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乳腺样分泌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018-08-06 03:01陈建欧李丽燕郑旭旭
浙江实用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涎腺胞浆性癌

陈建欧,李丽燕,郑旭旭

(温州市中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涎腺乳腺样分泌性癌(Mammary analogue secretary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MASC)是最近描述的一种独特的涎腺肿瘤。因其在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染色以及遗传学特点上类似于乳腺的分泌性癌而得名[1]。在头颈部肿瘤2017年WHO分类中[2],涎腺MASC被正式收录为涎腺上皮性肿瘤的独特类型并命名为涎腺分泌性癌。本文报道4例涎腺MASC,现将其临床病理特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2017年收治的4例涎腺MASC的临床资料。男女各2例,发病年龄29~70 岁(分别为 29、41、48 和 70 岁)。 3 例位于腮腺,1例位于软腭。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02个月,中位时间55个月,未见复发或转移。

1.2 方法 免疫组化染色采用EnVison两步法,检 测 一 抗 包 括 :S100、CK7 和 CK20、DOG1、P63、SMA、calponin、GCDFP15、Ki67 等,均为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检测根据抗体说明书进行,常规设立阴性和阳性对照。其中S100阳性定义为胞核和胞浆同时着色;CK7和 CK20、SMA、calponin、GCDFP15阳性定义为胞浆着色;DOG1阳性定义为胞膜着色;P63和Ki67阳性定义为胞核着色。记录肿瘤部位、大小、界限、切面颜色和质地;镜下观察肿瘤界限、组织学构型、细胞学特点、间质特点以及其它伴随特点。根据2017年新版WHO的标准再次明确诊断[2]。

2 结果

2.1 巨检 肿瘤大体以实性为主,偶见囊性变,瘤体最大长径1.4~2.7cm,中位数2.2cm,切面灰黄灰褐。

2.2 镜检 镜下肿瘤无包膜,局灶呈浸润性生长,2例可见局灶的囊性变(图1)。肿瘤由纤细的纤维性间质分隔瘤细胞呈小叶或结节状(图2),瘤组织可见多种组织学构型:实性腺泡状伴不规则腺腔或裂隙、微囊状、不规则乳头状,以及甲状腺滤泡样等(图3),腺腔和乳头外可见大量黏液物质沉积。同一肿瘤内通常为上述多种组织学构型的组合。瘤细胞胞浆呈丰富嗜酸性,常见胞浆内空泡和顶浆分泌(图4),未见酶原颗粒,核染色质空,偶见小核仁,核分裂稀少,仅2例可见1个核分裂象/50高倍镜视野。均未见坏死。

2.3 免疫组化染色 4例均弥漫强表达S100(图5)和 CK7(图 6),3 例局灶表达 GCDFP15,均不表达 CK20、DOG1、SMA、P63 和 calponin。 Ki67 增值指数均<5%。

图1 肿瘤局灶囊性变,瘤组织呈乳头状排列。 (HE×100)

图2 瘤组织由纤维性间隔分隔成小叶或结节状(右上角可见累及至周围涎腺组织内),结节内瘤组织呈实性腺泡状排列。 (HE×40)

图3 瘤细胞呈微囊状或甲状腺滤泡样排列 (HE×100)

图4 瘤细胞胞浆丰富嗜酸性,常见胞浆内空泡和顶浆分泌。(HE×200)

图5 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弥漫强表达S100 蛋白(EnVision×100)

图6 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弥漫强表达CK7(EnVision×100)

3 讨论

涎腺 MASC由 Skálová等[1]在 2010年首先报道,详细研究了16例涎腺肿瘤,发现其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染色特点上与乳腺的分泌性癌(SC)存在明显的相似性,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其与乳腺SC存在相同的ETV6-NTRK3基因融合,故命名为“涎腺MASC”。因此,在2017年WHO头颈部肿瘤分类中[2],MASC被正式认定为一个独立的病种,考虑到相似的肿瘤在乳腺可发生,为了保持诊断术语的标准化和统一性,故而将其简化地命名为“SC”。到目前为止,涎腺MASC在中文文献中仅有少数报道[3]。

涎腺MASC主要发生于成年人,平均年龄约47岁[2],男性较多见。发病部位从多到少依次为腮腺、口腔黏液腺和颌下腺,其它部位较少见[1-2]。长径一般<2cm,切面以实性为主,偶见囊性改变,大体上肿瘤边界通常较清楚,但无包膜,可见宽的浸润性边界。镜下,肿瘤通常由薄的纤维性间质分割成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小叶状,结节内瘤细胞呈微囊、小管状、滤泡样、乳头状或实性腺泡状排列,腔隙内常见丰富的PAS和AB染色阳性的黏蛋白物质聚集。瘤细胞胞浆丰富,呈嗜酸性,常见空泡状、颗粒状或泡沫样胞浆,核级别通常较低,核染色质细腻,可见小而明显的中位核仁。核分裂像较少见,偶见神经侵犯,罕见坏死和淋巴管内瘤栓[1-2]。免疫组化染色中涎腺 MASC通常弥漫强表达低分子量CK、S100、Mammaglobin等,不同程度表达GCDFP15、SOX10和GATA3等,肌上皮和基底细胞标志物通常仅局灶表达或不表达,高分子CK以及DOG1等通常阴性[1-2]。本文报道的4例涎腺MASC均具有上述典型的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染色特征。分子遗传学上,涎腺MASC特征性的表现为ETV6基因重排,大多数为ETV6基因与NTRK3基因融合,少数为ETV6与X基因或其他未知伴侣基因的融合[4]。

诊断涎腺MASC需要联合组织学、免疫组化染色,必要时需分子遗传学检查。鉴别诊断包括:(1)腺泡细胞癌。细胞内通常可见至少是局灶的嗜碱性酶原颗粒,罕见乳头状结构,免疫组化染色不表达S100蛋白而表达DOG1。(2)低级别筛状囊腺癌。可表达S100蛋白和Mammaglobin,因而在免疫表型上易与MASC混淆,与MASC不同的是,低级别筛状囊腺癌瘤细胞大小较一致,核小、核仁不明显、胞浆稀少,在肿瘤巢团周围可见完整的P63阳性的肌上皮围绕,而MASC通常仅灶状表达或不表达肌上皮标志物。(3)多型性低级别腺癌。一致性的表达S100蛋白,有时可表达Mammaglobin,因而易与MASC混淆,与MASC不同的是,多型性低级别腺癌瘤细胞胞浆稀少,无空泡,核大小较一致,腺腔内分泌物少见。

涎腺MASC大多数生物学行为表现为惰性,偶尔可发生高级别转化而出现侵袭性的临床进程,高级别转化的组织学特点包括:在低级别MASC的基础上出现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增加、核染色质增粗、核分裂象增多以及坏死等[1-2]。

涎腺MASC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唾液源性上皮肿瘤,组织学观察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猜你喜欢
涎腺胞浆性癌
卵巢黏液性癌诊治的研究进展
补肾健脾化瘀中药对难治/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CD3+T 淋巴细胞内p-mTOR、p-S6、IFN-γ 表达的影响*
涎腺导管癌中FAM 83H 的表达及意义
涎腺超声评分联合血清学指标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研究进展
口腔小涎腺腺样囊性癌局部复发及转移的临床分析
双侧肾上腺组织胞浆菌病MRI表现1例
宏基因组学诊断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1例
乳腺腺样囊性癌1例
SRSF2、HMGA2和Caspase-3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及其前驱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