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剧团舞台美术的本体特征

2018-08-06 12:38袁军
魅力中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舞台美术

袁军

摘要:世上任何事物都有其本体特征,准确地握它们的本体特征,是搞好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本文从双轮驱动、一专多能、小巧玲珑、服务为宗四大理论层面,对县剧团舞台美术的本体特征进行了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研究与论述。为搞好县剧团舞台美术工作,提供了理性思考与实践参考的双重参照系。

关键词:县剧团;舞台美术;本体特征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本体特征,我国县剧团的舞台美术亦然。而所謂“特征”指的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正确理解、准确把握县剧团舞台美术的本体特征,对于搞好县剧团的舞台美术工作,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引意义,又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为此,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县剧团舞台美术的实践经验与理性思考,对县剧团舞台美术的本体特征这一命题,发表几点浅见。

具体而言,县剧团舞台美术的本体特征,可以分解为以下四大理论层面,来进行系统化的析读。

一、双轮驱动

县剧团舞台美术第一大本体特征,是双轮驱动。这是二元化而不是一元化,是辩证法而不是孤立观。

这种双轮驱动,又是针对省市乃至国家级大剧团的单一化而言的。众所周知,县以上大剧团的演出场所,大多都在大城市中的大剧场大舞台。而县剧的演出场所,除了在县城与乡镇的小剧场小舞台以外,还要在广大农村的露天演出,其舞台常常在百姓中间。因此,县剧团的舞台美术,就要做到剧场与露天二者兼顾,做到双轮驱动,比翼双飞。

一方面,县剧团的舞台美术也具有剧场艺术的特征。其要素是室内、舞台,要求其舞台美术具备其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布景、道具、灯光、服装、化妆、音响、效果等等。

另一方面,县剧团的舞台美术又具有露天艺术的特征,其要素是室外、舞台,要求其舞台美术适应室外性,白昼性特点。例如布景可以简化、弱化,甚至可以取消;灯光也不如室内舞台那样强烈、多样。而音响、效果则须大大强化。

双轮驱动指的是剧场艺术特征与露天艺术特征二者兼顾、合二而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一专多能

县剧团舞台美术第二大本体特征,是一专多能,这是指舞台美术工作人员 本身特征而言的。

舞台美术本身是一个大概念,它指的是:“戏剧和其他舞台演出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布景、灯光、服装、化妆、效果、道具等。通过各种造型艺术手段造就剧中环境和人物的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气氛。”因舞台美术的各个要素不同,舞台美术工作人员也有各自不同的分工,例如布景设计师、制作师、灯光师、化妆师、音响师、服装师、道具师等。而县剧团因其人员编制有限,不可能像省市大剧团那样分工明确,一人一职,而是要求一人数职、一专多能。

一方面,舞台美术各门类人员,可以跨类兼职。例如服装师兼化妆师、布景设计师兼制作师、道具设计师兼制作师、音响师兼效果师等等。

另一方面,舞台美术以外服务类人员兼做舞台美术工作。例如演员自己化妆、自己进行服装设计与制作等等。

这种一专多能,应当在县剧团中大力提倡,以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态势。

三、小巧玲珑

县剧团舞台美术第三大本体特征,是小巧玲珑。这是就其外部形式而言的,它指的是器物形体纤小精致。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有2000余个县,每个县一般都有一至几个国营剧团或民营剧团。但大多数资金条件与演出场所有限,其舞台美术不可能也不应当像省市大剧场那样搞大投入、大制作,而应以小巧玲珑为最佳首选。

当然,这种小巧玲珑并不是简单应付、随意对付,而是小而精,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并且要“花小钱,办大事”。

这种小巧玲珑并非省力省事,而是费力费事,还有时甚至比“大制作”还要难上加难,还需要更多更大的创造性与创新性。例如大卡车折叠式舞台、多功能音响设备等等,都是县剧团舞台美术人员的创新成果,已在全国得到广泛应用,并收到理想的演出效果,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与点赞。

四、服务为宗

县剧团舞台美术第四大本体特征,是服务为宗。这是就其内部内容而言的,也是舞台美术的本质特征与核心特征。

服务为宗就是舞台美术必须强化服务意识,真正做到以服务为宗旨。

首先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大服务”精神。舞台美术设计要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时代的审美需求,要“接地气”,与人民群众心贴心,以人民群众的意愿为最高标准。坚决防止为专家服务、为领导服务的偏颇,并克服单纯的获奖思想、“玩艺术”思想。

与此同时,舞台美术的各个艺术环节,都要以认真执行为舞台表演艺术服务的宗旨。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艺术环节:

其一,舞台布景要为舞台演出服务。舞台布景的艺术功能是为剧中人物营造典型环境,制造舞台气氛。无论是写实的布景还是写意的布景,都应坚持这一重要原则。

其二,舞台道具要为舞台演出服务。舞台道具是“舞台用具”的简称,“通常分为大道具、小道具两类,前者如桌、椅、床、机器等,后者如杯、壶、花瓶等。又有装饰道具,如书、画、镜框等;随身道具,如烟袋、背包等”。舞台道具被称作舞台人物的“第三只乎”,常常与人物的身份、职务、性格、兴趣、志向等因素有关。例如随身道具手枪,表明剧中人的军人、警察、特务、土匪等特定身份。又如背包,常常表明剧中人的学生的特殊身份。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其三,舞台服装要为舞台演出服务。舞台服装是舞台人物所用的衣着、服饰的总称,是为塑造人物外部形象服务的,被誉为人物的“第二皮肤”。不同的舞台服装可以显示出不同人物身份、年龄、性别、民族、职业、个性、生活习俗等,并显示不同的时代、地域等特定的环境。

其四,舞台化妆要为舞台演出服务。舞台化妆是舞台人物的“美容术”,也是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

其五,舞台灯光要为舞台演出服务。舞台灯光被誉为“舞台的太阳”和“舞台的魔幻术”,可以营造出舞台演出的空间感、时间感,并可以渲染舞台气氛、突出中心人物。

其六,舞台音响效果要为舞台演出服务。音响效果属于听觉艺术范畴。它们与布景、服装、化妆、道具等视觉艺术水乳交融、相辅相成,构成视听一体、音画合一的艺术格局,使舞台演出成为一种真正的综合艺术和一道亮丽的艺术风景。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1页。

[2]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编:《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3]同上,第4页。

猜你喜欢
舞台美术
浅析舞台美术的写实与写意之美
舞台美术设计浅论
新媒体与舞台美术的关系
浅析戏曲舞台美术的继承与创新
试论戏剧服装及其管理
论新时期的滑稽戏舞台美术
谈舞台美术的综合性特征
浅谈舞台设计的形式美
谈舞台美术的象征性写意手段
浅谈舞台美术与高新技术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