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丹 任兵芝
摘 要 毕业设计(论文)是工科专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本文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介绍了我校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阐述了我校本科毕业設计(论文)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如合理确定课题、指导学生选题,提升教师水平、强化教师指导、加强学生管理,加强学生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质量,增加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 毕业设计(论文) 冶金工程 实践教学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3.032
Quality Control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of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WANG Hongdan, REN Bingzhi
(School of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401331)
Abstract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actical teaching links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applied talents in engineering major. This paper takes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e requirements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whole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of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were elaborated, such as reasonably determining the subject and guiding the students to choose the subject, enhancing the level of teachers and strengthening teacher guidance and student management, reinfor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ethics and good learning atmosphere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writing, increasing teaching investment and improving teaching conditions, etc. This to a certain extent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and upgrades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 of students.
Keywords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practical teaching; quality control
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本科四年教学任务的最后一门课程,也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最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既要全面检验本科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要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方法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1]还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纪律作风、学习态度和独立工作能力具有深远影响。通过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及科研素养,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相关的技术与管理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基础。
1 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课程的学习和指导是一个集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周期相对较长,内容比较复杂。[2]图1为我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主要包括“选题、任务书下达、开题答辩、开题报告审阅、毕设指导、中期检查、论文评阅、格式审查、毕设答辩”等步骤。[3]为了加强和规范毕业设计(论文)课程的学习与指导,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1)要求学生按照所选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查阅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不少于10篇,撰写开题报告,理解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研究内容,提出研究方案,以顺利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2)由指导教师提供1篇与课题或专业方向紧密相关,不少于10000印刷字符的外文文献进行阅读和翻译,提高学生对英文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
(3)理工类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要求论文结构逻辑性强,研究方案设计合理,综合分析合理,内容充实;概念正确、条理分明、语言流畅、无错别字,完全符合规范化要求。
(4)最后要求学生以PPT形式汇报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教育部于2004年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加强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管理和监督,加大改革力度,保证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2]文件下达之后,各高校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以提高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但是,当前各大学的现实情况仍然是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拼凑甚至抄袭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怎样抓好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这一关键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与监督,有效推进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1, 4-5]这仍是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
2.1 合理确定课题,指导学生选题
确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是高校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首要环节,课题决定了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内容和难易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能否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4]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原则上由指导教师拟定,同时也鼓励学生自主选题。指导教师在拟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过程中要认真考虑以下四点:一是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及内容要与该课程教学大纲相符合,要与指导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积极地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及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形势和新要求纳入选题,真题真做,这样既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责任心,[2]并达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另外,可以尝试由大学生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共同商定,由学生自由拟定题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指导教师要合理确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难度及新颖性,要有一定程度的专业教育综合性,注重调查、研究、写作、表达等多环节综合训练,学生通过努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三是鼓励多个学生协同完成工作量大的研究课题,但每人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不同、研究内容有所侧重。四是增大校企“双指导”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比例,由企业导师和校内指导教师根据企业研究项目拟定适合本科生开展研究工作的课题,与生产实际和企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
我校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方式有教师指定和学生盲选两种,都遵循了“双向自愿选择”的原则。在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过程中,该如何选题和确定最终的题目常常让学生不知所措,学生更多地是在选老师,甚至倾向选择在学院“位高权重”的老师的论文题目。因此,在学生选择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之前,专业教师有必要给学生一些建议或引导。我校冶金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設计类,包括设计计算、图纸绘制、设计说明书撰写等;二是专题研究类,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开展、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论文撰写等。对于毕业后就读本专业研究生或有就读意向的学生,建议优先选择专题研究类课题,通过参加有针对性的科研实践,学会查阅文献,能准确理解课题任务并提出研究方案,亲自动手开展实验和探索,经历失败和成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将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6]实现对学生严谨的科研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等的综合培养,为学生快速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研究奠定基础。而对于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建议优先选择设计类课题,通过设计方案制定、设计参数选择、设计图纸绘制等,使学生熟悉冶金工艺流程、冶金主体设备、冶金专业知识等,在设计中学会运用现代工具及查据论证,实现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等的综合培养,为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2.2 提升教师水平,强化教师指导,加强学生管理
目前,我校冶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基本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即每个学生一个课题,但每个教师一般同时指导57名本科生,另外还要完成教学工作量和科研任务,以至于部分老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力度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质量。另外,我校冶金工程专业的中青年教师大多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工程实践经验与能力缺乏、科研项目少,对于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明显力不从心。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所涉及知识面较广,指导教师应以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主。对于担任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的新进教师,学院安排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他们共同指导2名学生,使新教师快速熟悉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同时,也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另外,学院采取了多种举措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如:要求青年教师进科研平台,积极参与和申报科研项目,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要求青年教师下厂参加工程实践,深入生产一线三个月以上,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带学生下厂实习,积累工程实践能力和知识。这些制度措施经过几年的实践,显著提高了青年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水平。
学生的选题确定后,指导教师应及时下达任务书,按学校要求指导学生完成开题报告,督促学生根据任务书工作计划开展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并定期检查完成情况,在指导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可根据课题形式采取集中指导、分组指导或单独指导,对每位同学每周指导次数不少于2次,要求学生每次指导必须在毕业设计(论文)考勤表上签字,并及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系统的指导周记,对每周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和问题进行总结分析,而指导教师也必须及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系统的指导日志。教师对学生的用心指导、严格要求和以身作则,为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提供了有效的保障。而学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主动、认真、诚实地开展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研究,努力创新,认真撰写设计(论文)总结报告,使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育教学达到更好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2.3 加强学生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质量
在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工作完成后,学生要独立撰写不少于1万字的总结报告,包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研究方案和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等。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对他人研究成果要给予合理的引用。然而,在历年的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总有学生为了凑够字数,直接从一篇或某几篇文献中大段抄袭,甚至将他人的图表分析进行抄袭,使得论文重复率检测高达50%以上,然后又为了降低论文重复率,随意删减文字语句,改变语序句式,最后合乎查重要求的论文语句混乱,甚至无法阅读,更谈何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要解决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需做好以下三点:首先,指导教师须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指导与管理,而学生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扎实开展研究工作,获得饱满的研究内容,这样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才有足够的素材,无需胡编乱造、抄袭;其次,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撰写之前,学院、专业和指导教师要层层宣传、教育学生注重学术诚信,告知每位学生违反学校规定的严重后果,这样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才能认真对待;最后,教师要加强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要求每名学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先写好二级目录,在写论文过程中借鉴引用他人的论文或学术成果,不能直接抄袭,要进行改写,并按照文献引用规范进行标注,这样才能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重复率检查,顺利参加论文答辩。
2.4 增加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学校不对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安排固定专用教室,指导教师通常在办公室或实验室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进度和质量,而学生除了到实验室做实验,其他任务基本都是在宿舍完成,学生往往不能专心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也不能很好地监督学生学习,并且学生和老师不能面对面的及时沟通交流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讨论也少之又少,将影响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校应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在实验室和办公室增加桌椅,布置电线插排,鼓励学生自带笔记本电脑集中学习,尤其是学生在撰写毕业设计(论文)阶段,老师面对面的指导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使学生遇到的问题可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有效提升学生撰写论文的效率,而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习也可加强同学之间的友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的改善对于保证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十分重要,同时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热情也得到提高。
3 结语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一环,学校学院应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加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指导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指导;学生应端正学习态度,加大时间投入,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任务。通(下转第81页)(上接第71页)过全学校的共同努力,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通信作者:任兵芝
基金项目:重庆科技学院2016年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201609,一般项目201626);重庆市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研究专项(cstc2016jcyjA0142,cstc2017jcyjAX0236);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601326,KJ1713343);2016年度重庆科技学院校内科研基金项目(博士、教授科研启动基金CK2016B19)
参考文献
[1] 王一海.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现状与质量控制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s1):160-163.
[2] 安靜,李风娟,兰海鹏,等.高校工科本科生毕业设计现状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6.8(9z):31-32.
[3]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与管理工作规范[EB/OL].[2016-06-28].https://wenku.baidu.com/view/4271725ef121dd36a22d8232.html.
[4] 张志成,陈钟鸣,戴鼎震,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27(34):63-65.
[5] 武宝林,王文涛.天津工业大学全方位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2.20(3):80-83.
[6] 滕明珺,戴曦.一个初见成效的实践:传统工科本科生“双结业”培养模式[J].现代大学教育,2003.19(3):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