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传彬
认同效应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古人的这句诗恰到好处地点明了人际关系中的认同效应。相似的经历,使人们对某件事有相同或相近的感受,使人们易于相互理解。如,曾经上同一所幼儿园的小学生、曾经服役的军人,很容易“心有灵犀一点通”。
在人际交往中,对交际对象的某些我们认为正确的和可以接受的观点或行为表示赞同,或者向对方表明我们与他有相同的态度和感受,都会使对方感觉我们与他有相似性,从而缩小彼此的心理距离。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在神话中,他是塞浦路斯国王,也是一位雕塑家。有一次,他在创作一尊少女塑像的过程中,对塑像产生了爱慕之情。后来,他一再恳求,爱神答应赋予这尊塑像生命,皮格马利翁的愿望终于实现。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期待交际对象达到某种标准,并始终用这种标准去要求对方。这可能促使对方努力,让对方慢慢达到标准。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被称为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是人际交往中最先发生影响的因素,包括表情、气质、姿态、身材、相貌、年龄、服饰等因素,影响人际关系的确立和继续。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首因效应容易造成“先入为主”的认知偏差,许多人往往根据首因效应对别人进行评价,以至忽略后来得到的与最初印象不符合的信息。在对一个人形成总体印象时,我们要尽量避免受首因效应的消极影响,参考后续接触时的情景,不断修正、明确对此人的认识。
晕轮效应
正如俗语“一俊遮百丑”“一好百好,一坏百坏”,一个人在某方面给人們的印象极好,他就会被一种“光环”所笼罩。人们往往认为他有许多其他好的品质,实际上这是人们主观推断的泛化和定势的结果。
晕轮效应往往使我们戴有色眼镜看别人,导致认知上的偏颇。如一名学生学习成绩好,我们便认为他什么都好;相反,一名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我们便倾向于认为他什么都不好,甚至可能歧视他。
晕轮效应往往会强化首因效应,使其更具有辐射性。这两个效应常常相互作用。
改宗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罗德·西格尔做过一个著名的研究项目,发现:当一个问题对某人十分重要时,如果这人能使一位反对者在这个问题上改变意见,从而和他保持一致,那么他宁愿选择这位反对者当朋友,而不选一位一直赞同他的人。
无论是在处理家庭关系时,还是在处理公共关系时,如果想增强自己对别人的吸引力,提高自己的美誉度,得到别人的信任和赞同,我们就不能曲意奉承、唯唯诺诺,而应该适时做直言是非、有独立见解的批评者。
刻板效应
它也被称为“定型效应”。一个人在与某人交往时,如果一直受到来自后者的伤害,不仅会对后者怀有否定情感,而且可能将这种情感泛化到后者所属的那一类人的身上,进而拒绝与该类所有人交往。
刻板效应的另一种类型是:一个人在与别人交往时,不以直接经验和实际情况为依据,而是凭个人好恶和道听途说来判断对方。例如,他认为一个爱发脾气的人一定是一个顽固不化的人,而脾气温顺的人一定是没有主见的人。
刻板效应往往是造成人际情感冲突的因素。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能对他人或社会群体进行简单分类。
南风效应
这种提法源自法国著名作家拉·封丹的寓言:南风和北风打赌,看谁能将行人的大衣脱掉,结果由于采取的方法不同,南风获胜。
南风效应的理论源于社会心理学家对反省结构模式的研究。据反省结构模式,两个人交流时会有六个“人”。例如,甲、乙交谈时,有一个原本的甲(物我)、一个甲眼里的甲(自我)和一个乙眼里的甲(他我)。同样,也有三个乙。这六个“人”互相影响。
我们批评别人或劝说别人改变某种观点时,不能强迫别人接受我们的想法,而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人情人理,启发别人反省,促使别人主动改变其心理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