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资料的方法

2018-08-07 09:06章小英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收集整理

章小英

【摘要】本文论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简要概括、表格比较、形象绘图、归纳提炼、生动讲述、抒写感悟、有机整合、“我问你答”等八种收集整理信息资料的方法。

【关键词】收集 整理 信息资料

【中圖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A-0151-02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强调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此,许多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然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课堂交流时,有的学生拿着资料埋头读,完全不管拿来的资料与教学主题是否相关;有的学生读得结结巴巴,影响了陈述资料的效果;还有的学生手捧着资料却不知从何交流。这些现象表明,教者重视了资料收集工作的布置,却忽视了资料整理方法的指导,使得课堂教学成了资料的简单堆砌和照本宣科,而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在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中,尝试根据教学内容细化资料搜集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筛选、梳理各种资料的方法,并运用所收集的资料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深化认知,拓宽视野。

一、简要概括法

教师常常要求学生搜集一些故事或事例,用以佐证或阐述相应的观点,帮助学生加深认知。比如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战争何时了》一课之前,笔者布置学生搜集“二战”的相关资料,以进一步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但一个战例涉及战争的背景、参战国、战争经过、结果、造成的影响等内容,学生搜集到的往往是大段甚至整篇资料,往往不便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因此,笔者将要求具体化:“搜集‘二战后的一个战例,用一段话简要介绍(不超过100字)。”这就要求学生通读自己所搜集的战例,在胸有全“例”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简要概括、合理串连、准确表述,既避免了单纯搜集资料却不了解资料的现象,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利用好资料进行有效交流。

二、表格比较法

表格比文字更简单、更直接,可以化繁为简、直击关键,易于吸收和理解。在教学中,如果学生需掌握的内容有相似之处,教师可以制作表格,让学生根据相关资料进行填写,从而在比较中清晰地感知异同,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例如,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外面的世界怎么样》,是以地理历史知识为主的教学,着重让学生了解印度、埃及、希腊这些国家的地理概况,展现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引导学生放眼世界,学习分享全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逐步形成全球化时代的现代人思想素质。为此,笔者对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填写下面的表格。

当然,学生除了填写表格外,还需根据自己最感兴趣的某个方面搜集相应的图片、文字介绍,准备在课上讲解展示。通过表格式整理,学生对这些文明古国的了解就不是线性孤立的,而是立体交叉,在对比联系中形成清晰的系统认知,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一些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三、形象绘图法

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心中有“规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不守规则的危害,进一步认识按规行事的重要性,笔者布置学生搜集近几年全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数据,并运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知识,绘制出“条形图”或“折线图”。为此,学生们将搜集到的具体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形,从中真切地感受到每年发生的道路交道事故之多,也欣喜地发现道路交通事故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这样的资料搜集让学生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变形”,让信息更加鲜活可感,学生也能敏锐地捕捉其中折射的社会现象、思想观念等,进而引领他们去深入剖析原因、寻找改进策略,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四、归纳提炼法

归纳提炼法是从个别到一般,从个别具体例句引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熟悉所搜集的资料,通过找共性、看差异、挖实质,进行归纳提炼,实现有效消化资料的手段。比如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我心中的那颗“星”》一课,旨在让学生明白“星”途艰辛,懂得明星成长的背后都有脚踏实地、超乎寻常的艰辛努力。为此,笔者便布置他们自主收集网络、书报杂志上的名人故事或人物传记,并从中寻找“成功法宝”。这就促使学生在搜集材料、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总结,从而发现成功的坚定信念、不懈的努力求索、不断的总结完善等是心想事成的必备条件,有效地把对“明星”们的外形崇拜,转化为对其内在品质的挖掘与模仿。可见,归纳提炼法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能有效促进道德认知的深化、思维品质的深刻。

五、生动讲述法

生动讲述是用口头语言直接描绘事例、论证事理的基本方法。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怎样与人相处》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搜集几个能说明人与人相处诀窍的真情故事,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最能打动人的故事进行生动讲述。这就要求他们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再筛选,而后反复阅读所选择的某一个故事,并将这个故事在脑中幻化为鲜活的画面,达到“生动讲述”的要求。在课堂交流时,学生们不看书面资料,独立讲述一个个真情故事,诸如“赞美”“宽容”“信任”“坦诚”等与人相处的艺术,便伴随着鲜明的人物形象烙刻在学生的心中。生动的讲述不仅让学生亲近故事内容,更能在他们的脑海中演绎立体画面,培养和发展其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抒写感悟法

让学生阅读搜集的资料,真实抒写感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参与课堂交流,这样能够更好地营造情感磁场,让彼此的心灵产生共振。在教学《战争何时了》一课前,笔者让学生搜集现代战争的“后遗症”,并写感悟。课堂上,他们不但讲述了一幕幕真实的惨剧,还表达着强烈的震惊和对停止战争的真切呼唤:“在伊拉克遭受贫铀弹轰炸的地区,白血病及恶性肿瘤发病率高达全国平均水平的3.6倍,此外还有130多万名儿童早死。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战争所造成的伤亡人数是无法统计的,是一个吃人的无底洞。”“科学家预测,北约炸弹释放出的有毒化学物质,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今后10多年无法消除。由此可见,战争不仅是人类的大灾难,也是地球的大灾难,而地球只有一个,失去它,我们将无立足之地、生存之处。”……抒写感悟法旨在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真实地对话,在碰撞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形成认知。

七、有机整合法

学生的学习不应仅仅囿于教材,而要形成对学科知识、儿童生活和社会体验进行统整的课程形态,即构造课程的交叉地带,引导儿童跨界学习、自主创造,在积极鲜活的探究中全面提升素养。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大好河山任我游》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名胜古迹,激发民族自豪感。为此,笔者将全国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分配到每个学习小组,再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合理分工,搜集相应地区名胜古迹的图片、文字介绍、美文、故事等,制作成内容翔实的电子小报。课堂上,各学习小组进行汇报展示,学生们看小报、听解说、现场互动,兴趣盎然。这样将搜集的资料有机整合的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让探究成为学生内心深处的一种需求,让成长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八、“我问你答”法

《一站到底》是一档益智攻擂电视节目,形式新颖、趣味十足,在挑战中挖掘个性、在活动中拓展知识,深受观众的喜爱。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这一形式,将搜集的内容设计成竞赛题,采用“我问你答”法让同学间互相挑战。比如教学《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一课,笔者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搜集“中国古代之最”,然后每人出五道题,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组内成员所出题目汇总,从中精选10道题进行组间挑战赛。课堂上,学生们情绪高涨,在紧张而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璀璨的中华文明,升华了爱国情感。

古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既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对资料进行整理、内化,产生初步感性认识,在海量信息世界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又不断搭建资料交流平台,营造互动对话、个性展示的良好氛围,真正让搜集资料成为教材的延伸与补充,成为一种优秀的课堂资源,充分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自主性,为品德与社会教学增添时代气息与生长活力。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收集整理
社会福利档案的综合性管理探析
学生心中有数据,解决问题有策略
城市规划档案的收集与利用策略分析
巧用物理“秘籍”,帮助学生练功
浅论非法证据排除
网络犯罪中电子证据的收集及保全分析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整理房间等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