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扬希
(华东理工大学 外语学院,上海 200237)
沈家煊(2016:2)提到过:目前,已有不少语法学家认为(如赵元任 1968/1979,朱德熙1982),汉语动词没有及物和不及物的区分,动词都是及物的,只是所及物的种类不同而已。这里的动词都是“及物的,只是所及物种类不同”意味着实际上不论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都是具有及物性质的,其后都是可以接东西的。依据赵元任(赵元任 1968/1979)的说法,汉语中用来区分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不是按照是否带了宾语,而是按照什么种类的宾语来区分,如此而已。相比之下,英语中则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之分,甚至不少动词既可以做及物动词,又可以做不及物动词。英语中的不及物动词是不具有及物性质的,其本身表述的意义就比较完整,不需要宾语,而英语中的及物动词后面只有带上宾语,意思才能完整地表达。经过查阅,我们发现,他们大都只是对汉语中都是及物的这种现象进行了描述,并未系统地解释清楚为何会出现汉英动词及物性差异这样的现象。
本文拟继续从物理力学角度来论证出汉语动词都是具有及物性的,并推导出英语中为何不及物动词不存在及物性的原因。
何谓及物动词,何谓不及物动词?陆俭明先生说“凡能直接带宾语的动词即为及物动词,凡不能直接带宾语的动词是不及物动词。”①陆俭明. 现代汉语不及物动词之管见[A]. 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1:164.及物动词又称“外动词”“他动词”,汉语语法上指能带受事宾语或关系宾语的动词,如“看”“吃”“怕”“是”“等于”。在句子里,由于语境等种种原因(上下文、答话等),及物动词内部的功能也有不同:(1)大部分可带可不带宾语,如“学习”“喜欢”等。(2)有少数必须带宾语,如“姓”“成为”等。(3)大多数只能带一个宾语,如“读”“写”等。(4)也有一部分能带双宾语,如“送”“告诉”等。(5)有些及物动词还能带非受事宾语,如“写钢笔”“吃大腕”等。不及物动词,顾名思义,就是该动词之后没有衔接任何词作其宾语成分。汉语是一种语用型更强的语言(沈家煊 2005),因而汉语动词的及物和不及物其实与语境十分相关,尤其是在当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都是用尽可能求得语言功能和效用的最大化,不难发现,在当今汉语发展的过程中,尤为突出的就是不及物动词的及物化现象。反观英语,从向朋友、穆志刚《我国英语语法化研究综述》一文中可以看出,英语是语法化程度非常高的语言,其中的及物和不及物动词是比较稳定的(包括那些既是及物又是不及物的动词)。
汪玉春(1995)认为,一般来说,不及物动词又可以进一步被分为两类。一类是联合型动词,表自身动作或双方动作,如:劳作、洗漱、休息、出行、分开、遇见等等。可单将这些联合动词拆开来看,其中的劳、作、洗、漱、休、息、出、行、分、开、遇、见,实际上都是及物动词,而合在一起后,由于它们从意义层面纯粹成了表示自身或双方的动作,所以一般可将宾语省略从而达到了之前带上宾语一样的意义效果。比如:洗漱=洗脸漱口。另一类是动宾型动词,如:作祟、示威、逃难、开幕、撒谎等等,这种情况就简单多了,因为它们在结构上本身就采用了动宾型,本来就接了宾语,所以一般之后也就不再继续接着带宾语了(少数动宾型动词结合紧密,例如:动员、起草这类词之后也可以再带上宾语:“动员大众”“起草文案”。这类动词就是很典型的及物动词了)。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政府出台了多项好政策。“出台”就是属于动宾型结构的动词,按道理讲就是不及物动词。现在这类动词带了宾语,所以理应视为不规范句。但是我们把词序做一点调整,把“出台”作主谓词组中的谓语,改作“政府多项好政策出台”,这样可能大家觉得通顺多了。所以现在大多也就当及物这样用了。并不会明显区分及物还是不及物。针对动词之后可接的宾语成分,我们也已大致上总结了三种情况:一是表示时量、动量的宾语:“歇息了半天”;二是表示目的地点、处所宾语。“去北京”、“来上海”、“飞国外”。三是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存现宾语。“来了个嘉宾”“死了爹爹”。这和赵元任提出的类别大同小异。赵元任(1968)认为,不及物动词所带宾语,限于以下几种:(1)表动量、时量的宾语;(2)表行动目的地;(3)行动出发地;(4)表存在的“倒装主语”,倒装主语是语法上的宾语;(5)表来到和出现的“倒装主语”;(6)表离开和消失的“倒装主语”。
1.不及物动词的及物性分析
赵元任(1968,《汉语口语语法》)说过,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别在于所带的宾语不同。不及物动词只能带准宾语(动量宾语、时量宾语和数量宾语),准宾语就是我们所说的补语,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比如“洗干净”“拿走”“成立五年”,这些短语分为了两部分,前面是动词,后面是补语或者说是准宾语。所谓动量宾语、时量宾语、数量宾语就是对于动词之后所加的成分的分类。比如“买一本”(数量宾语),“跑一回”(动量宾语),“住一天“(时量宾语)。邢公畹(1992,《现代汉语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认为:不及物动词时不能在后面加上表示支配关涉对象的成分的动词。其中由能在其后加时量、动量成分的如“走,跑,起来”,有不能在其后加时量、动量成分的,如“到来,着眼,游泳,鞠躬”。除了在《汉语口语语法》中提到的不及物动词之后可以接的成分被叫作“自身宾语”,《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和《语法讲义》中都提到了“准宾语”的说法。比较一下,“自身宾语”和“准宾语”的内容大致相近,略有差异:
《汉语口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语法讲义》自身宾语 准宾语 准宾语动作的次数 行为次数 动量宾语打两下/说一下 一回、两趟、五次 看一次/踢一脚动作的延续时间 行为经历的时间 时量宾语住半年/等半天 一辈子、两个月、三天 等一会儿动作的幅度 数量宾语长了三寸/慢一拍 涨两倍行动路程或目的地跑步/开上海
所有被认为是不及物的汉语动词都有办法按照赵元任对宾语的认定在新的语境中添加宾语,所谓的不及物动词后没有带上任何成分,只是指在具体的语境中不能及物,例如范晓先生的《三个平面的语法观》(1996,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中按照功能框架:“动词+实词”=动宾短语(不插入任何成分的动宾短语)把动词分为有宾有动词和无宾动词两类。下述例子中的“生气,站岗,气喘,叫,完毕,苏醒”等动词都不带宾语;离开句子之后,不能组成任何动宾短语,所以都是无宾动词:
(1)“你别生气”(王汶石)
(2)“一天晚上,轮着高屯儿站岗”(赵树理)
(3)“老爷子大概又在气喘呢!”(曹禺)
(4)“鸡叫了”(杨朔)
(5)“这一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东京了。”(鲁迅)
(6)“病人还未苏醒。”(徐迟)
但任何一个汉语动词都可以根据赵元任对宾语的定义,想象一个语境,接一个宾语。而英语的不及物动词是不可以的,除非是既是及物又是不及物的动词。赵元任等人的观点可能是:汉语中动词都可以及物,并不是说某些动词在任何语境中都及物。在一些语境中不及物,并没有否定这些动词可以及物。例如上文(1)中的“生气”。上例中是不及物,但“他生气好几回了”。按照朱德熙和赵元任(1982)的宾语分类,生气这里则接了宾语。
2.汉、英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在及物性方面的对比
英语及物动词是语法的性,只要使用都必须接宾语;汉语的是语用的,可以省略宾语,表现出英语不及物动词的形式特征。如:你吃了吗?/你吃饭了吗?我们认为汉语中对于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并没有明显的区分界限,这里的吃要不要加上宾语,都是可以的,并不会影响句子的含义也不会影响理解,我们不能说因为前者的吃没带宾语,后者的吃带了宾语就将其认定为“吃”这个词既可以做不及物动词也可以做及物动词。
英语不及物动词是语法性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接宾语;汉语的使用情况是属于偏向语用的,可否接宾语要看语境,宾语所接类型有某种程度的限制。从语法上来讲,任何汉语动词都普遍存在及物性。汉语非常依赖于语境。在具体语境中,汉语的及物动词看起来会表现出不及物动词的特征。即会省略其后的宾语。而英语的及物动词是不能省略宾语的。
英语中的那些既可以作及物动词又可以作不及物动词的词语,其前后意义一定程度上是存在差异的,这就意味着倘若想要在其之后加上宾语,该动词不仅由不及物变成了及物,其含义也跟着发生了转变,而汉语的动词,不管其后是否接了宾语成分,都不会影响该动词本身的意义。如:他跑/ 他跑步;He runs. 他跑。/ He runs a band. 他经营一支乐队。及物动词除了准宾语之外,还能带真宾语。在英语中,有的动词带真宾语的时候和不带真宾语的时候意义上是有所区别的。及物动词都是能带宾语的,或用在了被动语态里。又或者其后还可以跟动名词短语,动词不定式或宾语从句。事实上,在汉语中,及物动词在句子里面的时候不一定老是带着宾语一块出现的,只有一部分及物动词后头是经常伴随着宾语一起出现的。例如“散会儿步”的“散”,“吵过架”的“吵”等等,这类动词里有的也是可以不带宾语,一是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出现了简化,不需要再重复宾语,例如:你到底打不打车?——不打;二是原来的宾语仍在句子里出现,不过已经转化为其他成分了,例如:他发也不洗,澡也不洗。我们知道,汉语中的这种语法现象作为位于槽中的形式类,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喝茶”“骑车”“打球”等等一系列这种形式,名词的功能之一就是可以填进动词之后的宾语这个框架中,所以不管宾语位置被变换到何处,前置也好,省略也罢,万变不离其中,我们发现它们实际上还是带有宾语的,这就意味着句子当中的动词是存在及物性的,可以列入及物动词范畴。正如沈家煊(2016)中提到他所发现的一种不成为问题的情形,即不及物动词常跟及物动词相对,例如:“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等等,这种词性不同的对偶在唐诗里并不是个别的现象。他觉得动词都是及物的,只是“所及物”的种类不同而已。唐诗的对偶完全支持这一看法。即使区分及物和不及物,这也是动词所带宾语类型的区分,所以就汉语中是否存在不及物动词,这也就不成为问题了。
赵元任(1968) 通过将不及物动词再定义,从而证明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合理性。他认为,区分及物和不及物动词的标准不是看能否带宾语,而是看带何种类型的宾语。按这一说法,不及物动词也能带宾语,他指出不及物动词只能带自身宾语和可以做倒装的宾语。郭继懋(2003) 和徐盛桓(2003) 从语义视角,认为研究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现象最重要的是把握动词与宾语所表示的语义成分之间的常规关系或事理关系。刘晓林(2004) 从语用和逻辑的角度出发,将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这一结构的产生归因于语言追求“经济”和“名词寻格”的共同作用。通过对以上专家学者观点的分析总结,我们发现汉语不及物动词仍然能在其后添加成分作宾语,进一步表明汉语动词普遍存在及物性这一显著特征,我们是把汉语认定为动能取向语言并指出动能取向的汉语是为了获得取向更大的动能,汉语动词之后一般都可以带宾语而负重,从而产生更大的重力势能,在语用过程中继而可以转化为更大的动能。
1.基于汉语动能导向的特征推导汉语动词都有及物性
刁晏斌把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这种情况看作是不及物动词的增性和变性:“不及物动词带上宾语后,根据所带宾语的类型,性质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如果不及物动词带的是受事宾语,就变性为及物动词;如果所带的宾语为处所宾语、存现宾语或与事宾语,那么还不能认为它变成了及物动词,只能看做是不及物动词增性使用。”①刁晏斌, 现代汉语史[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 323一个动词是否带宾语与该动词能否带宾语不是一回事:能否带是一个语法问题(即与语境不是很相关的问题),是否带是一个语用问题(即与语境十分相关的问题)。汉语中动词在具体语境中表现出是及物还是不及物,可能与以下相关:(1)表意:别生气了。你都生气好几回了。(2)经济性:表现为省略(你吃饭了吗?吃了)。(3) 结构匀称平衡(这跟第二条是相关联的)。
从物理力学角度来看,物体由于运动而产生了动能,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动能也就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其动能也就越大。在向下的心理引力的作用下,汉语话语将按序下降,形成绵长的流水句和话题链现象,从而最大化地把势能转化为动能。在物理力学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为了促使其势能更好地转化为动能,我们得出:第一,要让句子更有分量,这就意味着一个物体当它重量越大时,动能也就越大。王建国(2016)指出:“实词承载概念,具有心理重量,受到向下的心理引力,有心理重力势能,而虚词不承载概念。”②王建国, 基于现代汉英语言特征的汉英思维方式差异研究[J], 语言教育,2016,(2):37-43.我们得出被感知的事件因负载了概念受到向下的心理引力则产生重力势能。所以当其向下运动过程中,动词上面粘连着主语,下方则需要带上有实际意义的宾语来给予它充足的分量促使其获得向下的重力势能。而动词接上宾语之后,除了会使得全句形式更平衡之外,不仅实现了其负重产生的重力势能带动向下走,也使得整个句子含义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了紧密的连续性,毕竟汉语句子的标准格局就是“主语+述语+宾语”式。
2.势能取向的英语和动能取向的汉语差异
和汉语相比,英语的语言形式过程是向上走的,需要在运动过程中将动能转化为势能。物体在作上升运动的时候,往往需要减负,所以我们会发现在英语语言体系当中存在很多不及物动词。汉语中的任何一类不及物动词都可能出现及物化现象。所以中国的学习者常在英语中把不及物动词用成及物用法很可能是母语迁移的结果。
基于以上这点,我们进一步研究了有关汉语动词都带宾语对汉语结构产生的影响:汉语里少用虚词,用虚词会导致结构不平衡、不匀称,从而加大下降的阻力,减少动能的获得。动词都带宾语的结构变长,从而使得结构在下降时因为没有虚词的衔接而变得不稳定,这样汉语更喜欢使用短句,若是长句,则需要框架式结构来稳定,否则,宾语很可能因为引力的作用产生前置,即提至主语之前,这可能是汉语容易出现多个话题结构句子的原因,如“十个人吃一锅饭”变成“一锅饭,十个人吃”。我们再来看些英语中我们常写的典型的及物化例句:
(1)We just came the central park.
(2) We talk our friends.
(3)Marry just arrived the station.
(4) He was laughed by others.
及物——不及物动词对在英汉语言里数量相当丰富,例如:
(1)他开了门。→门开了。
(2)He opened the door.→The door opened.
(3)他改变了生活方式。→他的生活方式改变了。
(4)He changed his life style.→ His life style changed.
(5)我们发展教育。→教育发展了。
(6)We developed our education system.→Our education system developed.
(7)他打破了窗子。→窗子打破了。
(8)He broke the window.→The window broke.
上述这些句子当中的不及物动词产生及物的现象,其句式结构和汉语的语言形式是相似的,之所以会把英语的语言组织成这种情况,是因为受汉语影响后,在英语里也很容易把英语中的不及物动词运用成及物用法。
英语中存在不及物动词很少存在及物性现象的原因就是其后方减负减重,拿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举例:He is running./他在跑步。英语在表达跑步的时候,只用一个run这个不及物动词就可以表达“跑”“步”两个词的意思。再来看看另一个例子:open eyes / 睁开眼。“open”这个词就表达了汉语中“睁”“开”两个词的意思。这一定程度上又再次体现了汉语中的词不论是直接接宾语还是不及物动词之后可接的准宾语(如上述的“睁开”中“开”就作了“睁”的准宾语,又称补语)。另外,当物体向上运动的时候,就英语而言,势能又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英语对事物或事件的认识过程的压缩会产生心理弹性势能,即在感知上是一种心理势能导向的语言,感知力对事物或事件感知的驱动过程是上升的过程,物理重量和心理重量是逆反的映射关系,为了使得句子串联起来不分散,介词还可以表示出施事者和所接的宾语之间的具体“关系”,而需要不及物动词之后接上介词再带上宾语。具体还表现在:英语在遣词造句的时候主要是以意群为单位,以信息表达的主次为顺序,整个句子成分的主干就是主谓宾,其他各种短语的从属为枝干、主干和枝干逐次上升,最后结合在一起获得势能,由此,英语句法结构界限分明,词类功能较为分明。
就英语的不及物动词来说,它们不像汉语中的不及物动词那样是具有及物性的,当它们要接宾语的时候,是需要借助介词或者副词,此时的介词和副词在句子中就好比衔接扣,一头连着主语,另一头勾着宾语,在作上升运动的过程中,介词连带着宾语作为尾部,可以摆脱,以便减小重力,引导句子朝上运动。此时句子即使不加介词也可以直接表示一个完整的动作,一旦加了介词的话,其后就要加宾语,也就是接上动作的对象,为了进一步说明宾语,就要加介词,不需要说明宾语的时候就不加,这就体现了英语中的不及物动词是具有不及物性的,需要和介词或者副词搭配起来。当动词加上介词之后,使得各句子成分之间关系更密切,联系更紧密,此时在相互间弹力的作用影响下,获得了更多的弹性势能,引导了句子朝向上的方向运动。不加介词的时候,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物体向下的重力势能,削减了阻力,使得向上的方向的力更强,带动动能转化为势能,朝上升方向走。
3.英语中不及物动词基本不存在及物性特征的原因
英语是因为感知的驱动力的压缩现象从而发生向上运动的。根据力学原理,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各部分之间,在弹力作用的相互影响下也同样具有了势能,这种势能被叫作弹性势能。同一弹性物体在一定范围内形变越大,具有弹性势能就越多,反之,则越小。英语语言形式是因为感知力的压缩而导致弹性势能的产生,因而英语是势能导向的语言,获得势能的过程是一个上升的过程,上升的高度会带来重力势能,就是一个阻止了其上升的反方向的力量。这告诉我们,要实现更大的上升运动,势必需要减轻重量,同时,还得促使其上升到必要的高度,获取相应的大的势能,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对自己表述的内容和形式作分解处理,通过减轻重量和分解处理来减少事物上升的阻力。
本文根据王建国提出的的汉英差异是动能导向与势能导向的语言差异,推导出汉语动词普遍存在及物性的原因以及英语当中的不及物动词普遍不存在及物性的情况分析。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词的及物与不及物的表现情况与物理原理自然规律具有一定的关联对应关系。通过观察、对比和分析,汉语的动词普遍都具有及物性的特点,往往在接上宾语之后使得句子含义负重加大,获得更多的势能,转化出的动能也就越大,这一解释也符合了王建国在《基于现代汉英语言特征的汉英思维方式差异研究》一文中论证的汉语是因负载概念向下走的观点。最后,必须指出,本文只是初步作了一下分析和总结,粗略地论证,多方面还需要更多的佐证,我们期待这也将对之后的研究有一定程度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