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辽宁 本溪 117000)
临床脑血管畸形类疾病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比较罕见,是一种非真性肿瘤,可发于颅内任何部位[1]。现阶段,可采取CT与MRI检查法对本病患者进行诊断,但对于不同病理类型的患者来说,其CT和MRI诊断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此,本文将重点研究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应用CT与MRI诊断法的价值,报道如下。
2015年1 月~2017年5月本院接诊且经切除病灶病理检查确诊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病患50例,其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为16~62岁,平均(37.92±4.15)岁;病程为0.2~8年,平均(4.1±1.5)年;临床表现以视力障碍为主者9例,头痛者8例,癫痫发作者7例,小脑症状者2例,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者11例,运动与感觉障碍者15例。
50例入选者都进行CT与MRI检查,同时于本院实施开颅术治疗,术中按要求切除血管瘤,并对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①CT检查。选择东芝16排螺旋CT机,设置参数为120kV以及200mA,沿头颅轴位进行扫描,设置层厚为5~10mm、扫描间隔10mm。冠状面扫描时,设置层厚为2.5~5mm、扫描间隔0.5mm。增强扫描时,对比剂选择碘海醇,使用剂量为300mg,并控制造影剂注射的时间为1min。对患者进行CT检查时,需对病灶施以延迟扫描,并采取多次扫描的方式。
②MRI检查。选择东芝0.35T MRI机对患者施以MRI检查。视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予以其平扫和增强扫描。对患者进行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轴位扫描,选择T1WI,设置扫描层厚6mm、层间距1mm。增强扫描时,选择使用最适宜的造影剂,并控制造影剂的使用量为0.1mmol/L。注射造影剂后,对患者施以轴位以及矢状位T1WI等扫描。
仔细观察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比如:病灶密度、位置、钙化、信号大小、边缘、周围征象和形态等,同时对其CT与MRI检查的结果作出分析比较。
50例病患CT与MRI联合诊断的检出率为98.0%,明显比CT和MRI单一诊断的检出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本组50例病患中,病灶直径<2cm 32例,≥2cm 18例;病灶位于小脑半球3例,基底节区2例,颞叶部14例,脑干部1例,顶叶部11例,中颅窝部3例,额叶4例,鞍旁部10例,枕叶2例。病灶中有占位征象,伴周围组织轻微水肿,且影像学信号发生变化的病患有17例。
CT表现:病灶密度均匀27例,包含10例低密度肿瘤以及17例中等密度肿瘤;病灶密切不均匀23例,当中有6例发生颅内出血,17例有颅内钙化现象;病灶中等至明显强化15例,无强化12例,轻微强化9例,未进行增强扫描14例。患者CT平扫值在37.6~80.7 HU之间,平均(50.01±1.32)HU;增强扫描CT值在49.0~108.7HU之间,平均(82.96±1.74)HU。病灶呈圆形亦或者是椭圆形24例,不规则形态肿瘤26例。病灶边缘不清晰23例,病灶边界清晰27例。
MRI表现:病灶T1WI为短信号21例,长信号8例,等信号14例,混杂信号7例;T2WI为短信号13例,长信号19例;等信号10例;混杂信号8例;信号明显增强24例,轻微增强12例;无强化现象14例。
表1. 50例病患不同方法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
当人体的窦状血管间腔出现聚集的情况之时,将会引发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相关资料显示,在血管畸形类疾病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所占的百分比达到15%[3]。通常情况下,人们罹患血管畸形的概率在0.1%左右的范围之内。研究表明,约有80%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病患的病灶位于幕上,通常发生于颞叶以及额叶,有10%的病患会发生于颅窝,另有15%左右的病患会表现出多发性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征象。现阶段,临床医师可采取CT与MRI检查法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病患进行诊断,其中,MRI是通过了解病灶中含有的钙化、MHB、反应胶质、铁血黄色素以及血栓等成分来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判断,但对于不同的患者来说,其MRI信号具有一定的差异性[4]。此研究结果表明,50例病患CT联合MRI诊断的检出率明显比CT和MRI单一诊断的检出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
总之,利用CT与MR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病患进行联合诊断,可显著提高其病情诊断的准确性。
[1] 张元刚,王丽,方小东,等.CT、MRI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7):47-50.
[2] 李元歌,罗泽斌,吴伟全等.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8):1171-1174.
[3] 斯兴无,陈世孝,张福洲,等.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2):41-43.
[4] 杜红升,郭玉芳,王庆兵,等.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0):39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