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共宾连动结构的句法分析

2018-07-31 02:46薛高领
昭通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补语宾语移位

薛高领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一、引言

汉语连动句中有一种特殊的结构,这个结构中的两个动词共享一个“宾语”,与一般连动句有较大的差异。我们可以“S+V1+NP+V2”的结构来概括,其中“S”表示主语,“V1、V2”表示动词,“NP”是句子的宾语,如:

(1)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

(2)林丹回到府里,觉得有些口渴,就去客厅找茶喝。

(3)若是他愿意的话,他可以在十月后另找房客来住。

学者们对于典型的连动结构的研究成果丰硕,但是对这一特殊的结构关注却稍显不足,只有些许零散的论述。胡裕树(1981)认为,“他倒杯茶喝”这种句式前一动词是后一动词的方式,后一动词是前一动词的目的,两者同时属于一个主语,但与一般连动句不同之处在于,前一动词的宾语是后一动词的对象,第二个动词不能有宾语。赵元任(1979)也指出“倒碗茶喝”这样的句式属于表示“达到目的的手段”的连动式。范晓(1998)则认为,这个句式两个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不是“手段-目的”的关系,而是互补关系的连动结构,并认为这两个动词是“互相补充”“互相说明”的语义关系。从学者们的论述来看,学者们主要关注的重点在句法语义的描写上面,并没有更为深入的研究。我们发现“共宾连动句”与“把”字句具有天然的联系,如:

(1)a.煮一点汤吃。 把那一点汤煮来吃。

b.找茶喝。 把那茶找来喝。

c.烤鹿肉吃。 把这鹿肉烤来吃。

上面例子可以反映出这个结构可以变换成相应的“把字句”,这可能为我们认识共宾连动结构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本文语料选自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部分语料有删改。

二、共宾连动结构的句法语义特征

汉语中共宾连动结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结构,因为两个动词共享一个主语,有人把它归到连动结构,又因为两个共享一个宾语,又有人把它归到兼语句中去。本章将对共宾连动结构的构件进行描写,分析能够进入该构式动词的价属性和语义特征,以及能够进入该构式的名词的特征。

(一)共宾连动结构的句法特征

1.充当V1的动词可以是二价动词,也可以是三价动词。一价动词因为只能与施事、感事、系事等出现,不能与受事等语义角色出现,所以不能进入该结构。如:

(5)兵士们又疲劳,又饥饿,有的坐在地上,有的到河滩上舀水喝。

(6)为了徽因治疗方便,思成计划着在城里租房子住。

如(5)所示,动词“舀”是二价动词,它有两个论元“他”和“水”。而“租”是一个三价动词,但在这里动词“租”表现二元动词的特征,只出现两个论元即施事“思成”和受事“房子”,与事则没有出现。

能够充当V2的动词基本上是单音节二价动词,数量很少,是一个封闭的类,多为“吃、喝、看、玩、听、读、住、用、花”等动词,它们一般具有[+自主][+动作]的语义特征。有时候V2还能够重叠。

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

虾米不宜直接煮汤喝。

我也找机会向他们提问,而且在课后,到图书馆找他们的书来读。

这几天口味不好,想换点新鲜的尝尝。

没有什么事,俺们要去支前,我来拿扁担用用。

如上所示,“喝”、“吃”、“读”等都是二价单音节动词,在这一结构中这一类动词后面不能接宾语,它们的宾语实际上是V1后的名词短语,这类动词也可以重叠来表示小量。

2.能够进入NP的成分可以是光杆名词,也可以是数量短语等名词性短语。有时候为了保持韵律和谐,数量短语还可以将数词省略。

(12)我们玩了一会就回来找警卫同志借扑克牌来玩。

(13)他也许能有点什么给我们去弄顿早饭吃吃。

(14)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

如(12)所示,光杆名词“扑克牌”可以充当NP做宾语,形成连动结构“借扑克牌玩”。除了光杆名词,名词性短语“一碗清茶”也能进入NP,如(14)。(13)中充当NP中数量短语“一顿早饭”为了保持韵律和谐还可以将数词“一”进行删略,从而形成“顿早饭”。

3.整个动宾连动结构在句子里可以充当谓语、定语、主语、宾语,但是不能充当补语和状语。如:

(15)租房住的人忽然得到通知——请另找房吧!

(16)所谓猎,就像老虎一样捕动物吃。

(17)天天买水喝也不是长久之计。

(18)他想烧开水喝,但是没有力气。

(15)中的共宾连动结构“租房住”在这里作定语修饰“人”,形成名词性短语作句子的主语。

(16)“捕动物吃”做的是句子的谓语。

(17)中的“买水喝”是句子中的谓词性主语。

(18)“烧开水”作的是动词“想”的谓词性宾语。

(二)共宾连动结构的语义特征

不是所有的动词都能进入V1和V2,通常只有主观性且动作性很强的实义动词可以充当V1和V2,这些动词一般具有[+自主][+动作]的语义特征。如:

(19)后来就在深山大树林中,看见一个暴牙赤目的鬼王,在那里找东西吃。

(20)沃克竟然声称,间谍只是一场游戏,是利用美苏的矛盾赚点钱花花。

(21)自从一九八九年结婚,我们就一直租房住。

如上述例子中的动词V1“找、赚、租”都是与人相关,主观性很强,并且它们具有很强的动作性。能够进入V2的动词很少,大多为“吃、喝、看、玩、听、读、住、用、花”等感知类与言说类动词,这些动词同样具有这样的特征。

NP的语义角色与动词核心V1息息相关,动词V1的语义类别也决定着NP具有哪些语义角色。候友兰(1992)根据V1的语义特征将其分为取得义、制作义、丢弃义三类,按照他的分类,相应的能够充当NP的语义角色也较为稀少,NP只能是受事和成事,不能是施事、感事、时间、处所等语义角色。

(22)他们就是用这种简单的工具来采集果子,挖植物的根茎吃。

(23)夜里赶路,担惊受怕;累了不敢多歇,饿了啃口自带的干粮,渴了到井边讨口水喝。

例(22)中的NP“植物的根茎”是动作动词V1“挖”的成事,即“植物的根茎挖好了”,同时也是动词V2“吃”的受事。(23)中的“一口水”是动词V1“讨”的受事,同时也是动词V2“喝”的受事。

2.胡裕树、赵元任等学者都认为动词V2是动词V1的目的补语,我们赞同这种观点,在共宾连动结构中这个目的补语的语义应该指向主语“S”和宾语“NP”。

(24)

(24a)中补语“吃”语义指向主语“我”和V1“买”的宾语“一块面包”,即“我吃一块面包”。(24b)中的补语也同样指向“他”和“一壶开水”。

三、共宾连动结构与把字句

经过研究发现,共宾连动结构具有致使义,可以变换成对应的把字句。此外,我们还将讨论动词V1与V2的句法身份。

(一)共宾连动结构中的致使义

胡裕树(1981)、赵元任(1979)都认为“倒碗茶喝”这样的句式属于表示“达到目的的手段”的连动式。此外,赵元任先生还特别指出“倒碗茶喝”可以说成“倒碗茶来喝”,其中“来”是轻声,我们赞同这一观点,而且有的时候这种目的义还可以有形式标记。如:

(25) a.猴子采果子吃。 猴子采果子去吃了。

b.我倒了碗茶喝。 我倒了碗茶来喝。

c.他拿了支笔用。 他拿了支笔来/去用。

(25a)目的短语可以用目的标记“去”进行引导,表示“猴子采果子”的目的是去“吃”。同理,(25bc)也是如此,“我倒了碗茶”目的是去“喝”、“他拿了支笔”目的是去“用”。

吕叔湘(1982)认为“目的”的观念和行为的理由很相近,但所用关系词有同有不同,许多目的复句都可以变换为因果复句。如:

(26)a.我把水放在了冰箱的冷冻室里,以便制作冰块。

b.我把水放在了冰箱的冷冻室里,因为要制作冰块。

而表示目的共宾连动结构同样也可以转换成因果共宾结构。如:

(27)a.猴子在树枝上采果子,为了吃。

b.猴子在树枝上采果子,因为要吃。

黎锦熙(1924)在《新著国语文法》中也是将目的句看作因果句的一种,“因为行为的目的就是动机,就是动机的原因”。也就是说,目的范畴是因果范畴的次类。而因果关系在现代语言学的体系内就是致使关系的一种。所谓的致使关系其实反映的是致事与役事之间的关系,即致使者通过致使力作用于役使者,导致役使者发出动作或产生某种变化,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把”字句。此外,因为目的范畴从属与致使范畴,那么相应的结构应当可以转换成“把”字句,我们发现当共宾连动结构的目的范畴语音实现为“来”和“去”时候,共宾连动结构确实可以转换成相应的“把”字句,这说明,“把”字句与共宾连动句不是相互排斥的两个句类,而是同一个句法聚合。如:

(28)a.猴子采果子去吃。 猴子把果子采去吃了。

b.我倒了碗茶来喝。 我把那碗茶倒来喝了。

c.他拿了支笔来/去用。 他把那支笔拿去来/去用了。

这种变换说明共宾连动句与“把”字句有共通之处,那么相应的共宾连动句的处理也应当和“把”字句相同,因为它们都表达了相同的致使义关系。

(二)V1、V2的句法身份

“共宾连动句”是一种不典型的句式。有人认为它是连动句的一种,根据的标准是V1和V2共用一个主语,如“我倒碗茶喝”中的“我”是动词V1“倒”和动词V2“喝”的主语,表达“我倒一碗茶”、“我喝茶”的语义内容。但是生成语法不认同连动结构的独特地位。也有人认为这种句式可以归属到兼语句式当中去,理由是NP短语是动词V1的宾语,同时也是动词V2的宾语,NP短语“一身而二任”是受事宾语。但是在生成语法的体系中是不承认“一身而二任”这种情况的出现,因为它不符合题元准则。那么这种结构到底该指派何种结构?理论上,共宾连动结构还可能存在两种切分方式。

(29)张三煮点汤吃。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没有分清V1和V2哪个是主要动词,哪个是次要动词。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测试V1和V2到底哪个是主要动词。

测试一:看能不能形成“V不V”形式。

(30)a.张三煮点汤吃 张三煮不煮点汤吃?*张三煮点汤吃不吃?

b.他赚点钱用 他赚不赚点钱用? *他赚点钱用不用?

测试二:看能不能加表示时体的“着、了、过”。

(31)a.毛猴逮个麻雀吃 毛猴逮了个麻雀吃? 毛猴逮个麻雀吃了

b.他挖植物的根茎吃 他挖过植物的根茎吃? 他挖植物的根茎吃过

测试三:看能不能被时地副词所修饰。

(32)a.她熬汤喝 她在家里熬汤喝。?她熬汤在家里喝

b.找了一些书来读 刚刚找了一些书来读*找了一些书来刚刚读

从上面的一些测试来看,动词V1可以形成“V不V”形式,可以接表示时体的“着、了、过”,还能够被一些表示时地的副词所修饰;与之相反的是,V2则形成不了“V不V”形式,也不能被副词所限制。唯一值得注意的是,V2后面也可以接“了、过”。不过我们认为位于句尾的“了、过”与时体助词“了、过”句法身份不相同,位于句尾的“了、过”在这里表示的是一种了然或已经发生的事实,是语气词。所以从上述的测试来看,(29b)的结构切分是正确的,在共宾连动结构中主动词为V1,而V2是次要动词,作补语的成分。

我们认为汉语中存在限定性从句与非限定性从句。石毓智(1995)指出,在时间一维性的作用下,发生在同一个时间位置的多个动作行为,在计量它们的时间时,一次只能选取一个。这个动词便是限定动词,可以加时态;相对地,非限定动词的各种语法形式是非时间性的。在共宾连动结构,V2P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句法位置,我们可以采用移位法测试法来帮助判断。

(33)a.他烧了水在家里喝。 *在家里1他烧了水t1喝。

b.李四买了菜明天吃。 *明天1李四买菜t1吃。

c.我打算挣点钱将来花。 *将来我打算挣点钱花。

从例(33)我们可以看出,表示时间地点的状语“在家里”、“明天”、“将来”不能从原来的位置移走,这说明“在家里喝”、“明天吃”、“将来花”单独构成一个限定性从句,因为这里表示的是目的,所以V2P是一个表示目的的限定性从句。

V2P因为是一个独立的小句,所以它也存在完整的论元结构,虽然在共宾连动结构中,构成V2P只有一个谓语动词,但在生成语法里,我们认为存在空形式的论元来填充动词V2的论元结构。如:

(34)a.张三倒碗茶喝 张三i倒碗茶j[Proi]喝[OPj]

b.我们找旅馆去住 我们i找旅馆j去[[Proi]住[OPj]

四、共宾连动句的结构指派

上述论述中,我们指出共宾连动句也存在致使关系,这种致使关系在句法学中用轻动词CAUSE来表示。邓思颖(2010)认为CAUSE表示的是一种致使,使役的概念。在一个事件里,凡是出现使役,就一定有结果的产生,这种结果用轻动词BECOME来表示。因此,轻动词CAUSE与BECOME 是一对,前者表示因,后者表示果,“CAUSE + BECOME”共同表达了事件的因果关系。

这里我们采用的是熊仲儒(2010)所提出的“功能范畴假设”与“嫁接与移位同向假设”理论。“功能范畴假设”认为功能范畴不仅激发移位,而且决定合并,包括论元的选择与题元的指派;与此同时为了限定移位的方向,他还提出了“嫁接与移位同向假设”即移位成分向左侧移位就嫁接于目标成分的左侧,移位成分向右侧移位就嫁接于目标成分的右侧。

我们以“我倒碗茶喝”为例给共宾连动句指派如下结构:

(35)我倒碗茶喝。

如(35)所示,达成范畴Bec为主动词“倒”选择了两个论元,致事“一碗茶”和目的补语“喝”,致使范畴Cause引进致事即“我”。主动词最先与目的补语合并,形成VP,接着受达成范畴Bec的吸引向其移位,然后移到Bec的位置,最后受到致使范畴Cause的吸引,继续向上移位,最终移至Cause的位置,形成“我倒一碗茶喝”。动词V2“喝”也具有相应的论元结构,在这里活动范畴Do帮它选主语Pro和宾语OP,OP为了获得解释必须移位至PurpP的左边界,最后根据Huang(1992)提出的“最短距离原则”,OP受到“一碗茶”的控制,从而获得解释即“喝一碗茶”,Pro受到“我”的控制,获得解释“我喝”,最终目的补语形成完整语义即“我喝一碗茶”。

当目的补语的语音实现为“来”或者“去”的时候,共宾连动句致使范畴Cause语音可以实现为“把”,这个时候,Cause的位置因为已经被“把”所占据,主动词“倒”没有继续向Cause的位置进行核心移位,所以“倒”最终只能移位至达成范畴Bec的位置,最后形成“我把那碗茶倒来喝”。为了节约篇幅,在这里我们采用括号标记法,具体生成过程如(36b)所示:

(36)a.我把那碗茶倒来/去喝了。

b.[CauseP[我j][Cause[把 ][BecP[那 碗 茶i][Bec[倒 ]k][PurpP[[来 /去 ][OPi[Proj喝 ]]][tk]]]]]]。

五、结语

共宾连动句虽然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但是我们也能根据其具有的致使关系将其归类。从上述的结构指派中,我们可以发现,“共宾连动句”与“把”字句具有天然的联系,可以将其归纳到致使结构中去,这样结构的处理可以帮助我们取消复杂的句式分类,从而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的简练与统一,也更能反映出语言的本质特征。

猜你喜欢
补语宾语移位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宾语从句及练习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Σ(X)上权移位算子的不变分布混沌性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考察
中考试题中的宾语从句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
多指离断手指移位再植拇指25例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