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知行合一”密码(上)

2018-08-04 09:40白立新
醒狮国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心法天理知行合一

白立新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阳明先生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以悟道的心得阐述了知行本体,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知行合一是什么?

首先是一种修身功夫论,知行一体是一种提高自身境界的修身功夫;其次是一种处事方法论,是一种把意识和行为有机统一起来的有效方法论体系。这种功夫和方法论,把人人皆有的至善良知本体,通过格物致知、去私欲存天理、道德意识与道德体履相统一,转化为自己具有的主体良能,进而构建一个具有明德亲民至善的“大我”,以正心正念应用于事事物物。

早在《尚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意思是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维意识。“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在传统儒家的知行观中,“知”、“行”是分离的,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南宋理学代表人物朱熹的观点,他认为知先行后、知轻行重、知行互发;而阳明先生认为,知行本是一体的,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行合一道理并不复杂,但真正做到却很难,原因在哪里呢?

从人的道德意识和思维意识,转化为践行和行动,对普通人而言,是自发自觉由心而发还是需要经过艰难的“心境转化”才能实现呢?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之后,进入了内外一体的圣人境界,站在圣人境界,阳明先生清晰地看到了这个问题的本质原因:在圣人境界而言,圣人的心地是去除私欲,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以明德亲民至善为一体,他的道德意识、思维意识和外在的道德践履、实践行动是一体的;而对于普通人,未经修身或修身不够的人,他的心地是有善有恶的,时常被内在的欲望和外在的诱惑所迷惑,失去对本质道理的把握,他的道德意识、思维意识和外在的道德践履、实践行动是二元的,往往言不由衷,心行不一,根本的原因在于内心的私欲还没去除,并不是什么知先行后的问题。

那么,对于普通人,未经修身或修身不够的人,如何才能达到圣人境界呢?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的探讨,阳明先生给出了他的解决方案,那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一种心法,一种把道德意识、思维活动与体悟践行统一起来的绝妙方法论。

我们用两个例证来解读这个绝妙心法。

众所周知,阳明先生也是著名的书法家,“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王阳明年谱》)意思是说:“我开始学习书法时,只是对着古帖临摹练习,这样练来练去,只是学到了字的形象,内在的神意却毫无所得。后来我改变了学习书法的方法,举笔不在轻易下笔,而是凝思静虑,先在心中勾勒出字的形状和笔画,这样练习久了之后,开始慢慢通达书法之道,后来读明道先生的书论说,写字的时候要恭敬,并不是字要写好,只是用这个恭敬的态度就是学习。”这段文字里,阐明了思维意识层面知行合一的內涵“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

另一段例证是阳明先生答徐爱录中关于孝的解读,先生曰:“若只是温清之节、奉养之宜,可一日二日讲之而尽,用得甚学问思辨?惟于温清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奉养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此则非有学问思辨之功,将不免于毫厘千里之缪。所以虽在圣人,犹加‘精一之训。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清奉养的礼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徐爱录《传习录上》)这段文字的核心,正是阐明“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也就是道德意识纯乎天理,孝亲就会由心而发,温清奉养在自然合宜,也正是道德意识层面上的知行合一。

这两段例证分别从两个层面阐述论证了知行合一的内在含义,从圣人境界给普通人境界提出了一个修身进阶的绝妙方法论——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在儒家思想体系里本是存在的,诚正格致修齐治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寓意都具有内圣外王一体的知行合一关系内涵,但历经多年的儒家心法失传之后,一般的儒生已经把“夭寿不二”理解为“夭寿有二”,从而限于支离破碎的二元对立。

因着种种人生际遇,在内外两种“生死一念”的强烈冲击下,经历了龙场悟道的阳明先生,在悟道中“发现”了知行合一这一儒家思想的绝妙心法;而一般的儒生极少有际遇去经历龙场悟道,需要在日常功夫修炼中来积累体悟才有可能知晓圣贤“夭寿不二”的“一以贯之”思想,所以说,知行合一,是顿悟者阳明先生,传授给渐悟者后学儒生的一个不二法门,别无他法,别无捷径!

编辑/书含

猜你喜欢
心法天理知行合一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天理与国法:灾异谴告话语中的慎刑之道
国产医卫防护材料突围心法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杂病心法要诀》对《金匮要略》的继承与发展
潜阳封髓丹临床运用心法
试论《周易》的心法
存天理和灭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