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的服务外包是生产端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利用互联网资源整合平台,服务外包有利于优化社会生产资源配置,匹配要素与市场需求,促进过剩产能化解,节约企业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随着共享经济理念的推进,及基于全球资源共享与产业精细化分工的驱动,服务外包在技术共享、产业融合等方面不断创新出新的模式,逐步成为服务全球化的主导模式。
[关键词] 服务外包 生产端共享经济 技术共享 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 F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8)03-0052-04
[基金项目]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2014GXS4B062)。
[作者简介] 涂舒(1986 — ),女,江苏南京人,经济学博士,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服务外包、服务贸易、服务经济。
引 言
生产端的共享经济蕴含着共享资源、协同生产和信任机制三个基本要素。生产端的共享经济供求双方为企业—企业,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生产端的共享经济不再只依赖个体的互联网资源整合平台,而是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与产能,进而解决生产领域的资源结构性矛盾与不同层次的生产能力短缺。在此过程中,共享经济需要依靠技术分解或界定产权,实现降低交易成本并实现帕累托改进。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及在实体经济中的加速应用,共享经济的知识共享化与共享互联化的趋势愈加明显。服务外包是生产端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
一、服務外包本质:
基于知识共享的社会化专业分工
服务外包是典型的人力资本密集型、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密集型的现代高技术服务业;同时,服务外包又具有强烈的产业集聚效应,通过中间投入将集聚经济引入最终产品企业。发包的最初动机是有效利用外部资源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实际上,通过信息化技术和市场资源整合能力,向用户输出标准化服务,发包方与接包方往往能实现双赢,促进社会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即专业服务供应商通过合同或合作的方式,为组织(企业、政府、社团等)提供服务,完成其内部现有或新增的业务流程中持续投入的中间服务活动的经济活动。不再局限于最初的基于成本套利的非核心业务外包,逐渐演化为充分利用企业外部的社会资源进行企业自身价值提升的模式。内容包含企业原有或新增的核心及非核心业务,如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的行业解决方案设计服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研发设计服务等。服务外包的发包动机也从最初单一的成本节约逐渐演化到资源整合与管理、流程再造和价值创造,接包方发包方的关系更演化为一种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Bergkvist and Johansson,2007; Vitasek and Manrodt,2012)。这种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意味着,第一,接包的内容有向产业价值链高端逐步升级的趋势,基于知识产权共享的服务外包成为可能;第二,接包方与发包方不再是单一固定角色,接包方也可以进行发包,甚至出现反向外包(Reverse Outsourcing)的情形,即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发包,或在发达国家建立离岸战略中心。
二、基于共享经济的服务外包生成演化机制
随着服务全球化及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本、智力资本、货币资本等要素资本不断向服务业聚集,从跨国流动、跨区域流动到跨产业流动,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另一方面,生产环节的精细化、国际分工的专业化以及制造业信息化与服务化的趋势释放出更多的消费性与生产性服务需求。公共部门的快速扩张,也不断增加着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从全球角度看,服务业长期投资的持续增加及在FDI存量中比重的不断提升,促使贸易强化机制加速作用于服务外包的规模扩大与质量提升。具体来看,在全球共享经济浪潮下,服务外包市场的生成与演化主要基于以下机制:
第一,传统产业精细化生产的直接剥离。服务作为中间投入品,对工业生产部门的生产效率水平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随着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生产环节的精细化发展,服务环节逐渐从制造业的生产环节中剥离出来。服务外包产业理论表明,服务外包属于现代高技术服务业中的分支,是典型的人力资源与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越是高端的服务外包业务,内含的信息技术、研发技术越高端,作为中间品投入制造业等工业部门的生产中,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的服务化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导致的智能制造释放出的高端服务外包需求,抑或发展中国家在被动“去工业化”背景下的转型升级对生产性服务外包的依赖,都驱动着服务外包不断向传统产业的垂直领域加速渗透。
第二,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知识共享与风险共担。服务外包产业进入“3.0时代”,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发包动机,已从简单的基于成本节约目标的非核心外包,转变为基于价值提升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从企业外部的市场中购买专业化服务,不仅成本低质量优,而且在部分研发投入外包时,有利于化解风险,分享知识产权。服务外包产业是企业内外部资源、产业间资源重组与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对生产效率的提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作为中间投入品的服务外包(软件研发、系统集成、管理咨询、解决方案提供、产品研发与设计等)中技术含量高的业务形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意义更为重要。尤其是工业企业释放的外包服务需求,由此带来的要素重组效应会推动工业化朝着更集约的方向发展。要素重组使生产部门将生产资源集中到更为有效的生产环节上,最大程度实现人力、资源等要素的匹配。
第三,基于技术溢出与吸收创新效应的主动承接。在共享资源与知识的服务全球化背景下,发包商与接包商通常具有双重性,发包商既从接包商那里承接外包业务,也会基于成本与核心竞争力的考虑进行反包。总之,接包逐渐由被动向主动过渡,通过主动承接技术含量高的服务外包,不断推动工业与服务部门向先进技术前沿靠近,在充分吸收与学习创新的基础上,提升服务外包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获得反包的话语权。
第四,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如今,行业的竞争已延伸到企业所在的供应链上,基于加强供应链控制的关联业务外包逐渐增多,服务外包主体间的关系也突破了简单的契约买卖,形成基于资源互补与合作共赢的战略伙伴联盟。在此过程中,接包方的资源整合能力、行业理解能力、接发包方之间的信任与承诺、企业发展愿景共享程度等都决定着服务外包业务的规模与层级。
三、共享经济下服务外包模式
新技术、新政策、新模式赋予了服务外包产业新生态。未来,服务外包产业将从一个特惠型产业逐步走向普惠型产业;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城市与企业将会深刻认识到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潜力与巨大影响力,服务外包不仅打破企业边界、产业边界,更打通了全球产业边界,互联互通、跨界融合,将成为引领全球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而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高端化转型,需要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与产品集成上加强激励与保护。
(一)基于技术共享的服务外包模式
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服务外包业务及模式的创新提供技术支撑。近年来,涌现了包括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 S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as-a-Service, PaaS)及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as-a-Service, IaaS)等三个业务类型的云计算服务。随着云计算应用的加快发展,基于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专业服务提供商将为客户提供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服务。随着中国人力成本的不断提升以及企业雇佣员工的刚性成本持续增加,大量高效的企业管理需求应运而生。当前,服务外包以新一代信息产业为基础,以SaaS、PaaS、IaaS及在此基础上的云计算,使得服务供应商能够为客户提供模块化等定价体系,促使服务外包商更多地提供一对多服务,并支持服务的全球化交付模式。其中,SaaS是一种一经要求即可使用的模式。主要的商业模式包括免费、一次性购买永久使用、一次性购买定期付费、云端订购等,并正在向客户关系管理、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等领域渗透。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服务外包,尤其是信息技术外包的商业模式产生了颠覆式影响。在此背景下,创造新的服务需求,构建新的增值模式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必须。将服务作为核心的SaaS软件模式改变的是软件和服务之间的界限。此外,技术的发展与共享需求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搭建基于技术的众包平台。众包模式逐渐成为推动全球化和创新的重要途径。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项目分解,使得产品及服务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使原本传统、封闭、独享的创新模式与产品提供方式变成开放、共享与共创的模式。以智能硬件项目开发为例,整个项目涉及的技术知识包括电子,机械加工,信息技术,光电,医学生物等众多领域,一个企业很难满足全部细分领域专业知识的要求,而基于知识共享的服务外包众包平台刚好解决了这部分结构性知识矛盾。据知名数据公司GARTNER预测,众包将在未来5~10年呈爆发增长态势。
(二)基于产业融合共享的服务外包模式
随着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的加深,制造业对服务外包的需求明显增强。制造业对差异化服务外包的共享,促成了服务外包在岸市场的不断扩大与垂直领域的加速延伸。制造业服务化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在人口红利、开放红利等支撑中国加工制造优势逐渐殆尽的背景下,国内出现了明显的所谓“消极的去工业化”现象,即在本国制造业尚未发展充分的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使得资源要素被迫从制造业转移到服务业等部门,导致制造业绝对值和相对规模不断下降,并造成制造业对服务外包中与制造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增长缓慢。
事实上,服务业与制造业具有天然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享资源的互动发展关系。高端服务业能够为先进制造业提供知识密集型生产要素,先进制造业的不断优化升级能够释放出更多更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中国的“消极去工业化”现象部分源于缺乏包含生产性服务业等内容的服务外包的驱动,即服务外包产业尚未能形成推动中国制造业高端化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原因在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过程中基于制造业的服务人才存量太少,服务外包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与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制造业企业外包服务的意识比较淡薄。
服务外包属于典型的通过模块化方式将市场价值分散的产业形态或商业模式。在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的今天,无论是传统制造业、服务业或是智能制造带来的制造业服务化,都使得很少由一家企业完成整个产品系统的设计与制造,而是由专业化分工及外包将系统的各个部分模块化,具有不同功能的模块通过相对统一的标准形成一个功能更加强大而完善的系统,这也是服务外包对于产业整体价值提升的体现之一。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载体功能,如今已渗透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服务外包正带来三大产业内部、产业之间的互补性融合或替代性融合。服务外包3.0时代与工业4.0时代、“互联网+”时代叠加产生跨界融合效应,发包方更加重视利用外包实现自身业务流程的挑战与转型,服务外包企业的整体解决方案应运而生,而服务外包企业与制造业等企业的战略合作与业务分享,使得传统产业及服务外包产业自身的边界被不断打破,包括技术边界、业务边界、运作模式边界及市场边界,平台的建设与运作为边界的打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服务外包+”促使涵盖整个产业生态链的横向环节形成更加融合开放的新市场。
(三)基于全球资源共享的服务外包模式
服务外包凭借其产业高渗透率和生产环节高参与率,深度分解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的制高点被拥有知识产权产品的先进服务理念的大型服务供应商占据,下游则密集分布着大量承接知识资本密集程度较低的小型服务供应商。为了实现对完整产业链的有效控制,大型服务供应商通常情况下会向下游小型服务供应商发包一些关联业务,进而被動地向下游企业输出相对高端的技术溢出、管理经验等,共享全球资源。当前,跨国公司为提升资源整合能力与创新速度效率,加快全球创新战略和资源布局,愈加倾向将研发、设计等创新环节外包给第三方机构,尤其是原先以加工制造见长的发展中国家产品供应商,使得中国、印度等国家的专业化研发设计服务机构或传统制造企业分离出的研发设计部门快速发展,加速整合全球资源的创新速度。同时,许多国际知名的制造企业越来越多地将结算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供应链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共享中心等服务配置放到中国等国家,使得制造链条逐步向服务端延伸和完善。
四、结 语
共享经济的概念对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服务全球化的环境为服务外包的持续加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与技术产业基础。对我国企业来说,当前一方面应坚持“走出去”,积极承接发达国家中高端服务外包业务,融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分工与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应当不断提升 “产品+服务”的意识,增强基于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服务外包业务增量,抓住共享经济下服务外包大力发展的机遇,实现“中国服务”与“中国智造”的协同实现。
[参考文献]
[1] Shaheen S A, Cohen A P. Worldwide Carsharing Growth: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R].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Studies,2008.
[2] Schor J. Debating the Sharing Economy[R]. A Great Transition Initiative, 2014.
[3] 谢志刚.“共享经济”的知识经济学分析——基于哈耶克知识与秩序理论的一个创新合作框架[J].经济学动态,2015(12):78-87.
[4] 金晓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城市生产率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5(6):32-40.
[5] BERGKVIST L, JOHANSSON B. Evaluating motivational factors involved at different stages in an IS outsourcing decision process [J]. The Electronic Journal Information Systems Evaluation,2007,10(1):23-30.
[6] VITASEK K, MANRODT K. Vested outsourcing: a flexible framework for collaborative outsourcing [J]. Strategic Outsourc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2,5(1):4-14.
[7] 陈启斐,刘志彪.反向服务外包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3(11):68-75.
[8] 黄永春,郑江淮,杨以文,祝吕静.中国“去工业化”与美国“再工业化”冲突之谜解析——来自服务业与制造业交互外部性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3(3):7-18.
Innovation of Service Outsourcing Model under Sharing Economy
Tu Shu
(China Outsourcing Institute, Shanghai 201206)
Abstract: Service outsourcing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customer knowledge sharing based on the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ncept of knowledge sharing. Using the internet platform which can integrate the resources, service outsourcing is beneficial to optimize the resources distribution of social production, match elements and market demand, promote the excess capacity, save the cost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improve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With diving the concept of sharing economy and based on global resources sharing and fine division of labor, service outsourcing has become the dominant mode of global service gradually which create new pattern in technology sharing and industry convergence.
Key words: Service Outsourcing; Customer Sharing Economy; Technology Sharing; Industry Convergence
(收稿日期:2018-02-06 責任编辑:罗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