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和制度激励解析

2018-08-06 13:37陈加新
商情 2018年33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图书馆

陈加新

【摘要】随着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大数据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将图书管理服务上升到一个新层面。同时,这也意味着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跟随时代的步伐,进一步深化创新,打造具有信息技术时代特色的新路径。

【关键词】图书馆 人力资源 制度激励

引言: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为了打造出具有信息技术背景下具有时代特色的图书馆人力开发工作,选择适宜的开发路径对优质人才的选拔极为重要。从业人员必须借鉴创新优秀的管理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将新思想、新方式融入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优化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以积极合理的制度激励方式为图书馆提供优质人才资源,并利用这一宝贵财富为图书馆的发展注人新活力。

一、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和制度激励现状

(一)人才流失现象突出

当前普遍社会意识中,图书馆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不够高,大部分管理人员工资收入较低,导致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思想意志不够坚定[1]。基于以上原因,在图书馆的从业人员中,一些拥有高素质水平、专业技能突出、具有一定知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纷纷跳槽。同时,在行业选择的过程中,一些掌握一定知识技能和拥有较高水平素质的求职人员更愿意选择比图书馆管理人员待遇以及社会地位更高的职位,图书馆内的职位逐渐不受求职者的重视,在岗位上真正有才能的从业者凤毛麟角。

(二)管理缺乏创新性

图书馆行业相对稳定,长此以往使得这个行业逐步丧失了竞争激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很容易导致工作的机械化,使图书馆的行政管理方式趋于僵化,无法及时更新管理理念,让管理理念和方法长期在人事管理阶段停滞不前,员工的潜能得不到合理的激发,这就使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始终无法深化到优化资源配置的深度,使管理停留在浅显的层面。

二、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

(一)利用培训手段,增加工作人员素质

在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培训这一手段,可以提升工作人員的各方面素质,更好的和图书馆工作需要对接。通过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也可促进一种有利于图书馆的规划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2]。图书馆工作人员举手投足的精神面貌无一不展示着该图书馆的文化底蕴和团体风气,所以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素质培训需要引起管理者们的重视。建立健全图书馆培训机制,提供公平的竞争激励平台,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完善的考评制度,筛选最优人才,促进入力资源的自我开发。

(二)合理优化图书馆人员配备

将图书馆人员进行合理优化配置,整合资源,形成人才与工作和谐运营的良性系统,促进图书馆的日常工作水平。在图书馆在人员的优化整合过程中,对内部较为固定的人员采取培训的手段,对外部的工作人员可以采取招聘的方式选拔人才。针对图书馆内部流动性稳定的人员,可以适当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各方面素质能力;针对流动性较大的招聘人员,可在合理范围内减少培训投入,主要对其工作能力和技能进行培养,也可适当放宽学历培训方面的要求。总之,在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较为有效合理的原则应当是保障内部人员较为稳健的提升,对于外部聘用人员则需要利用较快升迁的方式,并将二者有机结合。

(三)建立持续有效的激励机制

选择合适的激励手段作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途径,可以在人力资源开发中事半功倍。合理应用需要层次理论,找出图书馆从业人员内心的需要,在合理的范围下尽量满足这些需要,从而激励工作人员点燃对工作的热情。此外,通过管理阶层对员工工作的质量的肯定与赞赏来提升自我认同感,在培养员工责任感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制度激励解析

(一)物质激励模式

物质激励模式是一个广受欢迎又普遍被应用的激励方式。它简单直接的满足了人们的第一需要[4]使劳动成果有了最直观的呈现。在图书馆的制度激励模式中应当首选薪酬激励机制,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满足从业者的基本物质需要,在社会工作中有了前进的动力。所以,根据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制定较为合理的薪酬奖励制度,对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和图书馆的发展都大有益处。

(二)精神激励模式

物质激励方式是必须的,但是它所产生的激励效果并不是持久的。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以人为本。还应当量才使用,充分发挥每个人在工作上的优势,并对员工在工作中的成绩予以肯定与赞赏,适当给予发展和晋升的机会。根据赫兹伯格的理论理论学说,适当的利用激励手段可以让工作者感到愉悦,从而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爱,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图书馆日常工作的过程中,管理阶层对于工作人员的关系不应当仅仅是上下级的关系,生活中还应当是朋友关系。工作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得到上级的鼓励、肯定与信任,会促进其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自身的使命感,在工作中砥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三)建立合理规范的激励制度

建立合理规范的激励制度目的是为了增强图书馆内部的秩序和纪律性。同时,也可以达到激励工作人员更加努力认真的对待工作这一附加目的。把握制度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与日常图书馆内工作对接,广泛争取意见,增强制度的可行性,并长期严格执行。比如,在图书馆内每月举行一次评优会,对馆内做出贡献以及对待工作积极认真的员工进行加分表扬,对有过失和对待工作不积极的工作人员进行减分批评。制定类似奖罚分明的激励制度可以强化馆内竞争意识,提升工作效率,促进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的形成。

四、结束语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正在逐步被从业者所重视,具体的措施也越来越完善。综合起来,有这样几种激励方式,一是物质激励模式,主要以薪酬制度为主。二是精神激励模式,主要在于管理者对工作人员工作的肯定与赞赏。三是建立合理规范的激励制度,在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过程中也能培养其竞争与发展意识。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是一条复杂又漫长的路途。这个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的出现种种问题,这就需要从业者根据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又需要图书馆内部人员集思广益,探索出真正符合图书馆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参考文献:

[1]赵琨.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论坛,2015,35(10):68-73.

[2]沈洋.人文关怀:新常态下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5(08):13-16+30.

[3]张晓平.论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J].图书馆学刊,2015,37(06):22-26.

[4]吴汉华,张芳.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33(03):43-50.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图书馆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应用与发展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去图书馆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
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