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时代下的中职学校德育教育

2018-07-31 09:21谢秀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网络机遇德育教育

谢秀容

摘 要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也逐渐步入多元化,网络不仅已成为中职德育的必要手段和工具,更重要的是成为一种能够对学生产生持久、深远影响的德育环境。本文主要结合当前,简要分析新形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较为实际的解决方案,来顺应当前的中职德育教育模式。

关键词 网络 德育教育 机遇

1网络时代下中职德育类课程的现状

1.1德育类课堂教学形式呆板,内容枯燥

尽管目前德育类课程在学校普及,但很多都是强制性上课,或者干脆自习。这种仅从形式上进行的教学,完全与以德育人的初衷相悖。老师教学方法还是比较落后的,基本上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形式不够新颖,缺少互动,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动力不足,进而思想开小差,或者干脆做其他事情。

1.2网络已经成为影响学生思想的重要媒介

现在,手机几乎人人一部,学生通过手机来获取各式各样的信息。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不再局限于线下课堂的学习来接受知识,网上铺天盖地的新闻动态同样会给学生带来思维的碰撞。新媒体环境下的多元性文化汲取,给现在自我把控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是一次更深层次的挑战。

1.3对时事缺乏关注,对事实分辨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大部分学生上网主要就浏览娱乐新闻和各种综艺节目,对于社会时事新闻缺乏主动关注,除非一些热点事件是经过广泛传播后引发新一轮关注热潮,所以即使关注时事的学生也仅限于没有经过主观判断的随意浏览,对于一些负面新闻没有明辨意识,一些热点新闻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人云亦云,这种倾向很有可能会影响他的思维中肯,甚至对德育教学带来加重负担。

2网络时代下中职德育教育面临的机遇

2.1网络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空间内的施教,而网络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教学资源;而且,网络拥有不尽的素材,这就便于对德育工作准备丰富的资料来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2.2网络增强了德育教育的互动性

传统的德育教育大多是以官方形式灌输教育内容,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网络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机会,身份的虚拟性,让任何人都处于平等的地位,这样就克服了以前教师具有的绝对权威带给学生思想交流的压力。

2.3网络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德育学习思维能力

网络上可获取的资源繁杂不一,这就需要学生先对德育知识进行一定的筛选然后梳理,选择对自己有用信息的同时,提升了鉴别德育知识的能力。这个整理的过程不同于教师的直接灌输,它由被动接受教育的观念转变为主动上网查找资料来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同时它需要更多知识的回想,才能理清脉络,达到温故而知新。

2.4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德育教学效果

网络信息有着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特征,给予视觉、听觉的鲜明冲击。这种传输方式感染力强,表现效果明显,相对从前单调的教学方式,这种综合应用音效、画面、色彩等元素,把原来的平面模式转换为立体模式,增强了視觉感官性,使德育教育更加形象生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网络时代下中职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

3.1海量信息对学生的观念构成了严重冲击

互联网中充斥着各种未经筛选的信息,辨别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受到影响,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传播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行文化渗透,将本国的文化输出,于潜移默化中形成“网络技术领先国家和信息输出大国的文化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网络中的强势文化,可以用比较容易而又隐蔽的形式将本国的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沿着网络通道畅通无阻地输送到其他国家”观念。

3.2虚拟与现实的混淆,缺少道德约束

在现实世界,人们的行为受到相应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的约束,一旦违规,会有相应的惩罚。但在虚拟世界没有严格的环境监管,行为人的道德良知、是非观念容易受到侵蚀,对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道德自律能力下降,可能会对网络秩序和现实的安全造成危害。

3.3对教师的适应性提出了新的挑战

互联网开放的环境提供了最新的咨询渠道,也促使学生更加张扬个性追求自我,学生更愿意表达自己对事件的主观认知,因此,教师如果止步不前,不提高综合素质和完善知识框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给予符合时代潮流的答复,还要学会对网络文化进行分析、鉴别和引导,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3.4网络技术发展的创新性与现有中职德育教育的滞后性存在冲突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模糊了,把实体的现实与创造的现实连接起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认知方式,这种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学生的独立性知觉,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虚拟时空的存在形式,使学生不自觉地受到这一存在形式的强制性影响并被动接受。

4新形势下加强中职德育教育的措施

4.1培养和提高教师网络方面的素质

德育工作的进行是由班主任完成的,他们的言行举止及思想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效果。首先,他们需掌握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和技能,可以增加教育信息容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其次,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对各类信息进行处理,保证给学生提供符合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信息;最后,熟悉网络法规和网络伦理道德,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中也要严格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纠正学生认为网络行为可以不受约束的错误认识,并以此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健康上网。

4.2优化德育教育模式

德育需要一定程度的灌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并承担相应的选择责任;在新阶段还是要多鼓励学生走入社会生活亲身实践,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主张因材施教,班主任需要根据不同学生对教育的接受度和欢迎度,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使双方达到德育的协调共振。

4.3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德育教师可以建立一个网络交流的场所,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通过论坛的建立,学生可以发表讨论富有争议性的问题,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鼓励他们畅所欲言,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咨询,与他人进行良性互动。

猜你喜欢
网络机遇德育教育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