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蒸发量与实际蒸发量
——由一道高考试题引发的探究

2018-08-02 02:22:18山东王小宁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蒸发量盐湖题干

山东 王小宁

【例题】(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解析】第1小题,该题要审清题意,题干信息是该流域内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并不是指盐湖的实际蒸发量。题干“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这些年盐湖的蒸发量和降水量基本保持平衡,因为盐湖附近流域的“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故蒸发量应与之相当。否则会引起盐湖面积的扩大或缩小,故C选项正确。学生易错选B项,可能受材料信息“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的影响,在思考过程中误以为干旱地区夏季高温极度蒸发,而忽略题干中关键信息“盐湖面积多年稳定”,忽略水量平衡原理。

第2小题,该流域可能年蒸发量远大于实际的年均降水量,故该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的大小取决于实际降水量的大小。依据题干信息,该流域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内流河且年降水量较少,盐湖的补给水源主要是两侧山地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与盐湖所在的湖盆地区相比,坡面的坡度较大,坡面的水域面积较小,地表水资源相对较少,加上坡度较大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则实际蒸发量最小,故A选项正确。洪积扇、河谷、湖盆都具有截留水资源的能力,蒸发量大。

第3小题,根据题意,“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其发达的植被根系加大了对地下水的吸收作用,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导致河流水量减少,流入湖泊的水量减少,“盐湖面积缩小”“湖盆蒸发量”减少,故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湖水的补给水源主要为地下水,因发展种植业影响水体通过洪积扇土壤下渗,营养物质已经大部分被土壤吸附,湖泊营养物质不会大幅度积累,不会加重湖水的富营养化,故C选项错误;因湖水“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所以入湖水量的减少不会导致湖水盐度的变化,而是保持不变,故排除D选项。

【答案】1.C 2.A 3.B

【启示】做第1小题时,其实很多考生懂得用水量平衡原理来解释,但是当考生看到材料中“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觉得湖面的蒸发量已经远远大于流域的降水量,不管答案选什么,流域的水量都没办法达到平衡,因此使考生感到无从下手。其实很多考生忽略了题中“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中的实际两个字,既然有实际蒸发量,那么是不是有理论蒸发量呢?本小题题干已经给出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和降水量基本保持平衡,也就是说实际蒸发量与当地降水量多少有极大关系,水量少,则实际蒸发量小;有充足水量才可能达到最大蒸发量,即可能蒸发量,可能蒸发量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的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应的蒸发量,也就是理论蒸发量,它表示一个地方自然条件下的潜在的蒸发能力,是气象站测量的蒸发量(气象站用蒸发皿来测量,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蒸发皿里的水被蒸发掉的水层厚度,用毫米数表示),可能蒸发量实际上是在蒸发皿中测得的数据,只说明这一地区的蒸发能力,而不是实际蒸发量。蒸发器测得的蒸发量要比湖泊、水库等实际水体的蒸发量大。因此,蒸发器的观测值必须乘以一个折减系数(一般为0.7~0.8)后,才能作为天然水体的蒸发量。蒸发量的空间变化,受气温、海陆、降水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纬度越低,气温越高,蒸发能力越强,蒸发量也就越大;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海洋上的蒸发量大于大陆,并有自沿海向内陆显著减少的趋势;一般说来,降水量多的地方蒸发量大,反之,蒸发量小。某地是湿润还是干旱,要看该地湿润系数K,其公式为K=P/E,其中P为降水量,E为蒸发量。K大于等于1时,表明水分收入大于或等于支出,属于湿润状况;K小于1时,反映水分收入不及支出,属于半湿润、半干旱或干旱状况。K的大小,对自然景观结构特征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在干旱地区气象站测量到的蒸发量与实际蒸发量就有非常大的偏差,例如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气象站测量的年蒸发量是3.7米,然而实际情况是这里的年降水量不足1厘米,所以当地自然条件下可以提供的蒸发量最多也就是1厘米,这与3.7米相差了370倍。蒸发不仅与降水相互依存,还与地面的河流、补给水源有关。在山区,降水量远远大于蒸发量;在沙漠和荒漠中,基本上降多少水,就能蒸发多少;而在绿洲,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原因是有来自山区的地表径流补充;在河流的源头或上游地区,降水量比实际的蒸发量要大,这些多余的水分汇集成了河流,并且沿着河谷慢慢地流进了海洋或者湖泊。所以在任何一个自然流域,它的蒸发、降水与河水流量都是基本平衡的。写成公式就是任何一个闭合流域:降入流域的降水量=蒸发量+流出流域河水量。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的蒸发量是理论蒸发量,因此该信息在本题中是起到了干扰作用。所以要准确理解蒸发量的概念,蒸发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中的量,通常用蒸发掉的水层厚度的毫米数表示,水面或土壤的水分蒸发量,分别用不同的蒸发器测定。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气压越低,则蒸发量越大;反之蒸发量越小。排除干扰信息,本题就不难得出答案。

【延伸】1.潜水蒸发量:是在给一个地表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所消耗的土壤水分中,来自于潜水的那部分水量称为潜水蒸发量。潜水蒸发量是田间水分循环中的一部分,是潜水层地下水向土壤水和大气水转化的一种形式。

猜你喜欢
蒸发量盐湖题干
天空之境——新疆柴窝堡盐湖
地理教学(2022年10期)2022-05-23 09:45:06
数字算式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科学导报(2020年80期)2020-12-21 11:54:32
如冰如雪,貌美盐湖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考试周刊(2017年16期)2017-12-12 08:31:22
1958—2013年沽源县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
1981—2010年菏泽市定陶区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
新疆民丰县地表水面蒸发量分析
达孜县夏秋季大小型蒸发量特征、影响因子与差异分析
地球(2016年7期)2016-08-23 03:01:35
在阅读题干中寻求解题锁钥
文学教育(2016年26期)2016-04-03 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