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 昆明 6502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龄儿童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式各样的幼儿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起,而依据人的发展特点(特殊的年龄特点)大多数都是兴趣班,所以,对于兴趣是我们从事幼儿教育必须要考虑的因素,而领会教学法就是最大限度的发展人的兴趣以及幼龄儿童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篮球运动是目前中国现状下最具有普及意义的体育运动,作为一个集体运动项目,更有利于幼龄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和建立,因此,提高篮球教学效率显得迫切,领会教学法对于幼龄儿童的篮球教学来说,是一个最直观、能最大限度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于“领会教学法”的研究和成果有很多,其最重要意义在于打破了传统体育课片面强调动作技术的格局,使体育课转而开始重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的培养,是体育课教学中的一场重要革命。他们把“领会教学法”归为6个大的部分,又简单的概括为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由此可见,它把球类运动教学的开始通过对“项目介绍”和“比赛分析”表现出来,接下来再让教师进行球类运动项目的规则和特点的讲解,最后再讲技术动作,从而激发学生在学习开始阶段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对这项运动的基础理论知识。
与以往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是,领会教学法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基础理论的教学。教师在刚开始教学时,会向学生简要的介绍本项运动的规则和发展历程,通过情景模拟设置一些临场事件或者复杂情形,来锻炼学生的“应急处理和决断能力”,使学生能做到随机应变。由此可以看出,与传统的教学最大的不同是,领会教学法是根据学生自身的实践情况和各自的能力来因材施教,通过引导的方式穿插技术动作的教学,并结合以后的比赛和训练进行反复的针对性的巩固,从而使他们完全掌握这项技术动作,在比赛中运用自如。
众所周知,篮球运动是一项强对抗、多变化,技战术结构十分复杂的运动。与此同时,篮球也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深受青少年的喜爱。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篮球运动在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广,因此,如何提高体育课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篮球教学的效果,是研究和探讨篮球教学方法的重要方向。本文正是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求解决这些问题。
幼儿期的孩子一般就是进去幼儿园的时期,大概在4-6岁。这个年龄段是孩子一生中身心各方面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就是孩子的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
2.1.1、身体发展特点
在这一时期的幼儿,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有显著的提升,身高大约以每年5cm的速度增长,体重约以每年2kg增加。大脑各种功能不断完善和成熟,5-6岁时大脑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都有所增强,兴奋机能主要通过睡觉时间的长短体现出来。这时,他们的睡眠的时间将会相对减少,条件反射建立的速度加快,对事情的分辨也更加准确。
在机体骨骼的变化方面,这个时期的幼儿骨化过程增强,骨质的有机物增多且富有弹性,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形变能力。大肌肉群先发育,小肌肉群还没有发育完善,肌肉比较柔软容易疲劳,力量和耐力比较差。
2.1.2、心理思维特点
他们对图像的辩认和记忆能力很强,认记图像、字都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完整的记下别人所交代的事情,记住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并且能够保持很长一段时间。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武体图书馆与学院电子阅览室的文献期刊和图书查阅,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幼儿篮球教学方面的文献,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为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方法与思路。
2.2.2、访谈法
主要对周边幼儿园及小学的在校教师,以及部分孩子的家长进行了访问,通过他们的回答,进行整理,为我的这次研究提供了很多一线的资料。
2.2.3、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分析方法,对调查中所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及结果进行分析和概括,并获得相关结论和建议。
对于幼儿篮球教学,主要的是让孩子们懂得一定的规则和简单的篮球技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球性练习及简单的篮球技术为载体,使用领会教学法来观察具体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领会教学法,让孩子们在学习简单篮球技巧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告诉一个概念之后,就让孩子们自由去练习,这样的结果是增加了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学习的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如下表:
表一 技能效果对比表格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结果统计发现,运用领会教学法的甲组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的积极,而且学习的效果更加明显,运动技能有了较高的提升。
对于孩子在身体素质上的提高,最明显的一点是协调性方面有了突出的提高,主要表现是对自身肢体动作的控制,有了比较鲜明的认知,表现在对犯规动作的认识方面。
表二 学习效果对比表
从这个测试对比表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结论:运用领会教学法的甲组学习效率更高,在相同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之后,经过测试可以得到的,能够量化的指标反应,领会教学法能够更大的发挥4-6岁幼儿的生理发展特点,特别是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整体认知和记忆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这也使得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学习的过程中。
表三 家长及教师反访谈结果汇总表
在对家长和教师进行访谈之后,对他们的认识进行了分类,得到的结果,如上表所示,甲组中75%的孩子获得了家长和教师的认可,而乙组中80%的孩子,被家长和教师加上了不听话,学习不好,不认真的评价,对孩子的教育,必须依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最科学的、最适宜的教学方法,才能是孩子获得最健康地成长营养,也为孩子的后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周边幼儿园及小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本次研究,通过系统的实验和结果分析,我得到了以下的结论:
4.1.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决定着整个教学的走向,在课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领会教学法的本质特征特别强调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控制作用,它反映在:
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的进度情况,吃透和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来确定教学的内容、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及教学的目标。在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时教师要善于收集他们所反馈来的各种信息,捕捉到他们言行举止中所透露的思想,并根据收集来的信息对整个教学过程做出审视、评价与决断,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改善教学进程。教师积极引导和创造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能拥有一个良好、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之间能融洽相处。学生的态度决定着学习的效果,他是与学生对学习的感兴趣程度和主动程度成正比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专业水平,采取适当的手段创立一定的教学情景以引起学生内心的矛盾冲突,让他们意识到和感觉到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解决这种矛盾,从而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4.1.2、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主体,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学生比赛、探索、分析、答疑时提供指导和帮助,所有剩余的活动都是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和老师主导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认识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可循。
4.1.3、有利于因材施教
在领会教学法中,要求师生双方各司其职,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工合作。在教师方面来说,只需要在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适度的在微观方面对学生进行帮助,接受他们反馈的信息。在学生方面来讲,课堂活动中可把自己的实际学习进度与预期的学习目标进行反复的比对,找出其中的差异点,进行自我调节与控制。这样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对同一个教学内容进行不同层面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抛弃原先固定不变的教学思维模式,充分依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逐步应用领会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以孩子的将来为办学基础,尊重人性发展规律,重视孩子的自主意识,只是扮演一个引导,激发的角色,不要去过早的灌输知识,给他们一个机会去发现,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