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航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惠州516001)
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表现为慢性、周围性、对称性多关节炎病变,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需长期使用抗风湿药物进行免疫干预治疗。研究表明[1],对HBV携带者予免疫制剂治疗可能导致HBV再激活,给合并HBV感染的RA患者带来较大风险。但研究指出[2],对合并HBV感染的RA患者同时予免疫干预治疗和预防性抗HBV治疗,能显著降低HBV再激活率。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无预防性应用拉米夫定抗HBV治疗下,HBsAg阳性RA患者单纯应用雷公藤多苷治疗对HBV再激活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HBsAg阳性RA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男25例、女 10 例,年龄 33~62 岁、平均年龄(45.3±10.0)岁;治疗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39~61岁、平均年龄(45.0±9.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经类风湿因子测定以及X线检查确诊为RA;HBsAg阳性;均为初治的活动期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正常。(2)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丁肝病毒、甲肝病毒等重叠感染。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雷公藤多苷(国药准字Z52020369)治疗:20 mg/次,口服,3 次 /d,持续用药12周。治疗组予拉米夫定(国药准字H20123047)预防性抗HBV+雷公藤多苷治疗:雷公藤多苷用药方法同对照组,在雷公藤多苷用药前1周口服拉米夫定,100 mg/次,1次 /d,持续用药12周。
1.4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后ALT、AST水平。(2)比较两组治疗4周、8周、12周HBV病毒载量升高数(正常值<1×103拷贝/ml)。(3)比较两组治疗12周后HBV病毒再激活率。HBV再激活[3]:免疫干预治疗期间或之后,HBV DNA水平显著升高,相比基线水平升高≥10倍;或者ALT水平显著升高,肝脏炎症损害严重,排除原发病等其他原因导致的肝脏损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分别采用t、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不同时期ALT、AST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以及12周后,治疗组ALT、AS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期ALT、AST水平比较(IU/L,±s)
表1 两组不同时期ALT、AST水平比较(IU/L,±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2.2 两组不同时期HBV病毒载量和再激活情况比较 治疗组治疗4周、8周、12周的HBV病毒载量升高率以及HBV再激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不同时期HBV病毒载量和再激活情况比较[例(%)]
HBV再激活指的是HBV携带者或感染者由于合并肿瘤等需接受化学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疾病,在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出现大量HBV复制,造成肝功能进行性下降以及肝细胞连续性坏死。RA为临床常见慢性自身免疫性关节炎,需长期应用以雷公藤多苷为主的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大大增加了RA患者HBV再激活风险[4]。雷公藤多苷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调节免疫等作用,能够通过有效抑制机体辅助性T细胞,恢复正常的Th/Ts平衡,从而达到抑制异常细胞免疫反应的目的[5~7]。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版)》中已经明确指出[8],对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HBsAg阳性患者都应给予抗HBV治疗。拉米夫定是一种新型核苷类似物,可通过竞争性抑制病毒逆转录酶和病毒DNA多聚酶活性,阻断病毒DNA链的合成,抑制病毒复制,加快HBV DNA转阴[9]。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8周以及12周后,治疗组ALT水平、AST水平、HBV病毒载量升高率以及HBV再激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单纯使用雷公藤多苷对HBsAg阳性RA患者肝功能损害较大,易增加HBV病毒载量升高率以及HBV再激活率,需预防性应用拉米夫定抗HBV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