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运动休闲与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研究
——以西南财经大学为例

2018-08-02 09:36杜文张松珍高璟钟美兰唐小凤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15期
关键词:运动体育课程

杜文 张松珍 高璟 钟美兰 唐小凤

(1.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 成都 611130;2.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北 十堰 442002)

1、研究目的意义

本文试图从运动休闲与健康生活方式相结合的视角,对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行为与运动休闲的现状与关系进行多维度调查、分析与研究,客观了解现状与问题,为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有机融合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西南财经大学2016级11个学院的256名学生,随机抽样,进行了一年的跟踪调查。

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试卷256份,回收率85.33%。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分组对比法、数理统计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1、参加运动休闲运动的目的动机的调查(多选),我们从愉悦精神(减压放松)身体健康贮备社会交往、控制体重(减肥)、运动审美等方面入手。

实验组1课前后对比,学生在健康贮备、愉悦精神(减压放松)、社会交往、控制体重(减肥)、运动审美等方面有较大的提升。对照组2在健康贮备愉悦精神(减压放松)社会交往上有明显的变化。动机与目的的排序集中在愉悦精神(减压放松)、健康储备、社会交往上,与运动休闲的功能与目的吻合。

3.1.2、运动休闲会受到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健康生活观念与知识、学校要求、个人爱好、朋友邀请、其他

试验组1的学生在接受相关的运动休闲与健康生活理念的学习后思想有非常大的转变,虽然也有学校要求,但影响下降。个人爱好随着体育课程的深入,试验1组学生课后运动爱好培育积极,注重运动休闲的社交功能。对照组2的同学受学校要求参与的现象明显,同学之间的互动也有一定提高,增长幅度不大。

学生试验组1的主动积极性明显高于对照组2,特别是对于介于可运动与不可运动认识与行动力的学生来讲,运动休闲与健康观念的进一步深入与强化,能非常好的促进这群学生认知水平与行动。

3.1.3、你有运动休闲的预期的具体计划吗(单选)A、一定会B、基本会C、基本不D、绝对不会

从调察观察到,组1的学生在运动休闲中的目的预期计划人数明显提升,运动休闲的目的性与内容选择都有更清晰的指向。

3.1.4、你的体育休闲运动的组织方式(多选)独自一人、自发组织、宿舍组织、班级组织、学生社团

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结合,能促进学生个体对运动休闲与健康的认知与行动,同时个体在班级与宿舍的归宿感是学生进行运动休闲的突出组织形式。在这种环境中,通过身体活动增加了人与人的接触、交谈,不但能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感沟通和睦的营造温暖、舒适的宿舍与校园生活,而且还能增班级之间、宿舍之间的交往,增进友谊。

3.1.5、你每次进行运动休闲的时间(单选):少于30MI、30MI—1h、1-2h、3h、3-4h

学生每次运动的时间大部分是在在30分钟到60分钟,学生从课前认识不足,到课后无论试验班还是对照班,现状不错。

3.1.6、(单选)你每周能参与运动休闲的次数:5次、4次、3次、2次、1次

课前绝大多数学生是每周一次,课后两个组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从1次/周过度到2—3次/周运动频率,试验组1运动3-4次/每周的同学明显高于对照组2的同学,但只有很少的学生能达到每天运动一小时的要求。

3.1.7、你经常在闲暇时间直接参加的运动休闲项目

试验1组课前、课后的变化显著,课程的有效性突出。集中体现在球类、旅游、健身舞蹈、骑行、瑜伽等项目

3.1.8、你经常间接性观赏的运动休闲赛事活动有

在统计的项目中,所有项目的参与者都在课程后期有所增加,唯独电子竞技项目在实验组1班学生参与的人数下降了,这说明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让学生走出宿舍、走进阳光、走进操场的阳光校园体育活动,在学生们健康观念先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已经初见成效。

如果根据运动强度和娱乐性两个维度的特征来划分运动休闲的项目,可以理解从以上学生喜爱的动休闲项目,有球类、游泳(水中运动)为主的核心运动休闲项目;还有以健美、健身舞蹈、跑步、散步等是学生比较喜好的保健、娱乐为主的休闲运动项目。这为高校课程设计与设置比较有帮助。

所有学生课前没有做准备与放松活动的概念与意识,通过课程的学习,有一小部分学生有意识准备活动与放松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有时会做。

课前学生们都不了解运动损伤的发生以及预防,这是我们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一大缺陷,即便教师注意了这样的内容,但学生也没有引起重视。

3.2、有关身高体重问题

你关注并了解体重(G)/身高(M2)的BMI指数以及它的含义吗?

学生的身高体重每年都在测,但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却一无所知,通过课程的学习,50%数学生知道一点,23.43%学生了解,27.34%基本了解,我们的课程内容设置需要加强这一部的。

3.3、你了解在运动中,运用心率百分法控制运动强度吗(单选)很了解、了解、了解一点、不了解

有关运动强度的控制

这个问题,在试验组与对照组课前与课后都有很大的提高,这需要继续保持。

3.4、运动与疾病问题

关于知道、并了解有关有氧运动对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症等的治疗与预防作用问题

这个现象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26.56%学生基本了解;40%的学生只了解一点。32.28%的学生根本不知道有氧运动与三高的关系。基于这样高的学生群体对有关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的知识了解甚少,我们应重视运动与健康与医学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融合与教学,应该非常重视并积极普及这一类相关的知识。运动是良医、运动是良药的健身健康理念与方法,在疾病发生前自己知道如何预防,这样才能把疾病的关口前移,利民利国。

3.5、在此以前你接受过生活方式与体育休闲的有关教育吗?接受过、没有接受过

从图中可知道,运动休闲与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才刚刚起步,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与实践。

3.6、实验班在运动休闲与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的理论与实践课前、课后数据对比

3.6.1、实验班在运动休闲与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中,有关运动休闲部分的课前、课后数据,采用spss20.3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班在有规律的主动运动锻炼、锻炼次数、锻炼项目、锻炼效果,以及对运动损伤与预防、BMI指数含义、有氧运动对慢性疾病的预防等7个方面都有显著性变化,只有具体到运动方式中的准备活动与运动装备这两项对比没有显著性变化。

3.6.2、实验班在运动休闲与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中,有关健康生活方式促进部分的课前、课后数据,采用spss20.3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通过一学年的有关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在我们体育课程中,把运动与休闲运动教育融入有关健康生活方式、有关运动损伤与预防、运动生理、运动医学、健康心理等教学内容后,我们的学生在以上6个维度的调查中,都有显著性的变化。这说明我们在高校体育课程理念、课程指导思想、课程设置、课程的实施方法与手段、课程实施计划的监督、评价上的探索是积极有效的。在这6个维度中,唯有压力管理方面需要我们格外关注,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中心应积极配合,有效的把运动是良医、运动是良药运用到压力管理方面,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与发展。

4、小结与建议

4.1、运动休闲目的与动机方面:学生在接受相关的运动休闲与健康生活理念的学习后,思想观念有非常大的转变,其目的偏向愉悦精神(减压放松)、健康储备、社会交往上,与运动休闲的功能与目的吻合。

4.2、参与运动休闲的组织方式是以班级与宿舍为主。个体在班级与宿舍的归宿感是学生进行运动休闲的突出组织形式。

4.3、学生参与运动休闲的时间大部分是在在30分钟到60分钟/每次。

4.4、参与运动休闲的频率:课前绝大多数学生是每周一次,课后两个组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从1次/周过度到2—3次/周运动频率,试验组1运动3-4次/每周的同学高于对照组2的同学,但只有很少的学生能达到每天运动一小时的要求。

4.5、学生经常间直接参加的运动休闲项目的调查中,试验组课前、课后的变化显著,课程的有效性突出。集中体现在球类、旅游、健身舞蹈、骑行、瑜伽等项目。间接性观赏的运动休闲赛事活动中可以观察到一个可喜的现象,所有项目的参与者都在课程后期有所增加,唯独电子竞技项目在实验组1班学生参与的人数下降了,这说明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让学生走出宿舍、走进阳光、走进操场的阳光校园体育活动,在学生们健康观念先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已经初见成效。

4.6、有关运动损伤预防的知识问题调查观察到,所有学生课前没有做准备与放松活动的概念与意识,通过课程的学习,有一小部分学生有意识准备活动与放松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有时会做。大多数学生在运动休闲时遭遇运动损伤是必然的。在掌握运动损伤的发生和处理的问题上课前学生们都不了解运动损伤的发生以及预防,这是我们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一大缺陷,即便教师注意了这样的内容,但学生也没有引起重视。

4.7、有关体重/身高的问题上:对BMI指数了解、理解的学生,课前机会不知道。通过课程的学习,50%学生知道一点,23.43%学生了解,27.34%基本了解,我们的课程内容设置需要加强这一部的理论知识。有关运动强度的控制方面,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比较好。

4.8、有关运动与疾病方面:在了解有关有氧运动对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症等的治疗与预防作用问题方面,26.56%学生基本了解;40%的学生只了解一点32.28%的学生根本不知道有氧运动与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症等的关系。

通过一年的跟踪调查,运动休闲6个方面、健康生活方式6个维度方面都有显著性变化,我们在高校体育课程理念、课程指导思想、课程设置、课程的实施方法与手段、课程实施计划的监督、评价上的探索是积极有效的。

建议:把运动休闲教育与健康生活方式有机融入到高校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积极重视并普及运动损伤与预防、运动生理、运动医学、健康心理、均衡营养等教学内容;加强了学生第一课堂学习,以及体育俱乐部、群体赛事活动的监督与管理;让学生真正热爱和掌握一项或几项运动技术技能并应用于运动休闲中,逐步形成养成具有自我鲜明特色的健康生活方式。让“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不再是理论上的要求,而是落实在高等体育教育的每个环节成为可能,为大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与行动能真正伴随一生。

猜你喜欢
运动体育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不正经运动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