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 宜宾 644000)
左 稳 韩文彬 陈竹碧黄 琦
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患病率极高,发病率呈逐年增加且趋于年轻化,及早诊治可改善病情预后,提高生存率。B超为以往临床诊断乳腺癌常用的影像学方法,灵敏性、特异性均较高,但其检出率易受检查者水平影响[1]。近年,磁共振技术已成为乳腺癌诊断新技术,磁共振扫描(MRI)与扩散加权成像(DWI)被广泛用于乳腺癌诊断中,其中MRI识别乳腺癌的分辨率高,更能凸显肿瘤的血流动力学、形态特点,且可显示微小肿瘤,可提升诊断准确性[2-3]。另外,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可利用血流动力学分析病变,了解病灶形态,以判定病变性质[4]。因此,我院联合MRI动态增强、扩散加权的成像技术为近期收治的98例乳腺癌患者行术前诊断,旨在为手术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2016年9月于我院收治且病理确诊为乳腺癌98例患者临床资料,均同意参与研究,签订知情认同书。年龄33-68岁,平均(50.29±3.50)岁,病程1-3月,平均(2.06±0.14)月;临床检查显示:皮肤局部凹陷22例,乳房肿块81例;共检出病灶102个。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于术前3周接受超声、MRI、DWI检查,具体如下:①超声检查:彩超仪选择Philips IU22型号,探头设3-9MHz频率,平卧,两手放于头顶,充分露出乳腺、两侧腋窝部位后行二维超声扫描检测,观察病灶的形态、大小、部位及内部回声、包膜与钙化、淋巴结肿块等情况。②MRI检查:磁共振成像系统选择荷兰飞利浦公司Achieva 3.0T超导磁共振,予以乳腺专用线圈,俯卧,两侧乳腺自然垂放于线圈环槽中,两臂置于头顶,从两侧乳腺、水平胸部、腋窝行扫描。MRI平扫:取TSE序列,行TI加权成像扫描,TR/TE=495/10ms,视野FOV=340mm,扫描3min18s;加权T2成像扫描,TR/TE=4740/120ms,视野FOV=340mm,扫描3min48s;T2WI压脂序列,TR/TE=4983/60ms,视野FOV=340mm,扫描2min39s。DCE-MRI扫描:取FLASH序列,0.1ml/kgGD-DTPA高压静注,0.3ml/s,造影剂注入前行扫描1个时相,待注药后再扫描7个时相,TR/TE=4.4/2.2ms,120°翻转角,视野FOV=340mm,扫描6min29s。③DWI检查:取单次继发SE-EPI序列,分布扫描矢状位、轴位,TR/TE=5000/155ms,视野FOV=340mm,扩散灵敏系数b值取0、800、1000(s/mm2)。将扫描图输入工作站处理,重建矢状位、轴位图像,最大截面积划取病变感兴趣区域(ROI),界面b值取800、1000,获取相应ADC值。MRI动态增强扫描曲线分型,强化持续即Ⅰ型;信号增强中后期保持同水平即Ⅱ型;早期强化且信号增强中后期下降即Ⅲ型。
1.3 统计学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s)表正态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比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统计意义。
2.1 影像学检查结果超声检查:肿块边界模糊,无包膜,显示恶性晕征、毛刺状,内部回声杂乱,后方回声弱,病灶可见钙化;右乳于1-2点钟方向显示2.0×1.4cm低回声区,边界模糊、带毛刺,回声可见有散强光点,考虑是乳腺癌。MRI平扫:71例诊断检出病灶73个,其中54个病灶连接正常组织的边界模糊,其他病灶边界清晰。T1WI呈现低信号49个,等信号24个;T2WIC呈现现高或略高信号45个,等信号19个,略低信号9个;T2压脂均是高信号73个。右乳显示高密度团片状影,约15×14mm,边缘不清晰,有细小钙化影。DCE-MRI扫描:80例诊断检出病灶85个,肿瘤径长0.8-9.0cm,多为树枝状、线状分布,少数类圆或圆形,其中模糊边缘53个,毛刺状24个,光滑边缘8个;强化特点:不均匀61个,较均匀4个,向心性20个;曲线分型:Ⅰ、Ⅱ、Ⅲ型分别2个、18个、65个。DWI检查:85例诊断检出病灶86个,相比腺体正常组织信号均高,ADC图像信号低,当b为0呈高信号,b值为800s/mm2时信号下降。具体影像学图像(图1、图2、图3)。
2.2 不同检查技术诊断符合率以病理结果作对照标准(见表1),DCE-MRI+DWI诊断符合率92.86%均比超声64.29%、MRI平扫72.45%、DCE-MRI 81.63%高(P<0.05),与DWI诊断符合率86.73%无统计差异(P>0.05),见表2。
目前,MRI检查被推广用于乳腺癌诊断,该技术可准确分辨出软组织,清晰呈现肿瘤病灶形态、内部结构等情况[5]。有研究证实[6-7],MRI平扫显示良性病灶多为规则形态,以类圆或圆形居多,边界清楚,肿块信号均匀;恶性病灶则无规则形态,边界模糊,内部回声杂乱,但良、恶性病灶的T1加权信号、T2加权信号表现相似,故难以分辨病灶性质。本研究MRI平扫检查结果与上述研究报道相似,MRI平扫诊断符合率占72.45%。
表1 本组乳腺癌患者手术病理结果(n)
表2 不通过检查技术诊断结果[n(%)]
图1 DWI。图2 增强动态时间曲线。图3 MRI增强扫描。
本研究中,以病理结果作对照标准,DCE-MRI+DWI诊断符合率92.86%均比超声64.29%、MRI常规扫描72.45%、DCE-MRI 81.63%高,与DWI诊断符合率86.73%无统计差异;提示MRI动态增强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联合诊断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率。DCE-MRI检查在软组织中的空间分辨率、对比度均极高,可提升诊断灵敏性[8]。因造影剂Gd-DTPA是细胞外间隙中一种低分子对比剂,其于体内分布与血管通透度、供血紧密联系。恶性病灶微血管分布较多,可提高造影剂渗入量,早期病灶边缘强化迅速,当恶性病灶逐渐生长,病灶易坏死或液化,导致病灶于中晚期强化表现不均匀[9]。因此,相比于MIR平扫,DCE-MRI检查可清楚凸显病变侵害程度、范围等。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可反映病灶血流的流出、灌注等各因素综合反应,因恶性病灶血管低通透性,造影剂渗入病灶后的流出速度差异大,曲线以Ⅱ、Ⅲ型居多[10]。本研究曲线Ⅰ、Ⅱ、Ⅲ型分别2个、18个、65个,符合上述报道。另有研究显示,DCE-MRI检查乳腺病变,良、恶性病灶形态差异明显,恶性病灶以无规则形状为主,边界模糊且呈毛刺状。本研究DCE-MRI检查结果均与上述特点类似。扩散加权成像属当前唯一测定水分析自由活动度的技术,可免受血流灌注、呼吸等多因素干扰,可显示水分子运动状况,其ADC值高,则水分子为剧烈扩散运动[11-12]。乳腺癌细胞间隔小,血管高渗透率,组织内液性压高,抑制水分子扩散,故恶性程度严重,ADC值极低[13]。DWI图像特征有助于肿瘤扩散、形态学特点的观察,精确定位病灶位置,其中T1加权信号反映病灶血管的网路分布,信号增强的程度、速度表明病灶供血情况,以提示恶性肿瘤可疑度;T2加权信号对炎症、坏死灵敏性高,与T1加权信号黑色背景比,T2信号更鲜明,故获取组织T1加权信号图应及时观察T2加权信号图[14-15]。因此,联合两种检查技术诊断乳腺癌,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总结上文,在乳腺癌术前诊断中联合DCE-MRI与DWI检查,能对病变部位和范围界定、肿瘤分期做出准确判断,为手术及治疗方案提供,发挥辅助诊断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