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守护城市的温度

2018-08-01 07:07上海市杨浦区救助管理站李福强
中国民政 2018年13期
关键词:王辉桥洞老丁

上海市杨浦区救助管理站 李福强

(宣讲人:上海市杨浦区民政局社会救助科副科长 唐 莹)

大家好!我叫唐莹,来自上海市杨浦区民政局社会救助科,曾与李福强站长在救助站线上共同奋战了10年。在工作中,他是我的师父,在生活中,他更是我无话不谈的兄长。下面,我为大家介绍这位献身民政事业的新时代奋斗者。

李站长当过兵,身材高大魁梧,留着个光头,给人以威严的感觉。从事民政工作30年的他,24年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操劳奔波。每次面对流浪乞讨人员,他说话声音总是轻轻的、柔柔的。他总是弯下身去,倾听流浪人员的苦楚,或与他们并肩而坐、耐心劝说。

李站长常常挂在嘴边的工作要求,是抓住“一老一少”。

所谓“一老”就是要让老者安之。在一次巡查中,他发现了睡在绿化带中的老丁。将近古稀之年的老丁,白天以修理自行车为生,晚上只能露宿街头。我们曾多次劝说他进站救助,都被他拒绝。直到一次,发现他倒在地上,嘴唇苍白,言语含糊,动弹不得,我们在李站长的指挥下立刻呼叫120救护车,送到医院急诊。经诊断,老丁患了脑梗塞,幸亏抢救及时才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下一步该怎么办?按理说,救助站解一时之急和一时之难的责任,我们已经尽到了。可李站长却说:若老丁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会弃而不管吗?我们必须要管,而且得管到底。后经李站长多方联系沟通,解决了老丁长期露宿街头的问题。在那之后,李站长还时常去看望老丁。而老丁只要一见到李站长,就会拱着双手说:“谢谢啊,谢谢啊!”

所谓“一少”就是要少者怀之。2011年,杨浦区救助站成立了 “困境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救助范围从流浪儿童扩展到更多需要特殊帮助的孩子。小梁是一名非婚生子女,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失踪,无奈之下求助到了我们救助站。救助这么一个没有户口、情况特殊的孩子,这在以前从来没有过。然而,李站长却坚定地收下了这个孩子,在他的关心帮助下,救助站成了小梁第二个家。那年,学习成绩优秀的小梁还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少先队员”,有机会去外地参加夏令营。小梁一听说能坐飞机,兴奋得一夜没睡。可紧接着,一盆冷水浇下来,小梁由于没有户口不能买机票,硬生生被挡了回去。到了初三,户口依然是个问题。那时,小梁哭着说:“我没有户口就没法参加中考,书读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为了帮助小梁办理户口,李站长前前后后奔走,记不清有多少次。情况说明一沓又一沓地交上去,他比小梁还心急如焚。终于,在小梁中考前5个月,户口问题解决了!那一年,全校只有两名学生考上区重点高中,小梁就是其中一个。李站长说,为了孩子,我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对待困境中的孩子,李站长呕心沥血;对待普通的流浪乞讨人员,李站长身体力行地诠释着“尊重”二字。通过与流浪人员平等沟通,他迫切感到,救助工作急需跨前一步,因而积极推动民政、公安、城管“三合一”联动救助和区域网格化管理,逐步形成了15字救助工作法:全过程管理、全天候巡查、全身心关爱。

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救助经验,李站长在救助站引入新方法和新理念。我们救助站曾来过一个叫王辉(化名)的孩子,因为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他远离山东老家,跑到上海,就是为了最后看一眼梦寐以求的外滩和复旦大学。完成心愿后,他就准备自杀,永远离开这个世界。

深夜,当王辉躺在复旦校园望着星空发呆时,被巡逻的保安发现,送进了救助站。李站长安排社工老赵和王辉结对,开展了“心理拯救”,对他生活上悉心照料,精神上给予支持与引导,用倾听和陪伴慢慢打开他孤独的心扉。王辉终于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回到家乡重返课堂,老赵还一直与他保持着联系。两年后,王辉考上了心仪的大学。而在救助王辉的过程中,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李站长的推动下,杨浦救助站率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尝试采用社工的理念和方法,使传统救助管理逐渐转变为专业化的新型救助服务。

李站长用他的一片爱心、一片热心、一片恒心对救助对象们帮一把、拉一把、搀一把,不让一个人掉泪、不让一个人掉队。李站长是我们大家公认的“活地图”,走遍了杨浦60.61平方公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条街道、每一个桥洞、每一片绿化地带,哪里住着哪些流浪人员,他都清清楚楚。

2015年夏天,超强台风登陆上海前夕,李站长最担心的就是杨树浦港桥下的流浪人员。当天晚上9点,李站长带着工作人员轻车熟路地来到那里,带头翻过半人高的堤坝,钻进离水面只有半尺的桥洞,里面是另外一番景象。破烂的床铺一个挨一个,他仔细一点,一共18个。他数着床铺一个个地劝说,一个个地动员,把全部人员劝回站里。可他的心还在桥洞里。他说:“有两个床铺没人,我不放心。”凌晨2点,他再次带着工作人员爬进了桥洞。此时,潮水已没过了脚面,一对老夫妻不知所措地坐在床上。他赶紧和队员连搀带扶地把老人带离了桥洞,悬着的心才放下。

李站长常常说,党和政府把我们放在这个岗位上,这里就是我的责任田,我就要守好这份责任田、种好这份责任田。为了这份责任田,他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2017年6月,李站长被确诊患了小细胞肺癌晚期,医生告诉他,他随时可能倒下。可他却说:既然病情无法逆转,与其在家里等着生命之火慢慢熄灭,不如把最后一份光和热留在岗位上,为社会尽最后一份责任。

为了这份责任,他守着身患绝症的秘密,一边化疗、放疗,一边上班,常常是周五下午住院,周一又来上班,他总是竖着衣领,只是为了不让同事发现脖子上放疗灼黑的痕迹;为了这份责任,他每天晚上疼得睡不着觉,偷偷地吃止痛药,饭菜无法吞咽,熬碗米糊,忍痛下咽;为了这份责任,他对90多岁的老母亲一直隐瞒着病情,今年初,他感觉到病情恶化,只能把老母亲送进了养老院;为了这份责任,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还日夜坚守在救助站里,最终,离家20分钟的车程却成了“最远的距离”。

24载,两个轮回,他把为流浪人员送温暖当作自己最大的幸福,他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定格了一个民政奋斗者的面貌。仅仅5年,他带领我们救助流浪乞讨人员9500人次,为那些最可怜、最苦恼、最无奈的人送去温暖;救助困境儿童560人次,为这些孩子点亮了心中的希望之火。李站长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爱心,始终温暖着我们!

猜你喜欢
王辉桥洞老丁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for B-doped zigzag silicene nanoribbons with different edge hydrogenations
剧作家王辉
不一般的“老丁”
过桥洞
“减”的问题用“加”解决
过桥洞
竹之韵
老丁
小船过桥洞
The Thought on PPP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