球联合会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变化及其走向,重点分析当前英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的“生活宪章计划”(Charter for Life)和“足球发展战略”(Football Development Strategy),以归纳其成功经验。
(四)中英青少年校園足球的比较分析
①社会环境。即分析中英校园足球发展的社会环境的异同。②管理体制。即对比中英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的建构的管理体制。③运行机制。即查找中英校园足球在实践操作层面所坚持的运行方式。④校园足球的整体发展现状。包括:参与人数、俱乐部数量、草根组织数量以及参与态度等。⑤竞赛体系。对比分析中英校园足球所执行的竟赛体系,重点对比校园足球与社区足球、职业足球俱乐部之间的关系,即后备人才培养及相关路径融合的对比。⑥志愿及社区组织。对比分析志愿及社区组织对校园足球的支持及其实际作用。⑦保障体系。包括政府及足协等为促进校园足球发展而进行的规划、资金投入、场地设施建设等情况。
(五)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病因分析
通过上述内容的研究,总结出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相关制度、社会环境及社区组织之间的差距,然后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六)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从多中心治理理论视域,对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建构治理体系,谋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包括:政府主导下的放松规制;市场主导下的职业俱乐部的规范发展;非盈利组织主导下夯实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社会基础;谋求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多元合作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对策与建议,以促使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得到最广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洪,梁斌.英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演进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3,(9).
[2]李纪霞,何志林,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瓶颈及突破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
[3]曲宗湖,杨文轩.域外学校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4]MasonT.Association football and British socieyt [M].Havrester.Brighton,1980.
[5]Football Association.A National Game strategy 2011-2015[Z].London: Football Association,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