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敏
【摘要】作文教学应多关注生活,应鼓励学生大胆抒写个人的生活感悟,阐明自己对生活的观点,以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滋养写作,让习作有生命,有灵魂。反之,写作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让学生在一个个精彩的描写中发现生活的乐趣,并感受到写作其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关键词】实践活动 写作灵感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A-0045-02
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创新能力、探索未知能力的重要表现。从某种程度上讲,写作能力就是语文能力。但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指导一例,学生模写一文”的现象,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是题材似曾相识,就是表达大同小异。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最主要的症结有二:一是学生的积累太少,导致写作时语言贫乏,东拼西凑;二是学生的作文脱离生活,导致作文内容空洞,千篇一律。叶圣陶先生曾经明确指出:“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这就告诉我们,作文教学应多关注生活,应鼓励学生大胆抒写个人对生活的感悟,阐明自己对生活的观点,以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滋养写作,让习作有生命、有灵魂。反过来,写作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让生活变得更有滋有味。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提取素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
一、实践活动生活化,让学生乐于积极参与,提高写作热情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将实践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不着痕迹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自参与到丰富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一定能提高他们的写作热情。
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大型美食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国的饮食文化,让无数食客的味蕾蠢蠢欲动。在课间休息时,笔者发现很多孩子都兴致勃勃地谈论《舌尖上的中国》,于是决定在班里举办一次“美食大比拼”活动。当笔者宣布这一决定时,孩子们个个欢呼雀跃。接着,笔者确定了活动的时间,并在食材选择、费用、小组合作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之后让孩子们自由寻找合作伙伴,筹备活动。三天后,孩子们在精心布置的教室里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在自己的菜品旁贴上了一张造型可爱的小卡片,上面写着别出心裁的菜名;有的正在摆盘,把佳肴装扮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有的孩子在菜品旁详细介绍自己制作佳肴的过程……进入开吃评比环节,孩子们捧着小碟子,一边寻找自己喜欢的佳肴,一边与小伙伴评论菜的色、香、味;有的边吃边猜所用的原料是什么;有的在一旁悄悄地注视着自己的佳肴,希望能得到别人的青睐……最后孩子对所有的菜品进行投票,评选出最美味的佳肴。
第二天,看到孩子们依然沉浸在前一天的活动中,笔者趁热打铁:“你们喜欢昨天的‘美食大比拼活动么?你们觉得菜的味道怎么样?”孩子们个个意犹未尽,争先恐后地讲述活动感受。于是,笔者提议大家写下这一次活动经过,让其他人能有机会分享我们的快乐。在指导的过程中,笔者告诉孩子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写,但关键要写出这次活动带给自己的收获和感受,题目也可以自拟。
从这次写作中笔者发现孩子们没有像往常那样满面愁容,而是饶有兴致。如有的写小团队如何分工合作,准备食材;有的侧重于写食品制作的过程,以及制作创意;还有的写食品制作失败的过程和心情等。因为孩子们参与并享受了这一终身难忘的过程,所以写起来轻松自如、淋漓尽致。哪怕是平常讨厌写作的孩子也能写出不少妙趣横生的片段。学生所拟的作文题也一改过去的千篇一律,令人眼前一亮,如《露一手》《舌尖上的享受》《美食,我爱你》《吃货的尝试》《美食美食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豆腐的华丽变身》。可见,让写作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丰富写作素材,也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用真情实感看生活、说生活、写生活的能力。
二、作文命题生活化,让学生流露真情实感,产生倾吐愿望
作文命题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效果。关于作文命题,笔者认为关键是激起学生的写作冲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倾吐欲望,真正愿写、想写,快乐地写、自由地写。而充满生活气息的命题无疑更能叩击学生的心灵,更能让学生产生亲近感。例如,学生一看到《难忘的一件事》这样毫无生气的命题,就变得两眼无神,抓耳挠腮,不知该如何落笔。即使学生勉强动笔,写出来的事件也难有动人之处,更别说什么真情实感。这样的命题对学生而言简直就是“难写的一件事”。但如果教师稍微将命题做一些变更或拓展,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随意选题,效果则会出奇制胜。如《相片里的故事》《拔牙》《今天真倒霉》《我被冤枉了》《今天的语文课老师缺席了》《迟到》等题目,学生一看到这样的题目自然就会思路开阔多了,从而能把生活中那些小而实在的事写得真实感人,让人耳目一新。再如《愉快的春游》《快乐的六一》这些让学生倍感疲倦的命题,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是千篇一律的“三部曲”——开头是写一路上鸟语花香、中间是写快乐地做游戏、最后是依依不舍地离开。如果我们能改变命题思路,出一些能体现孩子们内心世界和真实想法的命题,如《春游与环保》《六一应该这样过》等,相信他们会更乐于动笔。我们只有把题目出在学生的心坎上,让他们“怦然心动”,流露真情实感,才能点燃他们的写作热情。
三、观察练笔生活化,让学生捕捉写作灵感,学会思考生活
作文练笔要求学生主动观察周围的情况,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一个人每天的见闻、行为和感想就是生活,如果学生注意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所联想,有所发现,甚至有所评价。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细心人,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比如,孩子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的学校门口看起来似乎平常不过,其实也是充满了人生百态。对此,笔者让孩子们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来观察学校门口,并提出几点建议:1.比较一下上学时与放学时校门口的不同。2.观察校门口家长、小贩、行人、学生等不同人群的表情。3.写下一个最能打动你内心的瞬间。4.把每天的小发现或小心得记在日记本上,哪怕只有一句话。一个星期后,孩子们根据自己一周以来的观察素材,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习作《校门口的一天》。在收上來的习作中,笔者发现有的孩子的确观察得很细致,目光很敏锐,而且孩子们笔下的不同人群表情各异,十分生动。如有学生这样写道:早上的校门口,背着书包的我们大多数是脚步匆匆。有的还睡眼惺忪,有的不耐烦地跟唠叨的父母道别。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妹甚至还粘在父母身旁不愿走进校门。送孩子来学校的父母则是满眼爱意,依依不舍。而放学后的校门口则全然不同,有的同学一脸疲倦地走出校门,有的三三两两边走边聊。那些聚集在门口等候的家长个个伸长了脖子,满是焦急。有些低年级的同学往往人还没踏出校门目光就急切地到处寻找,然后像发现新大陆似的一头扎进家长怀里,使家长那焦急的等待立刻被幸福的拥抱包围。校门口虽然拥挤嘈杂,但却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而我们则在父母那日复一日的等待和关爱中渐渐懂事。这就是孩子们笔下的真实生活,真实的心情记录。这样的文章朴实单纯,却悄悄地叩动了我们的心弦。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随时观察一个人的表情,两个人的对话等,并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及时启发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从而增强学生发现生活、捕捉写作灵感的能力,进而不拘形式地写下生活中的见闻和感受。
当孩子们把生活中的观察感悟写成了一篇篇情感真挚的佳作,变成了一道道别有情趣的生活风景,形成了一个个鲜活灵动的新颖观点时,教师要想方设法保留下来,让孩子们能时时回味、感受诗意般的生活。比如,在每个学期结束时,笔者都会鼓励孩子们把本学期的一些优秀作文和精彩片段制作成作文集,指导孩子们自己设计插图和背景,自己挑选背景音乐等,制作成赏心悦目的电子文集,放在班里的群空间共享。看着这些作品,孩子们在回味往事时都会特别有感触,也从一个个精彩瞬间里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并感受到了写作其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蕴藏着人生百态与真善美丑,更是一片滋养情感的土地,蕴育着诗意的人生。学生只有走近生活、观察生活,写作文时才能有无尽的题材,也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