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

2018-08-02 10:46邱崇荣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4期
关键词:内皮细胞内皮介质

邱崇荣 罗 骏

(赣州市人民医院 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心内科,江西 赣州 341000)

冠心病病因复杂,其中内皮功能紊乱是冠心病发生与发展的始动环节,并贯穿于其发病的全过程〔1〕。近年来一种反映内皮功能紊乱的新型生物标记物,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SM)-1,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研究表明ESM-1可能是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生物标记物〔2,3〕。国外有文献报道高血压患者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ESM-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2,3〕,ESM-1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同时炎症与冠心病发病关系密切。然而,国内关于冠心病患者ESM-1表达水平的临床研究文献报道甚少,冠心病患者血清ESM-1水平与炎症介质之间关系亦鲜见报道。本研究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ESM-1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序贯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疑似冠心病患者3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被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230例为冠心病组,年龄33~80岁,平均(64.78±12.59)岁,男138例,女92例。7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年龄37~76岁,平均(61.56±6.63)岁,男41例,女29例。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诊断标准〔4〕: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至少有1支管腔直径狭窄≥50%。排除标准:(1)血液系统疾病;(2)甲状腺疾病;(3)免疫性疾病;(4)严重瓣膜疾病;(5)严重肾功能不全需要肾透析治疗;(6)自身免疫性疾病;(7)感染性疾病;(8)恶性肿瘤。

1.2方法

1.2.1收集资料 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吸烟史及既往史,入院收缩压及舒张压,入院次晨查血细胞分析〔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肌酐(Cr)。

1.2.2检测血清ESM-1表达水平 所有研究对象抽取清晨7~8点外周静脉血,空腹12 h以上,平卧20 min,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次晨抽血,无须抗凝,立即置于4℃冰箱中1 h,4℃ 3 000 r/min 离心15 min,提取血清,置于-80℃冰箱保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ESM-1表达水平,试剂盒由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检测下限为0.2 ng/ml,灵敏度为0.02 ng/ml,批内变异系数7.2%,批间变异系数9.8%,检测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

1.2.3生化指标的检测 生化指标的测定使用全自动生化仪7600(日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MAGLUMI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试剂为机器配套试剂。

2 结 果

2.1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血脂、BMI、既往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ESM-1、hs-CRP、NLR水平较高(均P<0.05)。见表1。

2.2相关性分析 冠心病患者ESM-1水平与hs-CRP(r=0.128,P=0.011)及NLR(r=0.139,P=0.020)呈正相关。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3 讨 论

冠心病特征是进行性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血流受限,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内皮功能紊乱是冠心病发病的始动环节,紊乱的内皮促使脂质及细胞渗透、脂质蛋白氧化、炎症反应、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和溶解,血小板激活及血栓形成,从而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5〕。血管内皮不仅仅是一单层的细胞,同时也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调节血管的功能和结构上起了一定的作用。内皮功能紊乱对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应用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药物,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6〕。多年来,人们致力于寻求各种检测及判断内皮功能紊乱的方法,评估血管内皮功能的方法包括有创检查,如定量血管造影、心导管技术及血管内超声等;无创检查,如高分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等〔7〕。近年来,ESM-1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ESM-1也称Endocan,在1996年由法国科学家Lassale等〔8〕发现并首次报道。初始分泌的ESM-1分子量为50 kD,经转录修饰后其分子量为20 kD。成熟的ESM-1是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质,含有165个氨基酸的多肽,是高度保守的重复半胱氨酸,主要由高度糖基化的黏多糖以共价键方式结合在ESM-1多肽第137位丝氨酸结合位点形成一条硫酸皮肤素蛋白多糖单链,其生物活性广泛,对调节细胞黏附、迁移、增殖起了重要作用〔8~10〕。本研究提示ESM-1可能为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紊乱生物标记物,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11,12〕。ESM-1主要由内皮细胞分泌,当内皮功能紊乱时,其分泌入外周血液,因此,内皮功能紊乱时ESM-1表达水平升高〔13〕。

本研究发现,冠心病组hs-CRP及NLR水平随ESM-1水平呈升高趋势,炎症参与冠心病发病已被证实。ESM-1作为内皮功能紊乱指标之一,可能作为炎症介质通过一系列复杂机制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其可能的机制为:(1)ESM-1在粥样斑块中高表达,ESM-1分泌增加可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的迁移和增殖,从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14〕。(2)ESM-1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在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因此,ESM-1可能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1,9,12,15〕。(3) ESM-1是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硫酸素蛋白多糖,在血液凝固及血栓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能与冠心病高血栓状态密切相关〔12,16〕。 (4) 炎症反应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关键因素,ESM-1可能参与炎症反应过程,炎症介质可能促进ESM-1表达〔8,17〕,ESM-1可能与炎症指标如hs-CRP及NLR共同参与冠心病发病过程。ESM-1与心血管疾病炎症关系仍不明确,Balta等〔2〕对初诊高血压患者研究得出ESM-1与hs-CRP呈正相关,亦有文献报道,ESM-1与hs-CRP无明显相关性〔12〕。本研究中ESM-1与炎症介质hs-CRP及NLR均具有相关性,但呈现较弱的相关性。Lassalle等〔8〕研究发现,炎症介质与ESM-1存在相互影响,炎症介质对促进ESM-1的表达有一定的作用,不同的炎症介质对ESM-1可能存在不同的影响。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E-选择素均可以上调ESM-1的表达,表现为时间依赖性,TNFα上调表达程度呈倍数增加,作用后2 h表达上升,18 h达高峰。而E-选择素上调作用是迅速而短暂的,而高峰却出现在加入TNFα后第3个小时。其他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IL)-1β对ESM-1表达的效应与TNFα相似。然而当TNFα、干扰素(IFN)γ同时作用时却抑制TNFα对ESM-1的表达。因此,ESM-1与炎症介质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内皮功能紊乱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整个发病过程,在动脉粥样硬化每一个阶段都具有可逆性,因而内皮细胞功能靶点治疗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是可行的、有效的策略,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应用ESM-1类似物或抑制物早期对内皮功能紊乱患者进行干预,可以延缓或逆转冠心病发病的进程,提高冠心病患者生存率,减少致残率、降低住院费用,改善总体生活质量,降低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18〕。Tadzic等〔19〕研究已证实,ESM-1 水平下降可降低内皮细胞活化,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本研究对指导临床早期评估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紊乱具有重要意义,早期检测ESM-1可以早期发现高危患者,进而早期进行干预,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朱宗成等〔20〕研究发现,ESM-1预处理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明显改善心脏功能及抑制心室重构。因此,ESM-1用于治疗冠心病具有广阔的前景,对ESM-1与冠心病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可能对寻求冠心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猜你喜欢
内皮细胞内皮介质
土槿皮乙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技术在我国的创新发展与应用
信息交流介质的演化与选择偏好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内皮前体细胞亚型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分析
细胞微泡miRNA对内皮细胞的调控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新鲜生鸡蛋壳内皮贴敷治疗小面积烫伤
微环境在体外大量扩增晚期内皮祖细胞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