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2018-07-31 09:19兰旭洋
科教导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特色小镇PPP模式建议

兰旭洋

摘 要 特色小镇投资额巨大,采用一种适合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融资模式至关重要。PPP模式是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的最佳选择。文章基于此,探讨应用PPP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目前采用PPP模式建设特色小镇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特色小镇 PPP模式 问题 建议

0 引言

特色小镇是一种创新型的城镇化模式,特色小镇需要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先行,投资额巨大。[1]采用一种适合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融资模式至关重要,而PPP模式能够以较少的财政资金撬动庞大的社会资本,为特色小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特色小镇各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都不成熟。本文基于PPP模式的相关研究,分析研究该模式应用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特色小镇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给出几点政策建议,为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1 特色小镇项目建设中应用PPP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应用PPP模式的必要性

(1)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特色小镇前期基建投资数额大、回收周期长,政府财政资金有限,期限错配导致政府建设特色小镇面临资金压力。PPP模式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建立起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体制机制,用少量的财政资金撬动庞大的社会资本,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步伐。[2]

(2)扩大社会资本投资范围。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引入社会资本,拓宽了社会资本投资范围。特色小镇建设能够带动咨询设计、工程技术金融等多领域发展。政府会提供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为其提供潜在的投资机会和利益。当前国内社会资本投资率低,缺少优质资产,特色小镇为社会资本拓宽了投资范围,提高了社会资本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提高建设效率,降低和分散投资风险。特色小镇的建设和运营涉及多个方面,需专业的团队运作,以降低风险,保障质量和效益。PPP模式中各方将控制自身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起到降低和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另外政府通过公开招标引入的社会资本方,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了特色小镇项目的抗风险能力。PPP模式从项目的开始就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特色小镇前期的风险识别、融资、建设、运营等环节,保证了项目的可行性,提高了特色小镇的建设效率,降低了工程造价。

1.2 应用PPP模式的可行性

(1)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特色小镇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实施“千企千镇”推进美丽特色小镇建设的通知》,鼓励市场资本积极参与特色小镇建设。为解决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开行联合发布《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的意见》,指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探索多种类的PPP模式。[3]

(2)良好的运作基础。截至2017年6月末,全国共有13554个PPP项目纳入PPP综合信息平台,总投资额16.3万亿元,全国入库和落地项目均呈现逐月持续稳步上升态势。[4]项目涵盖国民经济的多个行业,有多个案例取得了成功。贵州政府根据贵州山地实际,体现“小而精、小而特”,走“蒸小笼、串珍珠”组团式发展的新路,采用PPP模式建设了旅游小镇、白酒小镇、茶叶小镇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取得成效。浙江的云栖小镇、南湖基金小镇、海宁皮革时尚小镇,都抓住了自身特色,实现了转型升级。

(3)平稳的投资回报。特色小镇以产业为基础,确保了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资回报。特色小镇PPP模式可以得到政府财政中长期预算的付费保障,具有较稳定的投资价值。政府在税收、土地、信贷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也满足了投资回报的要求。同时特色小镇PPP项目具有明确的特许经营权、稳定的现金流和政府补贴,项目资产证券化后,项目收益债具有还款来源稳定,风险相对可控,发行需求巨大。

2 特色小镇PPP模式组织结构

建立“政府引导,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社会多方参与”的特色小镇PPP开发运营机制,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做好特色小镇的顶层设计,规范制度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发挥自身优势,在项目运作方面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合作期满将特色小镇的资产和权力移交政府,合作过程中,政府、贷款方、社会居民等共同参与,实施全程监督(组织结构如图1)。

3 特色小镇PPP模式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PPP模式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应用处于起始阶段,特色小镇投资大、回收期长等特点,影响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的积极性,特色小镇PPP融资模式的发展仍需破除諸多“瓶颈”。

(1)缺乏完整的PPP法律法规体系,政策不明确。目前的PPP制度规定主要是国家部委发出的“通知”,法律效力不高。一些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作出的规定与现行体制不能相互衔接,缺乏系统性。虽然国家启动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法》的立法工作,但短期内仍无法出台。政策不明确,原来基础设施由政府投资,而PPP融资模式主要由企业投资,两者如何衔接没有明确规定,存在审批环节复杂、周期长和“二次”审批等问题。

(2)认识不统一,契约精神不足。有的地方对特色小镇PPP模式的认识仅在单纯的融资上,没有认识到其对稳增长、惠民生的作用,和提高投资效率、提升服务水平的作用。有些地方政府缺乏契约精神,有推责任、卸包袱的思想,一再强调自身地位,对合作伙伴的权益缺乏考虑。社会资本有对政府失信违约的恐惧,社会资本对特色小镇的投资回报率要求过高,与其风险承担不匹配。有的企业在特色小镇PPP项目招标中以超低价中标,然后又用各种理由提价,得不到满足就拖延工期或退出项目相威胁。

(3)缺乏产业支撑,特色小镇运营能力弱。特色产业是小镇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有的地方政府缺乏创新,只是简单的模仿,导致小镇缺乏具有科技含量和高成长性的产业,不能占据未来行业制高点,影响力不足。其次,忽视产业运营,PPP融资模式建设特色小镇,是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介入,产业运营能力强弱关系到项目的投资收益,只有强大的产业支撑和良好的运营服务能力,才能带来稳定的项目投资收益,保证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5]

(4)人才储备不足。特色小镇PPP项目涉及前期复杂产权结构、PPP项目管理等专业知识,也涉及后期特色小镇PPP模式运营的服务,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我国特色小镇PPP发展尚处于起步期,各级政府缺少特色小镇PPP专门管理机构,导致政府和社会资本对特色小镇PPP模式的各项事务缺乏经验,第三方咨询机构也因人才缺乏對特色小镇PPP项目的评估缺乏合理性。同时特色小镇的建设一般不在中心城区,区位劣势有时很难吸引到人才流入。

4 发展特色小镇PPP模式的政策建议

(1)完善PPP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政策支持。一是政府应该制定并完善适合特色小镇PPP项目发展的政策,以法律的形式保证政策的连续和稳定,推动特色小镇持续健康发展。[6]如政府应积极协调各个部门,尽快出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法》和《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从法律角度明确各级政府在PPP项目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二是政策要明确规定财政如何对特色小镇融资的支持问题,国家税务部门要对社会资本投资特色小镇PPP项目,可享受哪些税收优惠予以指引和明确,主管部门要明确PPP融资模式建设特色小镇项目的审批程序,做好新旧程序衔接工作,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2)强化合同精神,提高契约意识。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特色小镇PPP模式的经典案例,提高社会对PPP模式建设的认识和认可。二是政府要转变工作理念,树立平等观念。政府要从过去的包揽者变成今后的监督者、引导者,注重制度和政策创新以及(下转第188页)(上接第163页)工作方式创新,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政务生态环境,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特色小镇的建设。三是企业要严格履约。特色小镇项目是民生工程,特色小镇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四是设立专门的监管机制,对特色小镇PPP项目中合作双方进行监管,严格规范项目进程和绩效评定。[6]

(3)积极培育小镇特色产业,加强产业运营能力管理。特色小镇建设的主流方向是产业小镇,要去占领产业链的高端环节,而不是按照传统城镇体系的分工,给中心城市做配套,承接落后产能,而是要在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新兴行业要有所布局,促进小镇做专、做精、做强。其次,产业运营是特色小镇PPP项目形成稳定收益回报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本的投资信心。要创新产业运营方式方法,实现产业与时俱进,使特色小镇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

(4)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营造良好的小镇环境。大力培养专业人才,系统学习特色小镇PPP模式全流程知识,培养一批懂政策、熟业务的精英团队。人才聚集是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之源,政府一方面要通过住房补贴、人才引进等方式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到特色小镇就业,解决高端人才家属的就业、就学等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为高素质人才营造绿色环保、优美舒适、服务周到的小镇环境,增强企业和人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 结语

特色小镇为我们提供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载体,引入PPP模式是突破特色小镇建设障碍的最佳选择。PPP模式建设特色小镇,能够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拓宽融资渠道,降低和分散特色小镇建设的风险。从政策支持的力度和项目运作的基础来看,PPP模式建设特色小镇是最佳选择。PPP模式建设特色小镇要求政府转变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环境。企业要紧抓机遇、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参与到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去,推动特色小镇的建设向更好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光德,王腾辉,郑生钦.PPP模式在特色小镇项目的应用研究[J].建筑经济,2017.38(8):55-58.

[2] 王思佳.PPP融资模式下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建设与发展,2016(10).

[3] 宋喜锋.PPP模式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业,2017(23):169-170.

[4] 魏蓉蓉,邹晓勇.特色小镇发展的PPP创新支持模式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10):125-128.

[5] 朱莹莹.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嘉兴市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6.28(2):49-56.

[6] 王艳辉,曹文莉.PPP模式运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西部财会,2017(1):4-7.

猜你喜欢
特色小镇PPP模式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浅谈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