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印记

2018-08-07 23:52陈雪芳
广东教育·综合 2018年7期
关键词:陈垣虎山宗祠

陈雪芳

小时候,我是在一间很有岭南特色的祠堂“陈氏宗祠”读小学,叫石头小学,是1929年以陈汉(陈垣堂侄)为首创办的,虽然后来新建校舍,但仍使用祠堂的一部分建筑,现已更名为陈垣纪念小学。

“陈氏宗祠”每进之间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庑巧妙地连接起来,堂宇轩昂,庭院幽深。后花园与祠堂周围种有许多高大的树,品种多,那是我和小伙伴捉迷藏的乐园。印象最深的是凤凰树,蓊蓊郁郁,艳红的凤凰花从翠绿的羽叶中肆意地溢出,如满天彩霞般将晴空定格。

对着正门的殿堂是室内运动场,摆着几张乒乓球桌,课后常常有人在切磋球技,中午時,便又成了我们听“讲古”(粤语的小说连播)的地方。从小我们就认识了“讲古”大师张悦楷、梁锦辉,从《杨家将》《三国演义》等故事中,“仁、义、礼、智、信”的民族文化悄然入心。那时,我们都尊称老师为“先生”,记得先生常常教导我们要“修其根本,础若磐基,敏于听,多思慎行,立君子德,做有教养的好孩子”。

学校背靠龙山和大虎山。当年的龙山和大虎山光秃秃的,只有低矮的灌木,其中的山捻树是我们的最爱,春开粉紫的花,结青色的小果,夏天成熟时变深紫色,非常好吃。每年学校都组织我们到龙山野炊,大家分任务:你带柴米,我带红豆花生,他带锅……浩浩荡荡到龙山,各司其职,垒灶煲粥、焗番薯芋头。当时物资较贫乏,但孩子们动手能力都很强,小厨师把简单的食物做得别有一番风味,大家吃得美滋滋的。接着的节目一般是“爬大虎山夺红旗”,健儿奋勇向前,啦啦队热情加油,场面非常热闹,笑声在山坡上回荡,山下劳作的乡民都能听到……

在石头村,陈白沙先生的墨宝“追远”“梅湾”、嘉庆十四年重修的“龙母古庙”、建于乾隆期间的接龙桥,还有卢观恒、陈国泉等爱国爱乡的先贤积极捐资兴办家乡公益事业的热心,“国宝大师”陈垣院士、陈灏珠院士德厚流光的精神,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石头村的孩子……

“陈氏宗祠”的启蒙教育承载着我儿时美好的回忆,童年的印记温暖且丰富了我的人生。在我成为教书先生后,时时不忘修身立德,也深深感悟到真正的教育需要春风化雨育人格,需要唤醒和激励,需要榜样与示范……“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愿意慢慢地,和孩子们共同成长,求真知炼素养,烙下属于他们的温暖而美好的童年印记。

猜你喜欢
陈垣虎山宗祠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五虎山选煤厂酸性煤泥水沉降试验研究
受益终身的三点“忠告”
陈垣与启功的师徒谊父子情
尊师风范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Immunohist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of dynorphin A and Kappa opioid receptor-1 in the digestive system of scallop Chlamys farreri*
慷慨宗祠祭先贤
福建古田杉洋宗祠遗产调查记
陈垣对外来宗教史研究的贡献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