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影响因素

2018-08-03 05:51范明姐杨早立郭丽峰
中国科技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变量人才

李 欣,范明姐,杨早立,郭丽峰

(1.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124;2.科技部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北京 100045)

关于科技人才,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概念[1]。《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发展纲要)指出科技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从事创造性科学技术活动,并对科学技术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劳动者。主要包括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技术开发、科学技术服务、科学技术管理、科学技术普及等工作的科技活动人员。科技人才的成长与发展不仅在于自身的努力和奋斗,还需要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2]。人才发展环境是指与人才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外界因素的总和,是一个涉及社会、文化和体制等方面的综合系统,它是吸引人才、创造人才的客观条件,它直接影响人才的成才率和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3]。适宜的人才发展环境可以促进、激励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恶劣的人才发展可能会阻碍、制约人才的成长和发展[4]。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是科技人才创造活力的激发和发挥的必要保障[5]。

近年来,关于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的研究,学者们大多数从宏观理论层面进行探讨[5-6],研究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较多[7-10],研究如何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人才发展环境影响因素较少。因此,本文拟在全国23个省市1127份有效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科技人才对人才发展环境认知情况的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营造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期为推动科技人才发展环境改善、创新创业环境优化、科技人才培养与发展管理提供指导和借鉴。

1 影响因素及其假设

关于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的内涵,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不同的定义。司江伟等认为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3]。吴英等指出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是一个综合的环境,它包括科研环境、学术氛围环境、社会服务及保障环境等众多环境[11]。本文认为促进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人才发展环境包括科研环境、评价激励机制、人才流动体制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和创新文化环境。

1.1 科研环境及其假设

目前学者对科研环境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科研环境主要指与科研活动相关的各类要素的总和。孟庆金等认为科研环境涉及多层面,比如: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研投入、科研评价等[12]。吴善超等认为科研环境主要是指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合作环境的总和,其中物质环境主要指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与基础条件保障,文化环境主要包涵科学精神与创新文化等方面,制度环境主要包括促进科学研究发展的各方面体制机制与政策供给,合作环境主要指开放创新与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条件[13]。王海峰等通过分析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指出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14]。良好的科研环境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激发其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活力,促进科技人才成长与发展[15]。因此,本文有假设1:科研环境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营造有显著正向影响。

1.2 人才流动及其假设

人才流动是指人才在不同地区和国家或不同岗位等方面转换和流动,形式一般为技术移民、留学、阶段性流动以及人才回流、人才环流与共享等[16]。吴剑平等指出通过完善国有与民营单位之间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为人才成长创造更宽松、更人性化的制度环境[17]。何勤等指出通过创新体制环境,建设创新共同体,并制定、完善和落实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实现科技人才资源共享,进而优化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环境[18]。梁文群等指出通过采取建立全国性的人才交流、合作和共享平台,允许高层次科技人才在做好本职工作和单位利益的前提下到其他地区兼职等措施改善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10]。杜红亮等指出应着力完善人才自由流动和学术自由保障等薄弱环节,为人才政策体系均衡有效地发挥作用创造条件[19]。因此,本文有假设2:人才流动体制机制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营造有显著正向影响。

1.3 评价激励及其假设

《人才发展纲要》指出要建立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和改进人才评价方式,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郑巧英等指出完善科技人才配套政策,建立灵活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是吸引和稳定人才的重要保障[20]。陆晓曦等指出通过建立与国际通行做法相对接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使职称评价工作适应人才国际化的激烈竞争,进而建立吸引人才的有效机制[21]。赵伟等指出要激发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必须营造良好的评价和激励机制[9]。韩文玲等指出有效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和吸引机制有利于科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22]。辜胜阻等指出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能激发微观主体创新活力,提高企业创新水平[23]。芮雪琴等指出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助于增强区域环境的人才吸引力[24]。因此,本文有假设3:评价激励机制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营造有显著正向影响。

1.4 知识产权保护及其假设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支持科技成果依法取得知识产权,保护好科技人才的合法权益,是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的重要保障[5]。邢皓程指出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规执行力度,依法保护高层次科技人才和企业的创新权益,进而吸引稳住人才[16]。李涛等指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越高,国家创新潜力越高[25]。张瑾等指出通过设立成果转化的专门服务机构保护科技成果创造者的合法权益,进而创造专业化的人才服务体系[26]。因此,本文有假设4: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营造有显著正向影响。

1.5 创新创业投融资及其假设

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是指科技人才在进行创新创业过程中,所能获得的投资或融资服务。而创业型创新人才在创业初期由于资金匮乏、经营能力不足等原因会导致创业困难或失败;如何营造良好服务于创业型创新人才发展的配套政策环境,成为当前中国各地急需突破的一个难题[6]。邢皓程指出通过拓宽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进而不断优化科技人才创业市场环境;通过健全政府资助资金链、完善科技人才金融政策体系,促进投、贷、保深度融合,创新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科技金融模式,进而吸引和稳住科技人才[16]。徐坚成指出应通过开展无抵押信贷或知识产权抵押信贷,由政府系列的信用担保机构给予信用担保,支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发挥科技人才作用[6]。王海峰等指出构建青年科技人员专项资助机制有利于促进人才发展[14]。周方涛等指出通过完善金融支撑体系,推进金融服务创新,扶持小型民间贷款机构的建立与发展,为科技人才渡过初创期的资金陷阱创造条件[27]。因此,本文有假设5: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营造有显著正向影响。

1.6 创新文化环境及其假设

创新文化环境是促进创新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科技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深受创新文化的影响,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能促进和推动创新创业行为的发生[28]。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有利于科技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1]。周方涛等指出社会文化环境对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环境的运行效果产生正向直接影响[27]。邢皓程等指出应注重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16]。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崇尚创新,鼓励创新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各种创新人才才会涌现和脱颖而出[29]。科技人才对发展环境的感知直接影响其创新积极性,从而影响其科技创新意愿和能力;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营造具有显著影响作用[8]。因此,本文有假设6:创新文化环境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营造有显著正向影响。

2 模型的构建

2.1 理论模型的构建

在以上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的基础上,提出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见图1。

图1 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2.2 路径示意图

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影响因素路径图(见图2)来描述模型,以椭圆表示潜在变量,以长方形表示观察变量,其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用箭头表示,单向箭头表示效应关系,双向箭头表示关联关系;模型中内因潜变量是被假定为果的内因变量,即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为内因潜变量,用V19~V24表示;外因潜变量是被假定为因的外因变量,即科研环境、人才流动、激励评价、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创业投融资和创新文化环境为外因潜变量,用V1~V18、V25~V33、V46~V51表示。

图2 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影响因素结构模型路径

3 数据收集与分析

3.1 数据收集

本次数据收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线上主要是利用问卷网,通过科技部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向海外留学归国的高层次科技人才进行推送,共收集有效问卷336份。线下主要通过科技部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向全国69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发函并邮寄纸质调查问卷,示范基地组织基地内的科技人才填写完问卷后再邮寄回科技部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共回收纸质版828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791份,问卷有效率为95.53%。此次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1127份。

3.2 数据分析

(1)信效度分析。在进行模型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问卷所获得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信度分析用于测量问卷问项的合理性,本文主要采用α信度系数法;效度分析方面,用于测量变量定义的合理性,本文主要采用结构效度法。通过SPSS19.0软件对所获得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信效度分析

由表1可知:科研环境、人才流动、评价激励、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创业投融资和创新文化环境的α值均大于0.7,说明该问卷各问项是合理的。

在进行效度分析时,发现科研环境、人才流动、评价激励、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创业投融资和创新文化环境的KMO值均大于0.7,同时各研究变量的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的显著性概率值均小于0.05,表明该量表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各变量的因子累积变异解释率均超过55%,因子荷载都大于0.5,说明本文对各变量的定义是比较合理的。

在SPSS19.0信效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AMOS17.0对各变量的结构效度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上述六个潜变量一阶因子模型的拟合指标。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各变量验证性因子分析

由表2可知,各潜在变量的拟合指标值均达到验证标准,说明本研究所设计的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

(2)模型适配度检验。在运用SPSS19.0进行信效度分析的基础上,对结构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整体模型适配度指标如表3所示。

表3 整体模型适配度

由表3可知,本文所构造模型的各个指标均达到研究所需标准,可见所构造的结构模型与数据相匹配。此外,根据路径系数分析结果判定参数是否通过显著性检验,进而说明两变量之间关系是否显著。本文的路径系数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模型路径调整结果

注:***表示在0.001 水平下显著,本次研究要求在0.05水平下显著,即p<0.05即可。

由表4可知:科研环境、人才流动体制机制、评价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创新文化环境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的路径系数依次为0.132、0.243、0.470、0.193、-0.077、0.201,显著性概率只有0.064大于0.05,表明除了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其他几个因素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故假设H1~H4、H6成立,假设H5不成立。表明良好的科研环境、创新文化环境,完善的人才流动体制机制、评价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的营造,而良好的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的影响有限。

(3)中介效应检验。从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数据分析结果中,可以发现科研环境、评价激励机制、人才流动体制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文化环境对良好的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营造均有正向显著影响。为了进一步研究各因素变量之间相互关系,同时由前面的理论假设发现创新文化环境与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的其他影响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本文将创新文化环境作为中介变量,科研环境、评价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流动体制机制和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作为自变量,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作为因变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对初始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并做出假设H7:科研环境对创新文化环境有正向显著影响;H8:评价激励机制对创新文化环境有正向显著影响;H9: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文化环境有正向显著影响;H10:人才流动体制机制对创新文化环境有正向显著影响;H11: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对创新文化环境有正向显著影响;H12:创新文化环境在科研环境和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H13:创新文化环境在评价激励机制和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H14:创新文化环境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H15:创新文化环境作为中介变量时,仍然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有正向显著影响;H16:创新文化环境在人才流动体制机制和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H17:创新文化环境在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和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在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对创新文化环境的中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检验。本文采用Baron等的检验中介效应原理[25],即中介效应的检验分为三步:第一步,所有自变量到因变量的路径系数(记为c)通过显著性检验,进入第二步,否则停止中介效应的检验;第二步,所有自变量到中介变量的路径系数(记为a)、中介变量到因变量的路径系数(记为b)通过显著性检验,进入第三步,否则停止中介效应的检验;第三步,自变量到因变量的路径系数(记为c′)全部显著,则说明此处为部分中介效应,即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只有一部分是通过中介变量实现的,否则为完全中介效应,即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都是通过中介变量实现的。

对中介效应初始理论模型进行中介效应的第一步检验,发现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的路径系数为-0.016,显著性概率为0.681,大于0.05,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予以删除。中介效应理论模型调整为科研环境、人才流动体制机制、评价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为自变量,创新文化环境为中介变量,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为因变量的结构模型,并通过了第一步检验。

对修改过的中介效应理论模型进行中介效应的第二步检验,发现人才流动体制机制对创新文化环境的路径系数为0.855,大于0.05,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予以删除。中介效应理论模型调整为科研环境、评价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为自变量,创新文化环境为中介变量,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为因变量的结构模型。返回第一步,通过了第一步和第二步检验,即中介效应修正理论模型如图3所示。以椭圆为潜在变量,以长方形为观察变量构建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中介效应二阶路径结构图,如图4所示。

图3 中介效应修正理论模型

图4 中介效应结构模型路径图

以科研环境、评价激励和知识产权保护为自变量,创新文化环境为中介变量,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为因变量的中介效应检验过程见表5。

表5 中介效应检验过程

注:***表示在0.001 水平下显著。

由表5可知:模型1和模型2中各路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性水平,模型检验指标都达到标准值水平;模型3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三个路径系数值c′均小于模型1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三个路径系数值c(0.173<0.261,0.510<0.682,0.158<0.203),满足Baron和Kenny 的中介效应检测所有条件;模型3中自变量与因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模型检验指标达到标准值水平,可知此中介效应为部分中介效应。由此可知,假设H7~H9、H12~H15成立,H10~H11、H16~H17不成立,即科研环境、评价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文化环境营造有正向显著影响;人才流动体制机制和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对创新文化环境无正向显著影响;科研环境、评价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营造的影响有一部分是通过创新文化环境(中介变量)来实现的,人才流动体制机制和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营造的影响不受创新文化环境的影响。

4 结论

为了探索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营造,在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效应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与假设检验,结果表明:科研环境、评价激励机制、人才流动体制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文化环境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营造有正向显著影响;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营造无显著影响;创新文化环境在科研环境、评价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即科研环境、评价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营造的影响有一部分作用是通过创新文化环境实现的;人才流动体制机制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的影响不受创新文化环境的影响。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变量人才
人才云
抓住不变量解题
南阳市中小企业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研究
也谈分离变量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