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袁信涛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而地理图表是培养和考查学生地理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较好手段。地理图表在高考地理命题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十题七考图,无图不成题。笔者对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地理(全国卷)的地理图表数据进行了统计。
试卷图 全国新课标卷ⅠⅡⅢ等值线图113经纬网图131区域图143景观图311统计图201剖面图100其他011
从上表可以看出高考地理图表的考查主要分等值线图、经纬网图、区域图、景观图、统计图、剖面图等几种类型,下面,笔者对这几种类型题分别进行分析。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Ⅲ)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回答第1~3题。
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
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 )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海域浮游植物分布规律和成因,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试题解析】1.读图结合图例可以判断,在长江口附近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故选D。
2.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长江口附近8月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密度逐渐增大,由于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能力强,所以流水携带的泥沙到河口地区沉积,泥沙中的营养盐类物质丰富,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故选C。
3.冬季,河流径流量降低,携带泥沙能力下降,流速减慢,河口地区泥沙淤积量少,导致总体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总量减少,相同位置的密度降低,所以密度高值向陆地方向移动,故选A。
【答案】1.D 2.C 3.A
【解题技巧】解答这类试题必须掌握最基本的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判读等值线图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1.读图名,根据图名了解图中所给等值线的类型;
2.读数值范围和极端值的大小;
3.读弯曲方向和延伸方向,等值线向高值凸出数值为低,向低值凸出数值为高(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4.读疏密程度,根据疏密程度判断地理要素变化的缓急,等值线越密,变化越急,反之,变化越缓;
5.读局部小范围闭合,若闭合圈上的数值与其周围数值较大的等值线数值相等,则圈内的数值比闭合圈上的数值更大,反之,若闭合圈上的数值与周围数值较小的等值线数值相等,则圈内数值比闭合圈上的数值更小;
6.结合具体相关知识和特征进行解读。
【备考建议】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训练学生“五读一分析”,即读数值范围与极值(等值距);读弯曲状况(大小);读疏密程度(坡度陡缓,风力大小,温差大小等);读局部小范围的闭合(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读延伸方向(影响因素);分析成因。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回答第1,2题。
1.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
( )
A.冰雪路面 B.湿滑路面
C.松软路面 D.干燥路面
2.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 )
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不同时期的天气状况、太阳直射点移动及昼夜长短、日出方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试题解析】1.由题中芬兰伊瓦洛的纬度位置可知,位于高纬度地区,而且最佳测试时间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该时间段内气温较低,路面多为冰雪路面,故选A。
2.题中测试时间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且该地位于66°34′N以北地区,地处北极圈以内,冬半年存在极夜现象,故该轮胎测试场有些日子只能在夜间进行测试。故选B。
【答案】1.A 2.B
【解题技巧】1.一般经纬网的判读:
(1)有0°纬线或0°经线的,以0°纬线为界上北纬下南纬或以0°经线为界左西经右东经。
(2)无0°纬线或0°经线的,对于纬度来说由下向上逐渐增大的是北纬,反之为南纬;对于经度来说由左向右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
(3)有180°经线的与0°经线正好相反,180°经线左为东经,右为西经。
2.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的判读:
(1)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判定是北极,纬度为北纬;找到0°经线,以0°经线为界顺时针为东经,反之为西经。
(2)若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判定是南极,纬度为南纬;找到0°经线,以0°经线为界顺时针为东经,反之为西经。
【备考建议】经纬网图类型题一般有三种形式:①经纬网平面地图;②经线或纬线线段图;③标注经纬度的地形剖面图。判读经纬网图最有效的方法和最基本的技巧是掌握若干条重要经线、纬线与海陆轮廓、政区轮廓以及各种地理要素的相关地理位置,这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加强记忆。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Ⅲ)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下图)。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降水分布及成因,白斑狗鱼繁殖条件和产量低的成因,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解析】(1)解答此题首先需要从图中判断出该河流域的降水分布特点,北部支流多,降水多,冰雪融水多,然后从该地所在区域,从降水来源方面分析其成因,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水汽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增多。
(2)从材料中白斑狗鱼的生存条件可知,该地纬度高,气温低,有适宜的水温,水质好,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分析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主要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来分析,白斑狗鱼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白斑狗鱼生长缓慢,繁殖速度慢,所以导致其产量低。
【答案】(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白斑狗鱼对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其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解题技巧】区域地图是分析、呈现、解决区域问题的常用载体,许多信息都可以通过区域图的形式反映出来,因此正确地判断区域地图是每个参加高考的同学必须具备的能力。判断区域地图时,最关键的是要能够对图中的信息进行准确的定位,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读图名。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
2.读图例。当地图上出现多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首先可从图例中找出各项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分门别类辨识它们的分布特点。
3.重视地理分界线。地理分界线是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重要依据。
4.抓住区域位置或形象特征。可通过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征来认识其分布。如,大连位于辽东半岛的南端;深圳位于珠江口东岸,珠海位于珠江口西岸。再如,法国的轮廓近似“六边形”,意大利的轮廓貌似“靴子”,智利的轮廓形似“长剑”。
5.跟踪空间轨迹。寻找一个比较熟悉的,或有一定意义的地理事物,如城市、道路、河道、边界线等,再沿某一方向顺序去阅读。
6.分析判断。在地图上了解某一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时,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作层层剖析,找出规律,最后进一步分析成因。
7.注意附图。有些地图配有附图,如地图册和课本中的中国地图都有主图和附图两部分,阅读时要注意主图与附图的关系及相对位置。
【备考建议】根据经纬度、海陆轮廓、典型区域特征、重要地理事物的图例、注记等确定区域位置;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例和地理环境整体性判断图示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对区域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对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进行分析,掌握特征的成因及其对其他要素的影响;结合所学和图表中的图例和注记组织答案。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Ⅲ)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回答第1~3题。
1.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人文景观、自然地理特征和地方剧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试题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反映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对应的地区应该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故答案选D。
2.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相关,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足;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缓,分叉较多,因此河道密集,传统出行方式为船,故答案选B。
3.川剧为四川一带的剧种,豫剧主要分布在河南一带;粤剧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一带;越剧是上海、江苏一带的剧种,故答案选D。
【答案】1.D 2.B 3.D
【解题技巧】景观图判读的一般方法及步骤如下:
1.分清地理景观图的类型。地理景观图分为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自然景观图常见的有地质景观图(名山、断层等)、气候景观图、自然灾害景观图(火山喷发、地震照片等)、生物群落景观图(动植物图片和自然带景观)等。人文景观图常见的有聚落景观图(城市、村落)、农业景观图(耕地、林地等)、工业景观图(采矿厂、生产车间等)、建筑景观图、名胜古迹景观图等。
2.读图名。根据景观图的图名,确定景观图所表示的主题属于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
3.读图中的地理要素。从景观图中找出标志性景观(如典型的植被、地形特征、标志性建筑等),进行空间定位。比如此题可以根据小桥流水等景观的特征判断其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4.分析景观图中的地理要素。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把握区域地理特征,联系所学地理知识解答题目。
【备考建议】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地理景观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注意:进行地理空间定位;通过典型特征分析,判断其成因、影响及措施;通过景观图分析区域环境特征;通过不同时期的景观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变化等。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回答第1~3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地寒冷期
( )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3.该地可能位于
( )
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日变化和日较差大小的因素、经度与地方时,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试题解析】1.四条曲线分别是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首先膜内有保温作用,应高于当地的实际温度,排除③④。枯雪年,降水少,总体温度低,昼夜温差大。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温差小,②正确,故答案选B。
2.此图反映的是日平均气温,不是当地的最低气温,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故答案选C。
3.该地达到一日之内温度最高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6时左右,而当地时间应为14时左右,且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的日平均气温达到-16℃左右,所以应为我国西北地区,即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故答案选D。
【答案】1.B 2.C 3.D
【解题技巧】统计图表按其表述形式,可以分为坐标图、表格、结构图。
1.坐标图
(1)读图名。通过读图名明确统计图反映的内容和统计图的类型,回忆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征和相关地理事物的基础知识。
(2)读坐标(或图例)。坐标或者图例反映出统计数据的性质、种类和数值的大小(单位)。本题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气温。读图名与坐标(或图例)是判读统计图的基础。
(3)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如本题中气温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4)分析数据。读数据一要读全(数值和单位),二要注意数据的变化趋势,这样才能够准确地从数据中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特征。
(5)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
2.表格
解读表格题,最关键的是要灵活运用表格中的数字,从数字中找出表格要反映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切不可被表格中众多的数据所迷惑。
(1)认真筛选表格中的数据,抓住主线要素,综合分析地理规律:其中有些是解题时必不可少的,是解题的关键,命题者往往将其混杂在一般的数据之中。
(2)对地理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数据得出结论,这样通过定量分析,用数字去说话,说服力较强。
(3)对地理数据进行定性分析,这类表格不要求对具体的数字进行计算,但需要从所给的数据中得出结论。
(4)注意对表格中地理事物进行横线类比分析,类比分析地理事物的异同点,可以更加清晰的认识事物的共性和差异,深化其特点。
3.结构图
结构图是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比例关系的一种形象直观的地理图像展示,常采用几何图的比例分割制作而成,如:扇形图、饼状图、柱状图、矩形图等。
(1)归纳总结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细读图、看要素、定比例、定关系,进而归纳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
(2)对比分析。纵向分析:同一事物不同发展阶段比较,揭示发展规律。横向比较:同一时间,不同事物比较,体现差异和联系。
(3)综合分析,提出评价,制定对策。
【备考建议】在解答有关统计图的试题时,既要观察图的直观形象,又要注意核对数据,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一看(看题干和图名);二读(读坐标、图例和注记);三析(分析数值数据大小和变化趋势);四用(用原理来解决试题)。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回答第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蒸发的因素、农作物种植对环境的影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试题解析】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蒸发量和降水量应一致,所以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和降水量数值差不多,约为210毫米,故答案选C。
2.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坡度大,下渗少,地下径流少,说明此处的实际蒸发量最小,故答案选A。
3.大量种植耐旱植物,需要引水灌溉,使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湖泊面积缩小,湖水总量减少,不能影响湖水的富营养化,故答案选B。
【答案】1.C 2.A 3.B
【解题技巧】剖面图的一般读图方法:
1.确定剖面线的走向、相对位置,如纵剖、横剖,或沿经、纬线剖等。本题主要是横剖面。
2.了解剖面线附近、地表面上的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相关地理事物的联系。
3.确定剖面的高度、深度、厚度。
4.分析剖面上各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及运动特征。
5.运用图中信息及相关的知识分析、解决相关问题。如:地形的起伏、地壳中岩层的变形等。
【备考建议】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要做到:一“读”,仔细读图例、比例尺、剖面线的方向和经纬线位置、注记及图示说明;二“析”,根据剖面图上的地势起伏状况,读出沿剖面线各点的海拔、相对高度,分析海陆分布和地形分布特征;三“定”,确定剖面线所在的大洲、大洋、国家或地区位置;四“比”,将地形剖面图所显示的地势起伏状况、海拔、地貌类型及地形特征等与该地区的地形进行对照,判断地形区的名称;五“判”,最后根据该地形剖面图所示位置及地形等,判断其气候类型、自然带类型等各种地理事象,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备注:本文系2017年河南省教育教学“十三五”规划研究项目一般课题“农村普通高中地理图表解读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编号:(2017)—JKGHYB—0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