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模式下C语言课程改革方式的探索

2018-08-02 07:23杨娜顾鸿虹张虹
现代计算机 2018年15期
关键词:C语言导图微信

杨娜,顾鸿虹,张虹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天津 301830)

C语言课程是众多编程语言中的一种,把C语言作为学生学习编程的第一门课程,是由于C语言是简单易学的,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C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无论以后在学习、工作中使用什么语言编程,都能灵活应用这些思想和方法的能力,使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技能得到逐步的提高,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语言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对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逐年变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主动性差

高中课程的学习侧重理论,且考学压力较大;刚刚步入大学,学生头脑中还有主副科的差别对待,《C语言程序设计》是大一新生面对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学习编程与高中课程的学习方法差别很大,C语言不但注重理论学习,而且更注重实践操作。学生需要快速地从填鸭式的教学中转变过来,同时需要培养遇到问题积极、主动寻求解决方法的习惯。

(2)师生互动较少,学生自制力差

对于C语言这种基础必修课,一般采取大班授课的方式,教师只是课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学,但是课下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交流,所以教师并不能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同时大班课堂要求学生的自制力非常强。其实在课程初期学生对这一新课程的学习还是有很高热情的,教师在课上提出问题,学生会积极地寻求问题的解决思路,而往往学生有了解决问题的想法后,并不能转变成可以执行的程序,同时又无法快速得到教师的帮助,在多次遇到困难无法解决之后,就会降低学习热情,最终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

(3)手机不离手

近年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已经在学生中普遍使用,平时学生利用手机拍照快速记录课上的重点内容,观看教学资料,部分学生利用App进行程序编写,手机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学生使用频率更高的是手机的娱乐功能,课堂上教师已经无法制止学生携带手机,既然这样教师应该转变思路,思考如何将手机的使用正确地引入到课堂中。

(4)缺少展示平台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思维活跃,知识面广泛,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多,从而需要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而教师的授课过程虽然有所改进,但仍然摆脱不了互动性差和积极性差等弊病。创新创业项目发展的今天,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学生特点,结合智能平台和项目,给学生提供可以展现自己的机会,提高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主动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寻求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思路,总是收效甚微。在智能化生活的如今,各种新思潮、新工具不断涌现,我们也希望可以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借助微信平台、思维导图和计算思维等工具去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

(1)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渗透式学习,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现在的学生人人都有手机,在大部分班级微信的使用率是100%,所以如果把课程内容融入到微信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资料学习。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进行思路的引导,学生主要的学习时间还是课下,同时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学生希望直接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也希望及时收到学生的回馈。同时,现在的学生思维开阔,涉猎面广,学生需要个性化的学习交流。

目前,本系借助微信平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教师利用平台在理论课前上传教学资料、测试题目,学生可以进行课前预习,同时对自己预习效果进行测试。这样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也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实验课前教师上传实验内容,学生可以提高思考,弥补这次实验内容下次课提交的问题。除了这些常规的资料上传下载之外,任课教师还会上传一些与课程相关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前沿知识和课程内容的实际使用情况,同时,利用微信也解决了学生有问题得不到及时帮助的问题。

通过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引入第三方软件,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及测试,教师可以查看学生提交作业的时间、题目的得分情况,并可以形成成绩分布图等,这样在减少教师工作量的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做题或复习题目。

(2)利用思维导图增加学生思考时间

C语言的知识点多而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是似是而非,上机实验时会出现很多的语法错误。同时,学生只是零散的学习知识点,没有整理思路和衔接各知识点的过程。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和掌握C语言的理论知识和解题方法。所以我们把思维导图引入教学中,在一张图中可以看到所有主要知识点,不用再一页页的翻教材或者PPT,这样也符合应用型学生的学习特点。

图1 知识点框架图

通过微信平台,共享思维导图,教师给出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学生按照框架进行预习、复习和重点内容回顾,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学生的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这样重点突出,结构明确,思路清晰,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条理性;在框架结构的引导下,学生更加乐于去思考;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调整思维导图,并对图形在微信平台上进行共享,师生和生生相互取长补短,增进学习。

(3)培养计算思维,提高动手能力

程序语言是人与计算机的交流工具之一,程序的执行就是把人的想法抽象化、自动化的过程。而对于没有接触过编程的学生来说,这个让计算机理解人想法的过程是非常困难的。那我们就需要让学生了解到,现在已经不是人与人的交流而是人机或机机交流的过程,那如何把人的想法转变为机器所理解的二进制语言?是需要程序员和编译器共同工作的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转换过程

而计算思维的本质就是抽象化和自动化,所以培养学生如何利用计算思维思考解决问题是C语言课程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利用计算思维的方式,结合实例讲授C语言的基本知识,避免过于枯燥的纯理论介绍。如在讲解循环结构时,对于语句的语法只做简单描述讲解,将重点内容放在如何培养良好的解题思维上。利用规律性很强的题目,总结解题方法,以固定的解题方式代入,在不断熟悉解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可以把不同的解题思路融会贯通,将计算思维的方式无形中加入到思考过程中。

(4)因材施教,提高学生整体水平

每一位学生在学完一门课程之后,都希望能够利用所学完成一件事情或一个项目,但是每个人的基础不同,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去设计应用过程。依据我们学校目前的情况,大致会考虑到这样的几种情况。例如,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有想学的欲望但没有目标,那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学一科考一个证,以验证自身所学,从而带动学生主动学习;对于一些学习认真但动手差,可以鼓励其参加一些兴趣小组,引入一些硬件课程中使用到的C程序,逻辑简单,又能利用一些硬件看到控制过程,让学生可以深切感受到程序的作用,从而引起动手写程序的兴趣;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增加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其参加省级或国家级比赛,以比赛带动学习向纵深发展,使学生的想法得以实现,也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平台。

其实,不管是设计比赛项目还是考专业证书,除了应用基础知识外,还可以扩展知识的涉猎面,使学生的学习范围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减弱理论学习的枯燥感且弥补校内知识学习的缺陷。

[1]顾玲芳,杨娜.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2]刘立云等.基于微信公众号的O2O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1).

[3]赵国辉.开放教育中基于思维导图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高教论坛,2013(9).

[4]汪红兵,姚琳等.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计算思维探析[J].中国大学教育,2014(9).

猜你喜欢
C语言导图微信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究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思维导图在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51单片机C语言入门方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微信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第6章 一次函数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