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绿色有机马铃薯生产栽培技术操作规范

2018-07-31 15:49崔继君
农家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薯块切块块茎

崔继君

长治市绿色有机马铃薯生产栽培技术操作规范将严格按照长治市创建全国绿色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实施方案要求执行。

一、马铃薯生长环境

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对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当地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茎叶生长的适温是15℃~25℃,超过39℃停止生长。我市沁源、武乡、平顺和壶关等高海拔冷凉山区为马铃薯一季作区,可以种植中晚熟品种;其他县区为马铃薯二季作区,可种植中熟或早熟品种。

马铃薯对土壤适应的范围较广,最适合马铃薯生长的土壤是轻质壤土。因为块茎在土壤中生长,有足够的空气,呼吸作用才能顺利進行。因此,应选择土质疏松,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丰富,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灌方便,pH值在5.5~6.5范围内的微酸性土壤种植为好。

二、播前准备

1.合理轮作。马铃薯不宜连作。前茬作物可以是水稻、玉米、葱蒜、瓜类等,但不能是马铃薯、番茄、辣椒、茄子、烟草等茄科作物,周围也不能种植其它茄科作物。

2.深松整地。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抓紧时机尽早进行秋翻,深松,打破犁底层,深度不小于25厘米,耕地时最好施入有机肥,将土壤翻匀、翻松,做到土细、土暄,上实下虚。

3.种薯准备

(1)品种选择。马铃薯必须选用定点生产单位经检验合格的脱毒马铃薯。中晚熟品种可选用晋薯16号、同薯23号、冀张薯8号和青薯9号,也可选用中熟品种克新1号,早熟品种津引薯8号和希森3号,这些品种品质优,产量高,商品性好。

(2)种薯切块。从种薯的尾部开始,按芽眼排列顺序螺旋形向顶部斜切,最后将顶部一分为二。在切块时不宜过小。过小所带养分、水分越少,不仅会影响幼苗发育,而且抗旱性差,播种后易出现缺苗现象。一般要求切块重量20~25克,即每500克种薯可切20~25块。每个切块上至少要带1~2个芽眼。

(3)种薯催芽。薯块“晾干”后即可催芽,若不催芽出苗慢。

常用的催芽方法有:①在温室北墙根处、塑料大棚内的走道头上(远离棚门一端)用2~3层砖墙砌一方池,大小视种薯数量而定,也可利用现有的苗床。如果地面过干,应先喷洒少量水使之略显潮湿,然后铺1层薯块,再铺撒1层经日光消毒或药物消毒的湿沙或湿锯末,这样可连铺3~5层薯块,最后上面盖草苫或麻袋保湿。②种薯数量不多时,可直接在房屋或温室内催芽。可将薯块装在筐内或编织袋内,也可按10~15厘米厚将其摊在地面上,然后将筐、编织袋或薯堆用湿麻袋或湿草苫盖严。

(4)催芽管理。湿度。催芽过程中湿度不宜过大。盖种薯的沙子或锯末应先加水拌湿,然后撒在种薯上。不能先盖干沙子再泼水,这样会有大量的水渗到种薯上,造成湿度过大。

温度。马铃薯催芽的最适温度是15℃。气温低于4℃基本上不发芽,气温高于25℃时发芽快,但幼芽较弱。

定期检查。催芽期间,应每隔5~7天检查1次发芽情况。如发现烂薯,应及时将其挑出,同时将周边其他薯块也都扒出来晾晒一下,然后再催芽。

幼芽绿化。马铃薯适宜的播种芽长是1.5~2厘米,芽子太长播种操作过程中容易碰断。当芽长达到1.5~2厘米时,将带芽薯块置于室内散射光下使芽变绿。幼芽变绿后,自身水分减少,变得强壮,在播种时不易被碰断,而且播种后出苗快,幼苗壮。三、田间管理

1.芽条生长期。出苗前耙耱可疏松表土,补充氧气,减少蒸发,提高地温和抑制杂草。

2.幼苗期。出苗后应立即查苗、补苗。补苗一是补种挑选已发芽的薯块束薯播种,深播浅盖,以利早出苗。二是为苗齐,最好采用分苗补栽办法,即一穴多茎的苗,将多余的随拔随栽,最好带一小块母薯或幼根,使期更易成活。出齐苗后及时除草、早锄、浅锄。

3.块茎形成期。以促为主,促地上带地下。目的是获得壮苗基础上,培育合理而强大的群体结构,为地下茎丰产打下基础。这一期间要保证供应,氮素化肥在追肥要在此期完成。要深中耕培土,减少封中水分养分消耗,疏松土壤,增强透光性,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质分解。要深中耕高培土利于薯块的形成膨大和避免块茎露出地表变绿后,龙葵素增加使品质下降。

4.块茎增长期。要促控结合,促地下,控地上,延长结薯盛期。该期是需水肥高峰期,注意防旱,浅中耕培土。浇水最好沟灌或小水勤浇,灌水要匀,用水要省,进度要快。最好采用滴灌或喷灌。

四、病虫草害综合防控

1.重点防治晚疫病和地老虎、蛴螬、二十八星瓢虫,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建立预测预报体系,提倡病虫防控关口前移,优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等预防手段,科学使用化学防控技术。2.二十八星瓢虫防治:摘除卵块。于上午10点前和下午5点后人工捕捉二十八星瓢虫。3.晚疫病防治:首先要选用无病种薯,减少初侵染源。做到秋收入窖、冬藏查窖、出窖、切块、春化等过程中,每次都要严格剔除病薯,有条件的要建立无病留种地,进行无病留种;其次是要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块栽植,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第三要轮作换茬,防止连作,防止与茄科作物连作,或临近种植,应与十字花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和马铃薯相邻种植;第四要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基肥,实行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第五要合理密植,根据不同品种生育期长短、结果习性,采用不同的密植方式,合理密植可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

五、收获

1.收获前的准备:收获前应检修好收获农机具,准备好足够包装,还要准备好预贮场地等。

2.促进薯皮老化:收获前7~10天应停止浇水,以促进薯皮老化,降低块茎内水分含量,以增强其耐贮性。

3.收获前植株处理:收获前地上部茎叶尚未枯萎时,可采用压秧的方法。在收获前一周用磙子把植株压倒,造成轻微创伤,使茎叶营养迅速转入块茎,起到催熟增产作用。

六、贮藏

马铃薯收获后,主要采取棚窖、永久式砖窖进行贮藏。入窖前做好预贮措施,很好地给予通风晾干条件、促进后熟、加快木栓层的形成,严格选薯,去净泥土等。预贮可以就地层堆,然后覆土,覆土厚度不少于10厘米。也可在室内盖毡预贮,以便于装袋运输或入窖。一定不要让薯块被晒和被淋。入窖时要尽量做到按品种和用途分别贮藏,以防混杂。并经过挑选去除烂、杂、畸形薯,然后入窖。马铃薯入窖前要对贮藏窖进行消毒(高锰酸钾+甲醛薰蒸消毒)和通风。商品薯或加工薯要求避光条件。

猜你喜欢
薯块切块块茎
比萨切块
红薯储藏期受害诊断技术及预防办法
马铃薯种薯催芽切块技术
随园食单——黄芽菜炒鸡
马铃薯畸形薯咋预防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南北差异大到你想象不到
揭秘马铃薯块茎开裂原因及防治
绿色保健蔬菜
介绍三种优良种子/甘薯良种“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