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生
摘要: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坚强的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同样,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等优良的非智力因素,也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学习效果。
关键词:体育;非智力因素
一、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坚强的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同样,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等优良的非智力因素,也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学习效果。个案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证,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并在运动中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品质的形成和运动技能的掌握,形成良性互动。
二、采用学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练结合是先学后教与边学边教的结合,是尊重学生学,突出学生学的教。以学定教是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体育与健康教学是教师的教去适应学生的学,而不是学生的学去适应教师的教。只有当教师提供了适合学生学习特点与习惯教法时,学生的元认知结构才会与新的运动知识与技能结构发生有效的碰撞,才会有学习思维的流畅与新知新技能的建构。正是在运动知识与技能建构的过程中,学生为了学习掌握运动知识与技能,自觉引发思维的参与,学生学得适应,在反复学练中就形成积极的运动情感。学练结合是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常态,在常态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在三维目标方面整体发展,需要采用先学后教、边学边教的教学范式。先学就是根据学习内容的性质,让学生先进行自主尝试学习的(危险性系数高的除外),要放开让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再依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将自己的学习感受与经验与学生进行分享,建立学习共同体,从而在愉快的学练中,共同战胜困惑,征服困难,提高技能,锻炼能力,陶冶情操。如学生学习排球垫球,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徒手模仿练习,垫固定球练习,两人一组一抛一垫练习,自垫练习,对垫练习等。改变教学方法,教师给出垫球的技术挂图,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通过看排球比赛对垫球的理解,自由结组两人一组,自抛自垫将排球垫给对方,要求将排球垫得平稳,对方接着舒服。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反复练习,教师适时指导,练习后请学生回答,怎样才能垫得稳准,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相互讨论,最终经过学生自我总结得出,垫球时臂要夹臂,要固定,垫球时臂的面要对准对方同学,不能屈臂等。
三、采用运动游戏教学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通过让学生做游戏,完成相关的动作要求,从而强化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我们称之为运动游戏法。这种方法是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教学方法。正是游戏中的情节和竞争、合作等要素可以帮助体育教师培养学生思考和判断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身心锻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有效克服以往大部分体育课呆板、枯燥的状况。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游戏法被广泛运用。在初中體育教学中采用运动游戏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安全原则。根据场地器材,学生身体素质,天气状况等内外因条件合理设计游戏内容,做到安全第一原则。第二,遵守课堂纪律,要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要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教师的安排。第三,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开始前教师要详细讲解游戏规则,学生要认真听讲,掌握游戏要领,从而充分发挥游戏的趣味性。第四,合理安排运动量,根据课程要求,合理安排本节课的运动强度及运动量,避免运动疲劳,降低学生受伤几率。
四、体育教师要合理控制运动量
在教学比赛中学生往往比较兴奋,情绪高涨,为了取胜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机体的各种能力,即使当身体已经疲劳时还勉强参加竞赛。这样不仅得不到良好的锻炼,反而会造成其超负荷运动,甚至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安排比赛应结合学生当时的身体疲劳情况,合理控制运动量。如果学生只是轻度疲劳,就可安排一些运动量较小的精彩活动,其效果会更好。
五、注重耐力素质训练
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运动的能力,也是有机体克服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是基础,没有良好的耐力素质机体就会容易出现疲劳或者损伤。总之,有氧耐力训练是长时间、中低强度练习,无氧耐力训练则是大强度、短时间练习。中学生进行中等强度、一定时间练习,更有利于发展和提高有氧系统的机能。在体育与健康课中进行耐力素质训练采用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各种形式的长时间跑,如发特莱克跑、间歇跑、持续跑、变速跑、校园定向越野等。在体育与健康课中练习时选取其中的两种混合训练,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尽量保持中等强度,练习时间是10分钟,5分钟放松恢复。
(二)长时间重复做某一非周期性运动,结合篮球或者排球运动,进行各种不规则的跑步、滑步练习等,中等强度,练习时间为10分钟,5分钟放松恢复。
(三)进行多种长时间的游戏,例如:追逐性跑、丢沙包、跳绳追逐跑、运球追逐跑等。
在体育与健康课中进行耐力训练时,首先强调呼吸节奏,讲解呼吸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告诉学生在跑的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不舒服的症状。其次,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养成顽强拼搏的生活态度。再次,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耐力素质训练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安排运动量,循序渐进地进行。最后,进行耐力素质训练结合其他运动项目,例如进行耐力素质训练时可以与篮球运球技术结合,在田径场跑道运球跑,不仅增强跑步的趣味性,而且使耐力素质得到训练;两人行进间传球,两人配合,不仅锻炼了耐力素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耐力素质的训练安排在课的结束部分,大约10分钟,5分钟时间放松拉伸,使学生机体恢复至相对安静状态。体育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总结,观察记录学生的生理反应,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以便调整训练强度,适应学生训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