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敏
摘要:文章通过对中村窑遗址的实际調研,分析了遗址的价值、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窑址;保护;利用
1遗址概况及价值
1.1地理位置
中村窑遗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中村乡回瑶林果场四周的山岗坡地上,北距三明市区8千米,东南距中村乡4千米,主要遗址区域海拔322.5~380米,核心区地理坐标北纬260°11′58.34″,东经117°37′58.62″。
1.2窑址概况
中村窑创烧于北宋中晚期,南宋达到鼎盛,明初逐步断烧。由珠山窑址、1~4号山窑址、草寮后山窑址、五亩山窑址、回瑶后山窑址、蛇头山窑址、作坊区、淘洗区、高岭土矿区等几个区域组成(图1),遗址总面积约120万平方米。现保存有较系统、较完整的窑炉、制瓷作坊和瓷土矿坑等窑业遗存以及宋代古道、石拱桥、古驳岸、桂花古树等其他遗存。整个窑场功能明确,分工细致。以白水河为界,西面为中心作坊区,东面为生活区和部分作坊区。各个窑址周围又有相对独立的淘洗作坊区,形成了规模宏大、作坊系统完整、持续烧造时间长的青白瓷窑系窑场。中村窑遗址1984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1993~1994年,为配合东牙溪水利工程,福建省博物院会同三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三明市博物馆先后两次对草寮后山元代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揭露出较完整的龙窑基址、系列淘洗池作坊、制坯作坊、窑神祭台等遗迹(图2、图3)。根据历年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资料,中村窑遗址以生产青白瓷为主,兼烧青瓷、酱釉瓷等;产品种类丰富,有各式碗、盘、杯、罐、炉、壶、灯等;装饰手法以刻花、印花为主,纹饰有各式篦纹、划花纹、折枝花、鱼藻纹、吉祥纹饰和数字等,是福建省古陶瓷外销的重要产地(图4~图11)。
1.3价值评估
1.3.1历史价值
①窑址的分布范围广,生产规模大,烧造时间长。中村窑遗址是以珠山窑址及其作坊区为中心,分布范围达120万平方米,其分布范围之广,在作为中国古窑址重点地区的福建也是少有的。其中珠山窑址作坊区的面积2万余平方米,由生活区和生产区两部分组成。其他各个窑址也有相对独立的制瓷作坊区,与保存的窑炉遗迹一起,形成了规模宏大、系统完整、持续烧造时间长的青白瓷窑场遗址。从考古调查采集与发掘出土的窑址遗物标本分析,中村窑遗址创烧于北宋中、晚期,经北宋晚期至南宋初期的发展,在南宋中、晚期至元初达到其鼎盛阶段,明初逐渐断烧,其延续烧造的时间相当长。
②窑址作坊遗迹是目前福建省发现的同类考古遗存中保存最完整的。草寮后山窑址考古发掘揭露的元代作坊遗址内,较好地保存了能够全面反映古代制瓷工艺流程的各种设施遗迹,是目前福建省发现的同类考古遗存中保存最完整的。其中的神龛遗迹的发现在福建省尚属首次,填补了同类遗存的空白。
③窑址的窑业遗存体现了完备的窑业生产、生活体系。中村窑遗址的考古发掘及调查,发现其保存的窑业遗存可以反映出,从北宋中、晚期开始,以珠山窑址及其作坊区为中心,历代的窑业生产逐步向周边扩展,最终形成中村窑回瑶较完备的窑业生产、生活体系。考古发现的中村窑遗址大量的窑业遗存,能够全面、充分地体现这一历史进程。这对于研究一个窑场的兴衰、窑业技术的发展演变以及地方陶瓷手工业的发展等,都是十分珍贵、重要的实物资料。
1.3.2科学与艺术价值
①中村窑是研究古代制瓷工艺技术的重要实物资料。草寮后山窑址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揭露的窑炉遗迹残长82米,从其产品的装烧量及烧窑技术,可见其当时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之高。此外,在珠山窑址调查发现,可见的龙窑有三条,窑上废品堆积有1~2米厚,东北山脚有明显的淘洗作坊遗迹。从采集的标本看,大部分以北宋青白瓷器为主,胎质细腻,釉色青白莹润,主要器形以碗为主,是研究古代窑业遗存及其制瓷工艺技术难得的、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②窑址的出土遗物反映了多元化的制瓷技术。中村窑遗址出土遗物中的宋代陶瓷器,其制瓷技术分别受到当时景德镇窑(青白瓷)、龙泉窑(青瓷)、建窑(黑釉器)的影响,其中的一部分产品(如青白瓷瓜棱盒、青白瓷花口杯等)还有广东潮州宋代笔架山窑的因素。部分青白瓷刻划花器物也有南宋时期德化窑同类产品的装饰风格,元、明时期代烧造的青白瓷、青瓷则与闽江流域同期窑址的产品相似。
③瓷器产品的种类丰富,装饰艺术独具一格。中村窑瓷器产品种类丰富,有各式碗、盘、杯、罐、炉、壶、灯等。装饰手法以刻花、印花为主,纹饰有各式篦纹、划花纹、折枝花、鱼藻纹、吉祥纹饰和数字等。装饰艺术手法以质朴、写意为主,体现出与周边地区建窑等其他窑系截然不同的独特风格,并且反映了不同时期顺应市场需求对瓷器纹饰的不断改变与演进。
1.3.3社会价值
中村窑遗址所代表的宋元烧瓷技术是福建地区陶瓷手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其所拥有的珍贵文化遗产价值具有突出的教育意义,能够充分发挥文物见证历史、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独特功能。中村窑遗址地处郊野环境,且距离市区较近,遗址周边有葱郁的山林、果场和水库环绕,清澈的溪水蜿蜒于遗址之中。对中村窑遗址的保护工作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资源。
2遗址保护现状及问题
2.1文物本体现状
以珠山为中心的龙窑遗址、作坊遗址及相关遗存总体保存状况尚好,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的影响较小。中村窑窑址以及堆积层均为历史原物,较为真实地反映当时窑场的格局和制瓷工艺等相关历史信息,窑炉的位置和形制信息得以保存。采矿、淘洗、制坯、烧造、居住、祭祀、运输等一整套生产、生活体系的各类遗迹均较完整地保存下来。
2.2遗址周边环境现状
中村窑分布区域现状主要为村庄用地、农田、林地、河流、水库。省道三交线公路穿越东牙山、蛇头山、牛岭山遗址区域,不仅对文物本体造成破坏,路面硬化、废弃加油站及杂乱电线等基础设施对景观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回瑶村及别墅区的建设及东牙溪水库对中村窑周边历史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东牙溪水库作为三明市城市饮用水源。遗址草寮后山区域已建成的别墅区建筑多为3~4层,且建筑形式对景观环境影响较大。回瑶村村落内建筑形制、色调杂乱,建筑与基础设施陈旧,更新维护情况较差,村庄居民区内增加彩钢屋顶、翻盖房屋等新的改扩建行为仍在持续进行,对历史环境构成一定的影响和威胁。
2.3保护管理及设施现状
2013年,成立三明市中村窑遗址文物保护管理所,挂靠三明市文物管理办公室,负责中村窑遗址文物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核准事业编制3名(专业技术人员),实有在编1人,并聘任当地干群2人组成文物保护小组共同保护管理。既有工作基础相对比较薄弱,遗址管理人员缺乏,各类保护设施不够健全,大部分窑址堆积无任何保护,极易遭盗掘等人为破坏。烧窑取土形成的水塘和地下遗存更是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考古挖掘揭露出来的制瓷作坊遗迹因处在水库边常受水库淹没。
2.4考古研究现状
遗址于1984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1993~1994年,为配合东牙溪水利工程建设,先后两次对中村窑遗址的草寮后山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但尚未进行系统的考古发掘工作,系统综合性研究和深入的专项研究成果较少。部分遗址的分布范围、年代、形制、文化内涵等尚待深入研究。
2.5展示利用现状
整体窑址区域出土大量瓷器产品、生产工具、窑具等,以青白瓷印花器为主,兼有酱黑釉瓷和少量青瓷的残器,产品主要包括盘、碗、碟、炉、壶、灯等。2007年,将尤溪街面电站淹没区的纪氏祖屋(1200平方米,明末清初)搬迁恢复至中村乡回瑶村窑址附近,作为古窑址博物馆对该窑址以及出土文物标本予以保护、展示。部分文物精品保存于三明市博物馆内。但目前仅是简单地对出土文物进行陈列展览,对文物的文化内涵发掘和利用不够,展示、阐释的设施和内容缺乏。遗址本体暂没有展示利用的场地,现场尚缺乏展示利用的标识系统。
3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为指导,以考古勘探、发掘和科学研究资料为依据,以长久、完整、真实地保护遗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遗址的整体格局、形制、重要遗址遗存以及地形、地貌等决定遗址价值和风貌的一切物质元素为保护的重点,以覆土封示、考古发掘现场展示等可逆性保护展示方式为保护展示的基本手段。在确保考古研究、遗址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改善遗址环境风貌和生态环境,积极研究和展示遗址蕴藏的文化内涵,逐步使之成为考古研究、遗址保护、旅游观光、公众休闲的基地。
3.1坚持将遗址本体保护放第一位
对保存状况较为完好的遗址进行科学系统的发掘,包括对瓷片堆积层、作坊、窑炉遗址的揭露和清理,以期完整地获得遗址的烧瓷面貌及涵盖的文化内涵。同时,当地政府与文物部门要对窑址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全面保护,加强植树绿化,对窑址区的山体进行加固,减少自然灾害对窑址的侵害。设置专门的博物馆和保管库房,改善出土文物保存环境。保护范围内适度安装安防技术监控系统,其中珠山窑址群核心区域优先实施文物安防系统全覆盖。强化窑址所在地区百姓的文物保护意识,招募文物保护志愿者,尽力避免生产活动对窑址的破坏,也能增加对非法盗掘分子的监督作用。
3.2坚持考古研究为基础。遗址保护展示为主体
综合考古学、瓷器史、地方史、民族民俗等各领域研究力量,系统收集、整理、挖掘、研究中村窑的各类物证和史料,推进研究与利用工作。通过展示中村窑遗址区的整体环境、空间组织和总体布局关系,以及遗存文物的规模、布局、类型及结构方式等,结合中村窑的地位和意义,通过遗存遗物、文字、图片和资料展示与中村窑的历史沿革、制瓷工艺流程、文化堆积等内容,让人们了解三明中村窑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利用现有窑址博物馆进行展览改陈,介绍古遗址背景知识(历史沿命、制瓷工艺流程、文化堆积等),充分展示已发掘文物的价值。改造学校旧址,作为陶艺文化展示馆,展示方式主要包括文物陈列展示、角色扮演体验、场景再现展示、多媒体综合展陈等。此外,结合珠山东南侧作坊区考古发掘工作,开展公众考古、遗址保护、复原展示等工作,形成传统工艺制作展示区。
3.3挖掘遗址文化内涵,延伸文化产业链
古遗址由于窑址数量众多、覆盖范围广,融合地域其他特色文化资源,加大遗址开发利用深度,积极发展衍生文化产业,逐步完善产业结构。目前,我国古遗址开发利用基本处于旅游文化产业这一层面,且绝大多数尚是一纸规划,衍生文化产业更是空白。为此,要充分利用古遗址的特殊文化性,整合相关科研机构力量,加大遗址开发力度,注重特色文化与科技创新的结合,在遗址文化产业体系核心层(以遗址直接开发为主的活动如遗址展示等)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文化产业策划,具体利用策略表现为:对古遗址进行艺术品创作开发活动(如对古遗址进行具有原创性的绘画艺术创作、摄影艺术等);进行工艺美術产品的设计开发(如对古遗址进行工艺美术产品类的衍生产品设计开发等)。
3.4策划陶瓷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文化资源
目前,我国整个消费需求的重心正由观光型向文化性转化,开发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路线,捆绑周边旅游资源正是大势所趋。一方面,以旅游产业为牵引,带动一系列产业发展,使当地群众得到切切实实的好处,并扩大文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文化资源的享受上要体现公平性,不能以牺牲后代公平享有文化资源的权益为代价,合理统筹资源开发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生态提升、环境保护的关系。
古窑址保护与利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通过对中村窑遗址价值、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保护与利用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其他同类型窑址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