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综合素质,品味成长幸福
——解析班主任专业成长之道

2018-08-02 09:24主题策划苏瑞霞宋三版式设计张伟
教育家 2018年26期
关键词:案例班级班主任

主题策划 | 苏瑞霞 宋三 版式设计 | 张伟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则是班级的灵魂,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是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首席责任师。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会形成一种巨大的、积极的能量,甚至会以其强大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班主任工作又是极其烦琐复杂的,每个班主任在工作开展和专业发展之路上都会遇到不少难题和挑战。有老师曾经感慨地说:“班主任工作中不仅有温馨与微笑,也会夹杂着阴霾与苦涩。但要相信,这个过程是在滋养一棵棵幼苗,是在阅读一本本厚重的书,是在精心擦拭一块块金子,是在雕琢一件件艺术品,是在欣赏一道道风景。这样,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便会产生巨大的奋发向上的力量,并将这种力量化作学生心灵深处一道幸福的风景。”那么,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当具备哪些素养?班主任应当如何进行自我修炼,才能不断攀登专业发展的高峰,以更好地享受教书育人和成长之乐呢?本期,班主任培训领域的专家将从不同角度对班主任成长给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来看看,一名理念科学、专业过硬、阳光幸福的班主任是如何“炼”成的。

本期出场嘉宾

郑国强

浙江大学博士,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二室主任,浙江省教育学会德育分会副秘书长,杭州市优秀教师,全国知名班主任。

朱永春

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浙江省年度新闻人物,省春蚕奖获得者,省首届十佳心育导师,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导师。

迟希新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北京市中小学德育专家资源库德育专家。

郭浩

甘肃省青年教学能手,金城名班主任,兰州市骨干教师。

一、如何成为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郑国强: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幸福感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时带给内心的愉悦、满足的心理状态。那么,班主任幸福吗?郑国强老师曾针对杭州市37所中、小学校的834名班主任做过相关调查,问题及结果如下:

教师担任班主任的原因。调查显示,原因依次为学校安排、喜欢班主任工作、评职称的需要以及其他原因。

担任班主任后最不满意的情况。调查显示,这些情况包括工作内容太繁杂,班级中任何事都找班主任;班主任工作量大,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班主任责任重、压力大,每天都在担心班级;班主任虽有津贴,但与付出相比,实在不成比例。

不愿意继续担任班主任的原因。调查显示,原因包括无法承受班主任工作的压力、责任;班主任津贴实在太少,回报与付出不成比例;现在的学生太难管理;影响了自己的教学工作,无法兼顾。

愿意继续担任班主任的原因。调查显示,原因包括可以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有利于锻炼和提高自身的能力;学生太可爱了,应该为他们的成长尽力;不担任班主任,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教师。

担任班主任产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原因包括能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得到学生的尊重;工作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与支持;学生的学业、行为规范有了明显的进步;自己的能力得以锻炼与展现;班集体有较强凝聚力,班级获得较多荣誉;教学上有“班主任效应”,任教学科成绩好;教师节、元旦等节假日收到学生的问候。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郑老师建议,班主任要增强幸福感,可从三方面去努力,即调整心态、转变角色和提高能力。

关于调整心态。一位老师曾感言:

郑英(天杭实验学校):

用你对生活的态度去对待你的学生,你会发现另一片风景。学生也许会不尽人意,就像生活。但你努力多少,就会得到多少回报。当然我们也许要的并不是回报,而是那种酸甜苦辣之后满满的成长的喜悦,这将是过程中最幸福的事。班主任体味的就是这样一种涅槃成长的幸福,和学生在一起,你不会孤独!

郑老师借此告诫大家,班主任是否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如何看待班主任工作,如何看待学生。从积极的方面去考虑问题,更多地看到班主任工作以及学生好的方面,自身的幸福感自然会提高。

关于转变角色。不同的角色,给人的体验不同,幸福感也不同。郑老师建议大家,班主任不仅要做班级的管理者,更要做班级的建设者,要从建设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工作。那么,如何从管理者转变为建设者呢?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第一,要问“所做的事情是为了学生还是为了自己”。班主任要去除功利心,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使师生心心相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二,要问“我是在寻找答案还是在寻找原因”。班主任平时会遇到很多问题,有时不要迫不及待地去解决,而要先去查找原因,待原因明确后,也许答案自然就会浮出水面。第三,要问“我是在简单归因还是在进行多种假设”。比如学生有时会顶撞老师,难道只是因为学生缺乏教养,不尊重老师吗?这背后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也许是因为老师布置了学生做不到的任务,也许是因为学生想表现自己,也许是因为学生当时心情不好而迁怒于老师……同一个现象,其背后的原因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具体原因,进行具体分析,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此外,还要问“我是在进行教育行为还是在宣泄我的情绪”“我是在责备别人还是在自我反思”“我是寄希望于别人还是寄希望于自己”“我满足于一个答案还是寻求多种方法”“我的做法有没有超出我的责任权限”等。每个学生都有适合他的教育方法,我们要慢慢寻找,慢慢等待。从班级建设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工作,你就会发现,其实班主任工作中有很多的科学和艺术,也有不少乐趣,当你这样想、这样做时,工作效率就会提高,幸福感自会与日俱增。

从管理者到建设者

是为了学生还是为了我自己?

我是在寻找答案还是在寻找原因?

我是在简单归因还是在进行多种假设?

我是在进行教育行为还是宣泄我的情绪?

我是在责备别人还是在自我反思?

我是寄希望于别人还是寄希望于自己?

我满足于一个答案还是寻求多种方法?

我的做法有没有超出我的责任权限?

关于提高能力。班主任的能力与其幸福感是成正比的。郑老师对“班主任自身最需要提高的素质情况”的调查显示,班主任需要具备和提高的能力包括:组织、管理班级的能力;班主任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理论水平;张扬个性,形成自己独特的带班风格;情感投入,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班主任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不断学习、自我发展的理念和能力。而对“提高班主任自身能力最好的途径”的调查结果显示,班主任间相互学习、自我反思、外出培训、自学教育理论、拜师、德育课题研究等,都是促进班主任能力提升的有效方式。

此外,郑国强老师还对学校管理提出了建议,他希望学校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使班主任少点竞争,多点合作;少点抱怨,多点宽容;少点拆台,多点补台,从而促进班主任的共同成长,不断提升其幸福感。

朱永春:做班主任的幸福滋味

在很多老师看来,班主任并不是一个“美差”。朱永春老师对于班主任幸福的理解,也是随着自身的成长而逐步深化的。

由于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并非自己所愿,因此最初走上教坛时,朱老师的学生观就是“每个学生只是我的五十分之一”,这0.02经常被他忽略掉。直到他成为一名父亲,在怀抱自己女儿的时候,他才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父母的百分之一百”!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他是不是称职,是不是优秀,将深刻地影响每一个学生,甚至每个学生背后的家庭。基于这一理念的变化,朱老师开始重新审视教师这一职业,并主动承担起了一个“差班”的管理工作。由于工作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了,所以他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不但班级面貌焕然一新,而且学生在全国学科竞赛中成绩取得了突破。

朱老师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告诉大家,因为热爱,所以不觉辛苦;因为热爱,所以会去积极创造。当班主任,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朱老师之所以能够在20余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始终有激情、有梦想,正是基于班主任工作带给他的幸福感。

不失学,永成长

班主任的幸福感,来源于“不失学,永成长”。因为身处校园,所以会被浓浓的学习之风所包围;因为身为班主任,所以更要为学生树立榜样。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都使得朱老师能够在学习、成长之路上不断前进。他在做好本职工作(任教科学与数学学科)的同时,还相继拿到了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本科文凭和杭州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的硕士学位。朱老师认为,正是得益于班主任这一“特殊身份”,他才能在学习之路上一往无前,并乐在其中。朱老师在阅读方面涉猎广泛,包括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他喜欢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事物,他坚信,一个人的内心有多丰富,知识结构有多健全,他眼前的世界就会有多精彩。而正是因为受到学生的影响和感染,他才能“永葆童心与好奇心”。他感谢班主任这个岗位,让他能与学生相伴,与学习相伴。

运动不断,生活方式健康!

班主任的幸福感,来源于“运动不断,生活方式健康”。作为班主任,朱老师坚持与学生一起做广播操,一起跑操,一起打扫卫生,有时间了还一起上体育课。正是由于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体育运动,他的身体非常强健。虽然工作量比较大,但他依然精力充沛,在工作中举重若轻。

班主任的幸福感,来源于“情感上的富足”。做班主任多年,朱老师收获了与学生的深情厚谊。很多学生毕业后举行同学会时都会邀请他参加,忆及当年的点滴往事,师生经常湿了眼眶。他也经常会被学生请去做证婚人,与很多学生都情同父子、父女。这份沉甸甸的情感“财富”,让朱老师经常幸福感满溢。

因为专业,所以和谐

因为专业,所以遇到孩子成长中的“热事情”会“冷处理”,避免了情绪化的非专业家庭教育,从而避免做一个失败的家长,做一个“气急败坏”的家长!

班主任的幸福感,来源于“因为专业,所以和谐”。在多年班主任工作中积累下的经验,使朱老师在家庭教育中更加得心应手。因为专业,所以他在遇到孩子成长中的“热事情”时更善于“冷处理”,这就避免了情绪化的非专业的家庭教育,使家庭更加和谐。例如朱老师就曾经巧妙地借助女儿爱看的动画片中的人物,对孩子进行引导,帮助女儿改掉了挑食的毛病。

朱永春老师强调,身为班主任,便有了其他职业所没有的学习的环境和心境,促使自己在知识和精神方面不断成长;身为班主任,在工作中经常陪学生运动,从而帮助自己身体健康,保持年轻的心态;身为班主任,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收获了满满的真情与感动;身为班主任,更善于运用专业、科学的知识去进行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这些,就是做班主任的幸福滋味。

二、如何成为一名“善研究”的班主任

迟希新:班主任如何做好案例式研究和个性化研究

1.案例式研究那些事儿

● 何为案例式研究

案例式研究,是班主任把平时在班级管理、学生教育、班级活动设计实施等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研讨,促成问题的解决和成功经验分享的一种研究类型。

迟希新老师认为,班主任案例式研究,其实就是班主任将自己经历过的教育事件、教育故事完整、生动地记录下来,同时对解决事件的过程及思考做一些生动的描述,如此就形成了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过程中既简便易行又具有实践价值和意义的研究。迟老师结合一则具体的案例,进一步阐释了究竟何为班主任案例式研究。

案例:《教室里的丢钱风波》

班主任老师接到了一位科任老师反映的情况,说是自己在教室里丢了300元钱,据调查是该班的班长拿走了这笔钱。班主任听后非常震惊,因为这位班长平时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拿走了科任老师的钱呢?如果在班级里公开处理这件事情,班主任担心会给这个孩子未来的成长带来沉重的打击。所以经过深思熟虑,班主任决定私下处理这件事,并且请科任老师配合自己在班级里演一出戏——告知班里的学生,是科任老师把钱放在家里,自己却忘记了,以为是在班级上课的时候丢的,最后在家里找到了,向同学们表示歉意。这样就在班级公开层面解决了这次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然后班主任私下找到这位拿了科任老师钱的班长,推心置腹地和她长谈。班长很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以后再不犯类似的错误,同时也很感激老师的处理方式。

对于这位班主任的处理方式,迟老师持有不同的意见。但结合这个案例,可以梳理出“案例式研究”的一些流程:首先,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接着,班主任以恰当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最后,班主任对这次事件的解决进行一些分析,并且把事件处理和分析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同其他老师进行分享。

案例研究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案例故事和案例分析两部分。案例故事是指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是有教育情境在内的真实的典型性故事;案例分析则是对案例故事的评价和分析,在记录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的同时,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的分析,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案例的来源与类型

案例故事通常都是班级管理中的“关键事件”,处理类似的“关键事件”,具有以下意义:一是“关键事件”的处理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进而影响到教育结果;二是班主任在处理“关键事件”的过程中,能够展现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性;三是班主任通过不断处理“关键事件”,并对其进行深刻反思,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

● 如何做好案例式研究

为了更好地开展案例式研究,可将案例研究的结构要素细化,成功的案例研究应包括主题、背景、细节、结果和评析几个要素。

主题。其实也就是班主任案例研究的标题,应该具备通俗、生动、简洁、口语化等特点。如以下就是一些比较成功的案例式研究主题:《让我也来装回傻》《幽上一默,效果不错》《我给学生一个盛装美德的篮子》《一次成功的谈话》《“评教”给我上了一课》等。

背景。主要是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起因等。背景材料的选择不需要面面俱到,不要太长、太啰唆,关键要说清楚环境和时间的来龙去脉,说明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

细节。通过对关键细节的描述,真实再现错综复杂的情境,用词不要过于平淡,要生动有趣。

结果。要全面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以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可以有对问题解决初步成效的描述。

评析。主要包括理论依据是什么,可以肯定的做法是什么,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在哪里,必须着力避免的问题有哪些等。

班主任案例式研究的典型特征包括:有完整的背景、情节和冲突;有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过程;案例叙述具体,带有典型性;揭示出班主任的内心世界,如情感、态度、动机、需求等。迟老师还给出了做好案例式研究的几点建议:首先要有积累案例的意识,同时要学会选择典型案例;在此过程中,还要树立教育自信,彰显教育智慧;最后,要实现经验梳理到研究素养提升的跨越。

2.个性化研究面面观

● 班主任个性化研究的特点

个性化教育就是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教育吗?迟希新老师认为,班主任个性化研究就是班主任基于平时创见性和特质性的班级管理经验,通过实践反思和理论学习,形成自己系统的学生教育方法,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和教育思想的行动研究过程。

● 班主任个性化研究的意义

针对班主任个性化研究的意义,迟老师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大家进行思考。班主任个性化的经验和个性化的班级管理研究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班主任如何把自己零散的个性化的做法转变成自己的个性化研究?

班主任个性化研究的必要性:首先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次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需要——做研究性班主任,形成个性化的教育风格。

● 班主任做好个性化研究的策略

班主任做好个性化研究的策略

有的放矢,认真研究学生特点,准确把握学生需求

大胆创新,探索并尝试个性化的解决问题策略

及时总结,梳理经验,物化个人的教育思考

加强学习,深入反思,提升个案研究的理论水平

此外,迟老师还对“班主任如何做好个性化研究”这一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方案。他建议班主任要在听中学,在做中学,同时要把听懂的东西做出来,把做好的东西说出来,把做好的东西写出来。

三、如何成为一名“会积累”的班主任

郭浩:班主任“写的积累”“想的积累”与“兴趣的积累”

1.班主任的积累之“写的积累”

有位年轻老师曾向郭浩老师抱怨:我早上6点起床,每天工作超过8个小时,徘徊于教室和办公室之间,除了备课、上课,还要批改作业,监督学生出操,这种班主任的日子实在是太没意思了!郭老师的回复是:“这是我们每位班主任都会经历的过程,我们时常教导学生和家长‘成长需要时间的积累’,但是反观我们自己,却会因枯燥而感觉疲惫,因倦怠而感到迷惘。班主任的成长,一来看时间,二来看努力,这种成长不仅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还是带有自我性格特征的思考和实践。”在郭老师看来,“写”是班主任重要的工作方式之一,言传和身教是“写”的前提,“写”是最好的积累自我的形式。

● 写写家常,就是写写自己的故事

对于刚入职的班主任或者年轻教师来说,“写”首先要从一些轻松的内容入手。郭老师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以传播正能量为己任,学会“写美好”,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学生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郭老师会将自己所看到的景、所悟得的情发布在朋友圈里,从写“一天”到写“感悟”,再到写从工作中因学生的进步而获得的快乐。他的文字里充满了希望,温暖中满是积极向上的力量。他认为从工作中寻找写作的乐趣,源于对周围事物的细致观察和默默积累。教师需要时间和空间,让自己的想法得以成长,而成长必须做到两个字——勤奋。班主任可以从“写一点点”开始,到每天“写一些”,最后升华到每天“多写一些”。

● 写写案例,存留和学生的故事

郭浩老师建议班主任在写案例的时候,不要只偏重于成功的案例,把一些不那么成功的案例通过文字呈现出来,会更有教育意义。郭老师说:“这就好比是心灵鸡汤,我们第一次看会备受鼓舞,一直看却会让人心生烦躁。人生并不是只有成功,失败是一种另类的成功,自会呈现其别样的景致。一些失败的案例,一来促使班主任开展自我反省;二来能让同仁少走弯路;三来为自己之后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这样一举多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郭老师会将自己与家长、学生的故事作为案例,一一记录下来。这些鲜活的故事通过他浑厚温暖的嗓音,配以久石让曼妙梦幻的乐曲,如歌如诉,镌刻出岁月过往的痕迹。很多学生在多年后会和郭老师说:“老师,我真的很怀念和您一起度过的初中时光,谢谢您能陪伴我的成长。”每当这时候,郭老师总会回复:“与其说是我陪伴你们成长,不如说你们点亮了我的人生。我们唯一的区别是‘闻道有先后’,其实真正应该感谢的是岁月本身。”他认为,班主任首先要做有故事的人,其次要做写故事的人,再次要做讲故事的人。

● 把得失写出来

“往前走,回头看”,这是郭老师的信条。上图左侧的文字,是他对自己的得失记录。他每天都会做自我反省,反省自己哪些话说错了,哪些事做错了,甚至是哪个眼神用错了。他坚信,反省是创新思维的源泉,是自我修正的基石,在反省中可以得到豁然开朗的思路,反省可以让人充实和快乐。在翻看得失记录之后,郭老师时常会迸发出新的教育火花:“我要围绕‘尊重’开一节主题班会”“我要给XX学生写一封长信”……他坚信文字是有温度的,教师是需要不断成长的,只有大胆写出得与失,教师才能在教育之路上收获似锦繁花。

● 想法有了碰撞,才能产生思想

郭浩老师每一至两周都会给家长写一封“家长通知书”,并积极与孩子们进行笔谈,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在他看来,和孩子们的沟通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的集结,更是了解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前提;与家长的沟通则是集思广益的过程,与表扬相比,郭老师更希望看到批评与建议,并将之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使之成为用之不竭的资源。通过文字的积累,班主任可以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自己的教育方法,回味自己的教育路径,找准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笔应该成为每个班主任成长的一部分。”

2.班主任的积累之“想的积累”

郭浩老师认为,作为班主任,要在勤奋、踏实工作的基础上,做一个有故事的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其基础来自于“想的积累”。“想”是对自己想法的积累,那么,自己的想法从哪来呢?郭老师指出,想法主要通过不断地汲取而来。读一本书,听一场讲座,和同事聊天,都会产生想法,再将这些想法装到自己的罐子里,然后去发酵。

“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行”。想法不仅是人存在的基础,也是行为的前提。郭老师主要从“四想四做”层面解读了“思想决定行动”的意义。

思想决定着行动——四想四做

自由的想 合理的做

自己的想 及人的做

容人的想 鼓励的做

支持的想 尝试的做

首先,想可以是自由的,但是一定要用“两把尺子”来约束自己合理地去做事情。这两把尺子分别是:尊重成长规律,坚持人性化的管理状态。其次,班主任有时会高估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没有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在教育教学中,班主任要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自己的想法也需要推己及人地去做。再次,要容许别人有想法,允许学生有和自己不一样的想法,鼓励他们去做一些和自己想法不一样的事情。最后,要多支持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大胆去做,对学生要始终保持尊重的态度。

关于班主任想法的影响作用,郭老师提出了以下四点:

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就有什么样的班集体,班主任的想法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想法。因此,班主任不能“胡思乱想”,要规范、约束自己的想法,进而把学生的想法引向正确、阳光向上、团结友爱的轨道,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班主任的想法会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想法会促成行动,班主任用自己的想法要求学生去做某些事情,这些行动一旦形成,学生就会坚持,最终提高自己的能力。

班主任的想法会影响学生意识观的形成。班主任要学会疏导、清理自己想法中的负能量,给予学生正能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是符合社会风气和道德规范的。

班主任的想法会影响一个班级班风的形成,积累一些正确的想法既是班主任的财富也是学生的财富,会促进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班主任平时要积累些“想的”,主要包括:

“想展示就展示”。孩子们有想法就让他们去做,班主任要给他们提供舞台,做好旁观者和适时的指导者,让学生出彩。

“想换就换”。郭老师以自己的做法为例:给学生每人提供一块透明塑料桌布,让学生在桌布下面压放照片,以文化主题为主,如“家庭、友情”,展示自己喜欢的东西,形成桌布文化,依据主题的改变随时可以更换。

“想组织就组织”。让学生自发地组织活动、课堂、表演等,班主任要放手让学生去做,自己去做一个支持者、记录者、积累者。

“想到的东西就去尝试”。想到的东西没有及时地去尝试就会成为一种空想,想到就要做到。孩子想做什么,班主任要积极为其搭建平台。

3.班主任的积累之“兴趣的积累”

班主任工作烦琐又忙碌,围绕学生的工作总是怎么做都做不完。很多老师会在某一个时刻,对生活、对工作,甚至对学生感到失望,随后又会不自觉地将这种负面情绪传递给身边的人。究其原因,郭浩老师认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但是很多时候,面对繁杂的工作,我们往往会失去自己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兴趣”二字。郭老师说:“很多老师以别人口中的‘忘我工作’作为对自己的最大褒奖,我想告诫大家的是:任何时刻都需要‘勿忘我’,发展自己的兴趣,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用发自内心的快乐去感染身边的每个人。”

兴趣的积累,是为了内心的富足。心有多大,教育的路就有多宽。对于兴趣,郭老师强调,兴趣应是单纯的,不带目的性的。他特别提到,有些老师“爱读书”,却是以做课题、写论文为目的;喜欢“听讲座”,却多是以求合影、混脸熟为日后谈资。这样的“兴趣”实际上已经走偏,如果有了企图心,那这就不能算在兴趣范畴之内了。

在郭老师看来,如果我们把开心坚持下去,就会快乐;如果我们把快乐积累起来,就会幸福。从一个端点汲取知识,到另外一个端点去传授快乐。只有目的单纯,才能结果圆满。

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郭老师建议:教师可以积累点“手上”的兴趣,比如绣十字绣、编织等,从而培养热爱艺术、认真细致的心灵;积累点“脑中”的兴趣,比如捕捉生活中的温情故事等,从而拥有悲天悯人、海纳百川的情怀;积累点娱乐的兴趣,比如打纸牌等,从而懂得竞争,在成败间感悟人生;积累点“健康”的兴趣,比如跑步,从而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所有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东西,都可以算是一个人的兴趣。“如果有了一些兴趣爱好,教师势必是阳光的、积极的,生活必定是有意思的。”

反观郭浩老师自己,他本身就是一个兴趣广泛的班主任。他爱好音视频,视频带走过往,音频留住美好,他总是能把与学生的点点滴滴放进视频里进行记录,并用自己的声音勾勒关于文学、语言的奇妙旅程;他爱好书法,每天练字,时不时还会把自己写的字送给学生,以期共勉;他爱好读书,每天读几十页书,跟随作者的笔触去感知别样的世界;他也爱好唱歌,用吉他陪伴学生的生活,和他们一起唱响无悔的青春梦想。

郭老师坚信,作为班主任,秀出自己就是秀出自己的班,学生会因你而自豪。因此,每次学校举办文娱活动,他总是和学生站在一起,在舞台上亮出自己的歌喉。兴趣,最初是我们自己的;积累下来,便成了人生快乐和思想的源泉。真正的大智慧,尽在生活中。班主任的兴趣积累会逐渐渗透到日常教育之中,作用在学生身上。

郭老师寄语所有班主任:寻找平凡中的大智慧,寻找细节中的小灵感,让灵感始于积累,让积累成就自己。

猜你喜欢
案例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