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纯煜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2)
关键字:乡村客厅;既有建筑;元素;本土文化;生命周期
“乡村客厅”是新型城镇化宏观背景下,乡村旅游与城市游客的接入口。是城市人体验乡村田园生活第一目的地,承载旅游与村民的综合服务功能。为游客提供游息空间,它也是一个乡村的“客厅”和“堂屋”,它的功能、形象等都彰显着乡村的风格与魅力,为乡村带来新的活力[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如何结合乡村现有环境,提供与城市广场媲美的乡村公共空间,打造现代“乡村客厅”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现有的洪氏祠堂改造成为广大游客与村民服务的“乡村客厅”设计,谈谈在改造创作过程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安徽省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村,是安徽省中南部的一个古村落,该村庄机理保留完好,农舍院子三五一组,围绕村口的大塘呈正方形展开,形成九条巷道。每条巷道一侧为排水明沟,明沟与各民舍的天井排水沟相连通。各排水沟将水汇于附近池塘。村庄内有庄井、古水坝、池塘。洪氏祠堂位于该村落西南端,始建于清代初期,为徽派建筑风格,但现状破败不堪,摇摇欲坠、杂草丛生、沦为村民的牛棚。祠堂的南面有一颗百年古树,整个池塘占地约1000 m2。
我们在改造的创作前对现有的建筑状况,周围环境进行了充分的调查、测绘、分析整理。对原建筑能够使用的部分加以加固利用,提取其建筑元素(图1),应用于本“乡村客厅”的改造、扩建整冶的实际创作中。
图1 元素提取图示
在总平面(如图2)规划改造创作中,充分尊重现状环境,保留祠堂南侧的古树,并利用从现状建筑中提取的“水”、布、坡顶”元素,构筑为开放式的村民活动空间广场。使得利用“水”、“布”、“坡顶”元素形成的构架与保留的古树形成和谐趣味的灰空间。为“乡村客厅”的前序。
图2 总平面图
既有建筑改造创作前期,应对现状建筑空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能利用的可以加以利用,不能利用可进行改造补充与完善。本祠堂改造空间构成模式为:原祠堂中间置入实体联系→朝向古树置入“布”元素→遵循重力原理由高至低设置水道→扩建建筑与原有建筑之间形成关联(如图3)。这种空间构成模式充分体现了公共客厅空间、广场空间与乡土环境空间的自然融合[2]。
图3 空间演变图示
建筑的功能设计改造中,并非是对原使用功能的简单改变,应结合现阶段的需要在改造布局中保证其使用功能的合理性、安全性、适用性与建筑可持续发展性。本“乡村客厅”功能改造设计以“水”为介质,贯穿于平面功能的布局中。一层设有游客接待中心,体验式制做厅、阅览室、茶室、室外平台,环绕叠落式水系等。二层设有村民多功能活动室、书吧、室外活动平台等。并在底层增加了无障碍设计与无障碍电梯,充分保证其功能使用的完整性与实用性,如图4、图5。
在既有建筑改造的建筑形式设计中,既要尊重原有建筑形式与特征,又不能照抄套用,要有所创新,从原有建筑中提炼出建筑元素,运用地方材料,创作出体现乡村本土特色风貌的建筑形式[4],为此,在建筑形式上采取如下几种方式进行改造:方式(1)原有的瓦屋面瓦片大多数脱落,不能再用,取而代之的是运用透明玻璃顶,既解决了原有建筑室内采光需求,又能与原有建筑形式相融合。方式(2)收集村内古宅旧砖,用于“乡村客厅”的外围护结构,充分利用地方材料,体现地方建筑文化。方式(3)以“水”为载体,高低叠落的水流系统丰富了“动”的建筑空间。加之采用了“膜”结构形式的坡顶构件使与水流交相辉映,形成光影变幻、趣味无穷的灰空间[3]。如图6为改造后的立面图,图7为改造后的效果图。
图4 一层平面图
图5 二层平面图
图66 立面图
图7 效果图
在既有建筑的改造创作中,不仅是对建筑功能,立面造型,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改变,更是对其“四节一环保”(即节地、节能、节材、节水、环境保护)理念的充分体现。贯彻“以人为本、环境为先”的原则,达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5]。为此,在本工程设计创作中运用了以下技术措施:(1)利用地方材料:收集当地一些废弃的砖、瓦、石材,应用到建筑的改造之中。(2)釆用太阳能路灯用于室外与广场的夜间照明。(3)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景观叠落水与“乡村客厅”室内外绿植浇灌,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如图8为雨水收集示意图
图8 雨水收集图示
通过对“乡村客厅”改造设计的创作实践,深刻体会到在对既有建筑的改造设计中,首先要全面详细收集、调查、掌握既有建筑的原始资料,充分尊重建筑所在的环境、人文与地域文化,其次是制订适合该既有建筑的改造技术路线,使改造的建筑满足其安全性、功能性、地方性。最后是采用新材料与技术达到节能,环保,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全面提升建筑的生命周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