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怎么污名化精神疾病的?

2018-08-03 05:46ArwaHaider大药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8年11期
关键词:疯人院污名疯子

文_ArwaHaider 译_大药

福柯《癫狂与文明》认为,西方世界在对待“疯子”的普遍历史立场,可以追溯至中世纪对麻风病人的排斥。不过,也有如俄罗斯,将“疯子”视为圣愚,他们的声音甚至被解释为神谕。

而电影工业崛起后,西方主流在对待精神病患的态度上实际多是污名化的,那些著名的“疯子”形象往往与邪恶有着难以割舍的关联。

出现在电影里的角色不一定都是疯子,但是电影总爱展现心智不那么健康的一面。这并不意味着电影行业在规避什么不能讨论的话题——影片在多愁善感和感官冲击的两个极端中间肆意打摆。

传记片《疯癫之翼》主角莱茵因激进而富于同理心的精神病治疗方法而著称。

在现实生活中,他言论激进、反文化,也一直与自己的心魔(包括酗酒和抑郁症)斗争,但主流院线依然不太能接受一位心理不太健康的主角。

人类心智的复杂和脆弱,启发了不少相当具有创造性的剧作——但是主流的娱乐依然想要简单利落的解决方案。“精神错乱”(insanity)的定义本身就问题重重;它本身是个过时的医学术语、法律术语。

但大众对“疯癫”的认识还扎根在银幕形象层面上。如《飞越疯人院》这样的经典电影足以让观众们得出结论:精神病所是个毁灭人灵魂的地方。类似《闪灵》之类的恐怖片主导着银幕上对疯癫的刻画长达数十年,“疯狂”和邪恶被画了等号,这些角色往往戴着面具,或者有毁容的面孔,以增加惊悚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维丁博士在《电影与精神疾病》举例:“《惊魂记》一类的电影延续了公众关于精神分裂症与解离性身份疾患(旧称“多重人格障碍”)之间的混淆;《十三号星期五》让观众错误地认为,从精神病院出来的人是暴力的危险分子;《驱魔人》则暗示公众精神疾病和被魔鬼附身可以画上等号;《飞越疯人院》把精神病医院塑造成了和监狱没什么两样的地方,患者不被尊重,权利完全被忽视。精神疾病一直摆脱不了的坏名声多多少少和这些影片有关。”

电影还有可能唤起早已在不同文化、信仰中深深扎根的迷信与污蔑——认为精神疾病是超现实、超自然的观点也属其中之一。

“男疯子”在电影中有可能以怪物的形象出现,他们也有可能是反英雄或者是被历史曲解的人物。例如《十二猴子》《禁闭岛》。而“女疯子”——“歇斯底里”最早被认为是种女性疾患。在电影中,女性的“疯狂”和不理智行为频繁地被归结于性欲亢进。如《巴黎野玫瑰》《黑天鹅》。

电影比其他艺术更需要讲圆一个故事——而依照传统,即便在最有同情心的故事里,“疯狂”也会导致悲惨的命运。如《开罗车站》里,年轻的卖纸人因被恋人抛弃而精神崩溃。在21世纪,电影的确似乎开始逐渐地展示精神疾病更多元、更敏感的一面,对精神健康的讨论也逐渐地正常化。如《我的忧郁青春》《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猜你喜欢
疯人院污名疯子
我的房间里有头熊
职业污名与离职倾向:牵连家人污名与家庭卷入的作用*
我可以做你的朋友吗
荡秋千
即刻停止以新冠病毒行污名化之举
大国“制”理:中国用制度优势回应西方污名化言论
飞越疯人院
洗澡
污名的道德解析
被疯子治理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