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至真
概述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主体环节,也是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教师设计好课堂的第一问尤为重要,一堂好课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浸入其中,在思辨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设计好课堂第一问是课堂价值的重要考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 问的艺术 成就感 高效高质
每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课堂也是一个整体,任何零散的、僵化的、杂乱无章的知识点的传授都是让人厌烦的,至少是被动的,那就不能算是好的方法、好的课堂。
课堂教学涉及教师和学生,既然是系列行为,那么必然有开头、中间、结尾,过程中还有评价、反馈。“教学是朝向一个特定目标所进行的努力的系列行为”,这是教育家肖川教授对课堂教学所作的定义,他又进一步阐述道:“任何一个学习者,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获得成就感,或者怀疑所学知识的价值,就会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以及主动性。”(岳麓书社《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一堂课中的必要环节》)。关键是看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不怀疑“所学知识的价值”。
一堂课的环节是很多的,别的不说,就说如何开好头,从一开头就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担当起学习的主体的责任来。这应是每个教师必须思考并付诸实践的课题了。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但如果能求得方法,又恰当地运用好方法,那这堂课一定不会差,整个教学过程就会精彩纷呈。教师就像导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扮演其中的角色,以丰富的思维存在和生动的语言表述,达成课堂预设的那“一个特定目标”。
“法无定法,非法法也”,这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但对学习中的师生来说,还得追求那有形的法,用一定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
长期的教学实践,以及诸多的听课、评课经历,本人还是想说一说,上好课的开头的一些体会。
当前的教学因多媒体技术运用的普及,教师大多将一堂课的学习目标直观地展示出来,告诉同学们要达成的学习效果,一般来说,一节课40分钟或45分钟只能解决一到两个大的目标,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让学生抓不住难点重点。
导入课文以后,较好的办法是质疑法,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激发思考的潜能,从而激活已有的知识储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或水到渠成。整个课堂在教师的调度下一气呵成,高明的教师还会进一步开拓情境,让知识点延伸并发散开去,达到余音绕梁、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拓展思维的空间,构建知识体系。
本人在教学《风景谈》就抛出了这样一个话题:“茅盾这篇文章主要是反映延安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精神境界的,而猩猩峡外的沙漠地带并不属解放区,作者为什么要将其作为文章的第一幅‘风景画来描述?”一下就将学生带入对文本的思考中,从而学生探求出“具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人才是真正的风景”的主题,达成了本文的教学目标,学生也理解了自然的风景画与有了人的参与的风景画的差异,有崇高精神的人更能构造美的风景。通过本文的学习既掌握了阅读的乐趣,也提升了写作的意识。
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也需要波澜起伏、高潮迭起,让学生兴奋,让求知欲活跃。而不断抛出的疑问,不断激励的回馈,让学生一次次有收获、有成就,当然就有了课堂的高效,成绩的提升和目标的达成。
那么,课堂开头的第一问尤显重要,问什么、怎样问,就显示出教师的备课的功力和教学水平。
有的教师满堂问,随心所欲地问,借题发挥地问,造成课堂或是看似热闹实则平庸,学生仅得皮毛,或课堂沉闷,无法激发学生的思考,更有甚者,“脚踩西瓜皮”,抓到什么问什么,等到踩刹车,离“特定目标”已相去甚远。最后变成满堂灌,草草收场。一旦成为常态,学生就会由厌烦课堂演变为厌烦老师,那么学习的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设计好课堂第一问应成为考察教师教学态度和能力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应成为必修课、过关课的隘口。不能很好地构思课堂的第一问,不能在课堂的第一时间激发学生的思维,进入课堂的核心,就很难说真正能驾驭课堂,提升课堂效益和质量。不仅使课堂教学平淡,甚至堕入误人子弟之列。作为教育者或教育管理者不可不知其轻重。
综观那些精彩的、成功的课堂无不关注课堂的第一问,这里案例就不列举,只要查看那些名师的课堂实录就可知道。
当然,设计好课堂第一问,除了教师的努力外,还要兼顾到学情,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他们的个性差异、能力特长,尤其要启发一些后进生,找到思维的契合点、内驱力,一旦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就能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带动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学生就能联系和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做系统的思考,就能获得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在探索中获得成就感。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第一问尤其如此,其回答既要使优生有成就感,也要使后进生能跳一跳、够得着,这样才能构建起一堂好课,学生就能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从而学到本领主动学习。
这也是本人的一点切身体会,以告同仁,尤其是刚入教坛的青年才俊。面对当前的教学改革,面对學生对人生规划意识的日益提升,面对人才培养的新标准、高要求,作为教育者应勇于担当,不负时代赋予的使命。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湖滨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