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毅
【摘要】:在电网快速发展下,35KV变电站的应用范围得到不断扩展,由于其所处位置的特殊性,越来越受到很大关注。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发现,35kV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常见故障是较为普遍的问题,其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影响着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相关管理人员要明确故障原因,并且根据故障原因合理解决相关问题,这样,才能实现电力的良好发展,对其变电运行体系进行科学的优化,确保整个系统都能达到安全可靠运行。
【关键词】:35kV变电站;运行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水平不断地高速发展,35kV的变电站应用的范围有了不断的扩展,其运行的情况将直接与电网系统是否安全有关,并且,35kV的变电站其内部结构正逐渐的变得复杂,运行的过程中极易导致电线电缆、电压互感器及真空断路器等出现问题,对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有存在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对其在运行中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详细研究与分析,从而提出合理有效的相关对策,以确保其安全稳定的运营。
135kV变电站在运行中的异常问题
1.1真空开关操作机构出现的问题
真空开关是在35kV的变电中通常应用的一个设备,在应用时内部机构会出现部分问题,严重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在合闸时弹簧释放,机构不动,机构各连板及分合闸拉杆的位置不对,出现机构打翻现象,分合闸拉杆处在半分半合状态,传动箱内连接三相拐臂的横拉杆的两端固定轴套端裂,由于轴套断裂,横拉杆一端掉落,造成机构分合闸拉杆处在半分半合状态,分闸顶杆变形,机构内出现沙土等杂质,部分机构生产厂家的材质较差,传动部分容易出现锈蚀,造成弹簧机构传动不灵活,出现卡涩的情况等,导致分、合闸失灵。
1.2继电路跳闸问题
在变电站运行中,继电器跳闸的发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不仅使母线失压,还会让整个变电站综合保护系统陷入崩溃状态,会直接毁灭35KV变电站,进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从实际操作情况来看,继电器跳闸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继电器出现问题,不在执行保护任务,进而导致继电器跳闸。第二,变电站的监控系统出现问题,没有了监控,继电器发出跳闸的命令,致使跳闸的发生。第三种,在变电站综合保护系统的运行中,开关不能进行正常的断开,进而导致跳闸。
1.3电压互感烧损问题
在35KV非接地系统中,有很多的储能元件:线性电容、非线性铁心线圈等。在既定的情况下,铁心达到饱和致使电感量发生变化,铁心感抗XL如果接近线路对地容抗XC,那么就很容易产生并联铁磁谐振的问题。在电路参数出现变动的情况下,例如供电变压器三次谐波、单母线接地等,都会造成谐振的产生,特别是在空载状态下,并联铁磁谐振的表现更加的明显。并联铁磁谐振的危害是致使电压互感器由于电压过大,导致的励磁电流上升,从而突破互感器一次绕组的合理电流参数,轻的会导致绕组过热,严重的导致炸裂。
2、35kV变电站运行中出现异常问题的相关对策
2.1真空断路器问题的预防方式
导致真空断路器发生问题的原因大都在拒合闸上,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一是增强操作机构的检修,严格按照真空断路器检修原则来执行,保证辅助开关正确的切换。二是,改善合闸回路,在合闸的回路中增添合闸延时中断继电器,不管合闸是否成功,进行人为的干预,以确保合闸线路圈不被烧损。三是加强储能回路中的形成开关接点容量,一般情况下,建议选择16A以上,保证真空开关储能到位。
2.2继电器跳闸问题的预防方式
继电器一旦出现跳闸情况,就预示着跳闸已经会发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第一,将发生问题的开关进行隔离,分析造成继电器跳闸的原因。首先,查看发生问题的跳闸开关是否采用了相关的保护动作,然后在对问题部位的指示灯进行查看,采用手动分闸的方法,分析问题产生的情况。跳闸问题出现时,如果没有出现相应的保护信号,造成跳闸的最大原因就是保护值的参数设置的不合理,保护回路出现短路情况或保护回路的电源没有作用,必须重置保护参数,检修保护回路。如果保护信号出现,那么就要重视继电器部位的指示灯。指示灯如果亮了,并且电动分闸处于正常状态下,那么就是保护回路出现了问题;指示灯如果亮,但是电动分闸不能正常运行,那就表示机械结构的动作出现问题;指示灯如果不亮,就证明控制保险开关或控制回路开关处于断开状态,需要检修保护口的回路。
2.3电压互感烧损问题的预防方式
对35KV供电系统来说,电压互感由于产生并联铁磁谐振而烧损或炸裂的情况有很多,需要采用针对性的策略措施。其中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将消谐器安装在电源中性点或互感器的位置;二是将阻尼电阻接入到开口三角的位置。但是,经过实际操作证明: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并联铁磁谐振的问题,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2.4形成运维管理全过程闭环管理
闭环管理也就是需要结合变电站设备运维管理的主要内容,在保证电能质量的前提下,形成一个可以逐步推进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设备管理-故障和危险点排除-运行情况分析-参数记录-考核评价管理等,在这样的全过程闭关管理当中,能够形成班组的责任、管理、考核的统一进行。
2.5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变电站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是安全管理。在变电站的安全管理中,主要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素质为主。应从基本的培训入手,全面地分层次地落实安全教育,以实际操作为基础,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同时,多开展实践活动,着重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应变能力,使其可以做到遇到突发事故沉稳有效地进行处理,尽量缩短事故处理时间,减少损失。
结语
变电站的管理运行工作涉及很多方面,本文没有进行特别详细的阐述,只是根据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对策和意见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力系统的不断更新演变,新的问题也会不断涌现。但不论怎样变化,只要把握住工作重点,根据工作重点来制定和调整相应的思路和方法,制订完善的运行管理计划,且随实际过程進行实时调整,就能做好运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仇法永.浅谈35kV变电运行管理[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15).
[2]任盼.探究提高35kV变电运行安全性的策略[J].大科技,2016,13(09):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