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建筑专业低年级实验教学创新

2018-08-07 08:01董凌雁赵欣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创新措施存在问题

董凌雁 赵欣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形势下,传统的建筑专业实验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高技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建筑专业低年级课程作为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而建筑专业实验教学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理应与时俱进,做出合适的改革与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为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优质的人才。

【关键词】:建筑教学;存在问题;创新措施

1现今建筑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建筑设计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式是教师根据已经制定好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多数高校仍在沿袭以任务书为中心的被动教学模式,学生根据老师的下发的课程设计任务书来进行绘图。对于前期的实地调研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走马观花似得,这使得学生们不能深入的分析任务书的要点,但是为了完成课程学习,教师和学生都是在机械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这种模式虽然早已暴露出诸多的弊端也在试图改进但始终没有恰当的操作性较强的解决措施。在建筑设计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缺少创造性思维,缺少必要的灵活性与选择性,这样也形成了教师之间的竞争意识不强和学生学习自主性很差的局面。

在建筑学专业的现有培养方案中,单科性课程较多,理论分析学时过多,而训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课程较少,培养学生工程经验、工程意识的教学环节较少,强调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课程较少。尽管在高年级阶段,也开设了一些相关工程实践、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培养的课程,如有一个学期的时间到设计单位进行生产实习等。但是,因行业特殊需求,学生都是分散到各个实习单位的,并没有形成严格的考核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注重强调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而忽略了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目前,我们经常采用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方式分为理论教学、设计改图、小组评图等三个主要部分。从市场调研到团队交流,从理论学习到设计实践,传统教学模式固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要让学生毕业后进入设计单位能够直接介入项目设计,实现“零适应期”的培养目标,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就要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2实践教学如何改革

2.1强调内容全面的设计基础教育

由于我国长期的中小学应试型教育,大学专业教育开始时,绝大部分学生在人文美學教育上的基础仍然极不理想。作为专业教育的开端,除了相关知识课程的补充,设计教学的基础知识,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设计表达与思考、空间与造型和工程技术表达。其中设计表达是前些年国内各校设计教学改革过程中触动最多的部分,也是我们认为最需要充实的部分。作为比较理想的教学开端,应当以足够的强度保证训练的质量。而现行各校按照教育部要求的一年级课程安排中,公共课程学时量过多,导致专业知识基础课时间不足。

2.2运用“师生相互研讨”教学模式

“教”与“学”是建筑设计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教学的进行需要学生与老师间有良好的沟通,能够很好的互动,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明白学生的真实想法。以往的建筑设计教学过多地强调了教师“教”的重要性,教师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学生依据老师的要求在不断的修改自己的方案,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完全被打断,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落后不再适合当今的教学。

按照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提倡采用师生相互研讨的教学模式。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通过学生主动的表达进行交流,从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身的能力。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还可以以研讨的方式进行,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方案,学生根据课堂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设计,在设计的最后阶段学生可以相互间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评价分析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而后将方案进行新一轮的修改和设计。最后阶段学生将自己的方案做最终陈述与演示,当场回答其他同学和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把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指出,当面予以信息反馈,形成一个完整和固定的教学模式。这种开放式互动研讨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2.3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实践教学上,我们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學体系。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法,如实物教学、实训教学、现场教学等。如在建筑制图课程中讲解讲合体三视图画法时,通过实际物体或虚拟现实来练习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建筑初步课程中利用建模软件配套AR硬件,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空间;建筑设计课注重体验,设计每个项目前都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调研。

课程间同步协调,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将课程间有联系的教学内容加以整合,形成针对性、系统性、连贯性较强的课程构架。例如以葛思密工作室为研究对象,在建筑制图课程中学习建筑图的画法及表现,在建筑初步课程中分析平面空间构成,在建筑设计课程中解析设计思路,以一个研究对象为核心贯穿起各门课程,增强课程实践性。

2.4建立建全评价机制

首先,评价要全面客观。评价一个学生要综合地看,不但要看他们的学习成绩,还要看其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不能仅靠印象或学生上交的作业来打成绩和分数,应尽量做到全面客观;其次,评价活动要以鼓励和激励为主。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但是教学的要求,更是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要以增强学生信心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为目标。除了传统的分数评价方式,还可以口头表扬、情感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最后,评价要让学生参与。以前对学生的评价,一般都是教师的单一行为。其实,完全可以以教师为主导,制定好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学生参与,让被评价的学生感觉到不仅是得到了教师的认同,更可以得到同学们的大部份认可。另一方面,也使参与评价的学生有被重视甚至有了某种教学活动的主体意识。全面的学生参与进来,对调动教学气氛和学生积极性无疑大有裨益。

结束语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发展,各高校建筑低年级建筑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应加快速度,对于传统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力争从根本上给学生创造更贴近实际的实验环境,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今后在实际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颖.建筑类工科院校化学实验中心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5,06.

[2]谢浩.论将学生主体作用贯穿到建筑物理实验教学中[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5):69

猜你喜欢
创新措施存在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现状与创新
电网建设项目档案全过程管理创新分析
电费抄核收管理的创新及意义
钢铁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与创新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