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7-31 09:19何玲陈芝丽
科教导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微课农村

何玲 陈芝丽

摘 要 本文以“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国培项目为背景,在某农村中学进行顶岗实习,承担该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等,继而提出运用微课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农村 初中信息技术 微课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全面实施,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根据学校的“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国培项目的安排,笔者来到贵州省某乡镇中学进行顶岗实习,承担该校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由于各种原因该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情况不容乐观。为了提高学生對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以及体验到信息技术课带给他们的作用,笔者尝试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微课,通过实践实施,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1)硬件设施条件较为落后。在该乡镇中学,有一间网络机房,里面摆放有50台计算机,计算机性能不高,整个学校的网络带宽只有10M,因此机房的网速非常慢,大大影响师生上网查找资料和下载资源等操作。同时机房的维护和管理几乎处于缺失状态。

(2)师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普遍不够重视。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任课教师本身就不太重视,上课时大多数时间都是让学生在机房上网玩电脑,对学生实行放任式教育。这样也就造成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认识也非常偏颇,认为上信息技术课就是来上网,课堂上表现得非常随意。许多学生进机房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音乐软件戴上耳机听音乐,学习过程处于散漫的状态,在机房里听音乐、上网聊天都是普遍现象,几乎不会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

(3)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薄弱。在上述情况下,学生没有学到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信息技术学习能力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信息技术操作基础薄弱:在计算机方面几乎是零基础,许多学生甚至不会开关机、不会输入法的切换、不会运用浏览器浏览网页等基本操作,而这些都应该是在小学阶段就应掌握的;②理解接受能力薄弱:在授课过程中,稍微难一点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就有困难,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但又不敢提出自己的疑惑与问题。

面对这样的情况,怎样去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改善课堂散漫的现状,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我们考虑到学生之所以不听讲,不完成任务,主要是因为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听不懂教师的讲解,自然也就完不成任务,所以就干脆“破罐破摔,维持现状”。针对此原因,我们认为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为学生搭建合适的脚手架,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才能一步一步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微课不失为一个良策。

2 微课的概念与特点

2.1 微课的概念

微课,在国外亦称 micro-lecture,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2008 年提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这是微课理念的首创。微课于2011年引入国内,在教育领域引起了较大反响。许多地区都开展了微课比赛,形成了如火如荼地微课应用研究的场景。对于微课的理解,我们采用胡铁生老师的定义,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学习资源。“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微型教学视频(微视频),但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任务清单、素材课件、练习测试等辅助性资源,它们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微视频开展学习,因此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2.2 微课的基本特点

(1)教学时间短。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2)教学内容精简。相对于传统的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更加精简,主要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考点,因此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资源容量小。微课的视频格式通常为FLV、MP4等格式,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可以方便地进行网络传输。学生也可以将微课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实现随时随地的泛在学习,打破了传统学习的时间地点的限制。

3 微课的应用研究

根据该乡镇中学学生的学习现状与特点,我们将微课运用到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现在以七年级信息技术《Word文档中的分栏与背景的设置》为例来进行说明。

3.1 微课的设计

微课的设计主要是确定微课里要讲解的知识点,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操作类型的,因此微课主要是以演示操作为主,目的在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看懂教师的操作过程掌握基本操作要领。本次微课的重要知识点包括“文档的分栏”、“字体文字方向的设置”以及“背景的设置”;本次微课以案例教学法和演示法为主要教学方法;本次微课的设计思路是:先给学生展示一个教师已做好的电子卡片实例,主题是“想对妈妈说的话”,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演示操作实例的制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点讲解“文档的分栏”、“字体文字方向的设置”以及“背景的设置”,让学生在案例中学会相应的技能。考虑到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我们的演示操作环节比较细致。

3.2 微课的制作

微课的制作工具和方法有很多。在这里主要采用了屏幕录像专家V2013、Edius视频编辑软件、PowerPoint与Word。首先运用Word做好一个教学用的实例——“想对妈妈说的话”电子卡片,然后运用PowerPoint制作授课课件,接着运用屏幕录像专家V2013把卡片制作的过程录制成视频,最后用Edius视频剪辑软件进行后期的编辑。

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需注意:(1)视频的时间控制在6分钟以内为好,如果超过6分钟可以将知识点再拆分,制作多份视频。(2)录制过程中画面要清晰,讲解的声音要清楚。所以尽量选择光线充足,背景安静的场所进行制作。(3)教师讲解需把握好节奏,注意在提问的地方要有所停顿,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4)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很多内容涉及到实践操作,因此操作步骤要条理清楚,不要跳跃步骤。

3.3 微课的应用

本次微课在课堂中的应用过程大致如下:

(1)提出任务。教师提出本次课的任务:学生运用Word软件自己设计制作一个电子卡片,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因为卡片是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东西,具有拉近朋友之间情感的作用,但学生平时都只是在网页、手机或是商店里见到过卡片,所以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能自己动手做一张电子小卡片,学生会觉得亲切熟悉,有一定的成就感。

(2)发放微课,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将提前做好的微课视频传送到学生的电脑上,简要说明提出要求后,然后学生自主观看微课,掌握里面的技能要点。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微课视频上了,教室顿时变得很安静,而且学生在某些知识点遗忘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重复播放,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若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向同学请教交流,也可以向教师提问,教师随时进行辅导。

(3)学生自主完成任务,教师辅导。学生看完微课之后,开始动手操作完成任务,教师同时进行巡视辅导。巡视辅导的过程也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点情况的过程。

(4)学生提交并展示作品。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后将作品提交到教师机上,教师在教师机上可以随时查阅学生完成的情况,并面向全班同学运用“学生广播”功能展示学生的作品。通过展示作品,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但是也需要指出学生作品中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因为学习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反向的,并且在错误中学习更可以让学生印象深刻。

(5)学生拷走微课进行课后练习巩固。特别是对于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可以在课后自己再运用微课进行补充学习。我们希望通过微课的学习,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4 总结

对于许多农村的学生来讲,微课是一个新鲜事物,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微课就好比是“脚手架”,借助于微课,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反复观看直至看懂为止,营造了教师一对一辅导的情景,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合理地运用微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两个多月的微课教学实践,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越来越浓,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不少同学都将微课拷走在课后练习。同时,通过制作微课,教师需要吃透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课,所以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微课在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运用是可行的,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姚满团.微课发展现状及其推动教育公平的实践价值[J].现代教育技术,2014(8).

[2] 杨晓哲.微课,从制作到系统变革[DB/OL].[2013-05-02].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be4ff90101cld6.html.

[3] 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4]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5]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6] 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术教育,2013(4).

[7] 夏正仁.“微课”更新教育理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11).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微课农村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