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婷 李晓静
[摘要]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本文从河池学院大学生理财现状调查入手,分析该校学生在理财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探讨提出在校大学生科学理财的对策。
[关键词]河池学院 大学生理财 现状 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投资理财的热潮也涌入校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投资理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投资理财能力,也成了当前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议题。本项目组以河池学院作为样本,并从中随机抽取280名大学生展开调查研究。在238份有效问卷中,被调查的对象包括该校各专业大一到大四同学,从而保证了研究对象的普遍代表性。
一、河池学院大学生理财现状分析
(一)生活费基本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可供理财的闲置资金有限
本次回收的238份有效问卷中,男生59人,占总数的24.79%;女生179人,占总数的75.21%。有136位学生每月获取一次生活费,比率达到57.14%;有89位学生每学期获取一次生活费,占总数的37.39%。每次拿到不足600元生活费的有86人,比率为36.13%;次之是每次能拿到800-1200元生活费的学生,共57人,占总数的23.95%;每次拿到生活费超过1200元的有45人。占总数的18.91%,人数最少比率最低。每月花去生活费600-800元的人数最多,共105人,比率达到44.12%;其次是800-1200元,共60人,占总数的25.21%;排在第三位的是每月生活费在600元以下群体,有58人,比率为24.37%;每月生活费在1200元以上的,共15人,仅占总数的6.30%。
调查数据显示,河池学院在校生的生活费来源较为一致,主要由父母或兄弟姐妹供给。只有少部分是靠自己勤工助学和校外兼职所得。生活费除满足日常基本生活需要外,可供理财的闲置资金较为有限。至于如何利用这有限的闲置资金,同学们都倾向于银行卡活期储蓄、利用互联网金融产品投资、购买股票和基金等。
(二)所学专业不同使得理财观念稍有出入,但理财状况几无差异
本次回收的238份有效问卷中,文科类专业学生人数所占比率为35.62%,理工类专业学生人数所占比率为64.38%。在记账习惯方面,文科类学生占总数的66.47%,理工类学生占总数的33.53%。在理财必要性认知方面,调查数据显示:文科类学生中认为大学阶段有理财必要的人数所占比率为90.44%,而理工类学生所占比例为85.19%。在关于大学生理财的建议和意见方面,文科类学生认为应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每个月都存一些钱,可以适当做一些投资;而理工类学生则认为先满足生存条件再满足发展条件,手头有较多的资金才考虑进行理财。
在理财状况方面,文科类学生会理财的有21.37%,其中会在开学初做好生活费用预算的有13.28%,会通过理财从现有生活费中获得最大利润的有3.45%。而理工类学生会理财的有20.79%,其中会在开学初做好生活费用预算的有11.95%,会通过理财从现有生活费中获得最大利润的有4.27%。在使用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方面,文科类和理工科学生基本都择了支付宝和网银,并且使用频率极高。
综上可知,河池学院文科类学生的理财观念稍高于理工类学生。但是,无论哪种专业,目前大学生的理则状况均不乐观,专业的差别也几乎未对理财状况产生影响。
(三)年级高低影响理财观念,但对消费情况影响不大
本次回收的238份有效問卷中,大一学生为124人,占总数的52.10%;大二学生为68人,占总数的28.57%;大三学生为27人,占总数的11.34%;大四学生为19人,占总数的7.98%。刚进校园的大一同学有72.28%都认为大学生理财很有必要,而随着年级的增加,大多数人认为理财只是较有必要。而对于记账习惯这一问题,“每天都记账”的人数比例由大一的32.19%逐渐下降到准毕业生的8.64%。这说明在刚进大学时大部分同学都有理财的意识,而随着对大学生活的熟悉和所学专业课程的增多,大学生们慢慢就忽视了理财。
通过对比河池学院不同年级学生的消费情况可以发现,衣服的支出大约都占了一半以上,不同的是高年级学生的衣物支出相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所增加。另外,恋爱支出、聚会支出、数码产品支出基本都随年级的增加而增加,这些支出都与年龄段有直接联系。
由此看来,河池学院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和实践情况与年级高低是有一定联系的。不同年级学生的消费情况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河池学院大学生消费情况差异并不大。
二、河池学院大学生理财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费来源基本上依靠家庭。该校学生较少考虑更多的融资渠道,独立谋生能力较差,生活费主要来源于父母或兄弟姐妹,绝大多数学生依然不具备独立的经济来源,必须依赖强大经济后盾——家庭来维持生活。
(二)支出没有计划,主观随意性强。在校生们用钱没有计划,控制不了自己的花钱习惯,导致每月的收支不能平衡,入不敷出,有的学生刚刚收到生活费没几天,就又向家里要钱,钱花到了哪里也不清楚。
(三)资金结构安排不合理。同学们在开学初,要么把钱全部以活期形式存入银行,不考虑更多的投资渠道;要么把钱投资于风险较高的金融产品,不能很好地控制风险,行情不好往往带来较大损失,以后的生活费没有着落。
(四)理财意识淡薄。一方面缺乏理财意识。花钱没有计划,有的甚至奢侈浪费,合理创造财富和运用财富的观念非常淡薄。另一方面,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财意识,但对理财的认识存在偏颇。有的同学认为理财是富人的事情,普通学生钱少没有理财的必要;有的同学认为,理财就是买基金、炒股票;有些学生认为理财就是省钱,节约就是理财。
三、河池学院大学生投资理财建议及对策
(一)学校应重视理财教育,建立完善的理财教育体系。首先,学校应提高对学生理财教育的重视程度,把“提升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列入教学培养目标中,引起全体师生对理财教育的重视。其次,学校应开设相关的理财课程,把理财课程列为本科教育的必修科目,把授课对象从经管类学生扩宽至全校学生。第三,以校园文化推广为载体,推进理财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大学各社团的作用,定期开展与理财相关的活动,如: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理财知识竞赛等活动,为培养学生理财能力和创业意识提供交流平台。第四,开设理财专栏,如成立大学生理财协会等社团组织,向学生征集优秀的理财模式,通过学校广播、网页、校报等媒介宣传科学、合理、健康的理财知识。
(二)积极参加勤工助学和校外兼职工作,制定理性的消费计划。根据个人时间安排情况,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勤工助学和校外兼职工作,亲身体验赚钱的幸福,懂得赚钱的艰辛,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为将来参与竞争打下基础。结合个人消费需求及消费能力,预先制定出经济预算,按计划用钱,防止狂热购物。可以按年或按季先给出大致的计划消费清单,然后再细化到每月甚至每周,算出大致花费,最后按清单采购来达到理智购物的效果。
(三)努力提升大学生自我理财能力。第一,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不铺张浪费,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在原则内消费;第二,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学会在月末对账目进行汇总,总结当月的消费情况,找出适合解决自身不合理理财行为的方法,并尝试编制下个月的预算;第三,多参加学校开设的理财讲座、理财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扩宽自己的知识面,掌握一定的理财知识与技能,在月有结余的情况下,适当地从事一些理财活动,培养自己的财商。
(四)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进行适当投资。在投资经验较丰富的人的指导下,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能力、素质,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进行个人理财投资,这将会产生良好的投资回报,获得较丰富的投资经验。可以采用如下的个人理财投资工具:储蓄、保险、债券、基金、外汇、股票。在参与社会投资的时候,可以尝试着买一些保险、债券,体验一下做受险人,做债权人的滋味。把在课堂上学到的股票交易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对投资与报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些感性认识。
总之,当代大学生应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注重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念。可以根据个人实际需求,制定具体计划和投资步骤,按计划、有步骤、有方案地进行钱财管理,使自己的钱财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消费与有效的管理、投资,从而获得最大、最好的效益,为个人、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合理的个人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