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玲印象

2018-07-30 08:49张俊锐
当代人 2018年6期
关键词:大姐

张俊锐

在我少年时期便知张金玲。说到这个曾经大红大紫的名字,我的思绪瞬间被拽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现场:她是蜚声中外、红极一时、天南海北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也许由于那个年代 “美人画”断档多年刚被“解禁”,当时她和明星们的电影剧照画,涌入市场多得铺天盖地,在全国广大城乡到处张贴、随时可见。居家宿舍、农房茅屋的墙壁上,“明星画”接替覆盖了“主席语录”和“革命样板戏剧照”,就像“年画”一样,在千家万户焕发光彩。在那个文化生活单调缺乏的年代,明星画无疑是亿万人养眼的“粮食”,也应是我国“追星文化”的发端和兴起。那时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为有这样的河北老乡既感到亲切、自豪,又充满敬佩和向往。因此,在日后的时光里,对她的作品和行踪,就像对家人一样愈加关心和关注。

世界上开凿最早、流域最长、规模最大的京杭大运河,流淌了一千多年,滋润了两岸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其中在沧州市大运河畔的老张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孕育了张金玲这颗电影明星。她聪慧伶俐,加上植根这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沐浴着原野的清风,浸润着日月的韶光,转眼成长为亭亭玉立的文艺青年。1970年湖北省话剧团来沧州“淘宝”,发现了她这枚埋在岁月风尘里的“金鈴”。是金子总会发光,是金铃一鸣惊人。到了专业表演单位,她可谓如鱼得水,自身的天赋丽质,加上勤奋刻苦的学习训练,使她的艺术才华纷绽精彩。1973年初春,上海电影厂《渡江侦察记》导演鲁韧到湖北选演员,在看了话剧《雷锋》彩排后,对张金玲质朴真切的表演赞扬有加。她被这位“伯乐”选中了。正如十七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笛卡尔所言: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1974年张金玲在该影片中刻画了英勇的女游击队长刘四姐。这是她第一次在银幕上亮相,给观众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1979年张金玲调入北京电影厂,她演艺的舞步翩翩旋入创作的春天,与刘晓庆、李秀明并称为北影厂的“三朵金花”。她先后扮演了《希望》里的油田副指导员海宁平,《大河奔流》里的梁晴,《从奴隶到将军》里的索玛,《瞧这一家子》里的青年工人嘉英,《黄英姑》里的黄英姑,《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里的“三辣子”许秋云。短短几年,她成功地扮演了从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奴隶、红军指挥员、农村妇女和青年工人等不同形象,不断转换角色、挑战自我、开拓戏路,以表演含蓄、朴实大方而引起观众注目。后来她在电视剧《金粉世家》中饰演柳夫人,在《难忘1936》中饰演母亲,在《曹定阳同志夕阳红》中饰演姐姐,在《避暑山庄大传奇》中饰演德妃。她还在《经理室的空座位》《四等小站》《清水湾、淡水湾》《解放》《想入非非》《闲人马大姐》《偶然》《女人也是人》等影视剧中出演各种角色,均给广大观众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在第三届全国电影百花奖评选中,她以《从奴隶到将军》中索玛的出色表演,进入了前五名优秀女演员行列,还被评为文化部优秀青年创作奖,并成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表演学会会员等。尤为难得的是,她在演艺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也没有乱七八糟的绯闻闲话。张金玲用绚丽多彩的青春,装点了祖国影视艺术的百花园。难怪至今网友们还评价她:美丽、温婉、低调、平和、本色、不做作……

历史的放映机转了30年,当时代的聚光灯再次打向张金玲,她却以画家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秋月春风有几度,红颜弹指,白发换青丝。”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世界上有许多做事有成的人,并不一定是因为他比你会做,而仅仅是因为他比你敢做。进入中年之后,张金玲因故渐渐淡出影坛,但依然用艺术的目光审视着“时光易逝、岁月易老”的人生之路,秉持着她“随缘、勤奋、认真”的人生信条,毅然决然地拿起画笔——她要让自己的未来依然绚丽、流光溢彩。1990年将近40岁的她,投师到娄师白先生门下开始学画,先生劝告她学画可是个苦差事,不下苦功恐难学成。她说苦不怕,小时候在农村什么样的苦活儿累活儿都干过。先生教她画一只虾,她回到家里一遍又一遍、翻来覆去地画。就这样,一只虾她便画了三年多,直到自己稍觉满意,才拿去呈给先生交“作业”。张金玲正是靠着“做就要做好”的毅力和执着,一笔一画地描绘着自己的人生蓝图,一步一个脚印儿地扎实向上登攀,终于实现了她向绘画艺术的华丽转身。她成为广电总局美术家协会理事,文化部老艺术家书画社理事,在书画艺术领域脱颖而出。可以说她这些年来埋头画室苦苦“修行”,已在内心打造了一个琳琅满目的“卢浮宫”。其画作展露的无不是其心胸的博大、内涵的丰富、情调的高雅、色彩的斑斓、神韵的优美、意境的深远。其作品2000年参加广电总局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书画展。2002年《张金玲影画集》出版发行,并在济南举行首发式。2003年在南京举办《张金玲影画集研讨会》,并在唐山、承德、威海、烟台、文登、莱阳等地举办书画展。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电影基金会在朝鲜、日本、伊朗举办的书画展,受到专家和艺术界好评。画作还被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8年2月,我应邀参加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元宵节联谊会,在央视梅地亚演播厅与同来参会的张金玲大姐不期而遇,我和大姐同桌交谈、其乐融融,大姐送给我她的名片和书画作品折页,还许诺赠我画作,嘱我日后多多联系,并合影留念。大姐的热情和话语,使我倍感亲切、心存温暖。不久,京城朋友给我捎来金玲大姐所画的一幅扇面,几只螃蟹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其笔画之简练、笔锋之老辣、笔韵之传神,可见一斑。2015年6月,我应邀到大城县参加一个书画活动,没想到又与从北京赶来的张金玲大姐以及胡松华、李嘉存等名家再次相遇。活动期间我和金玲大姐及其爱人张正边喝茶、边交谈,聊得十分投机。将近中午时分,因为下午尚有公务安排,我便悄悄提前退场。回到半路张金玲大姐给我打来电话,说是中午吃饭找不到我,等着和我共进午餐。我一面向大姐表示感谢,一面说明提前退场原因,表达歉意。我想影视剧里都是她扮演的创作人物;生活中待人温和、矜持稳重、谈吐优雅、秀外慧中,才是她最真实的本色。

写到这里,我头脑中冒出三个问号:张金玲的戏为什么演得那么好?张金玲的画为什么画得那么好?张金玲的人为什么做得那么好?我想,归根结底无外乎两句话:

本色真善皆美,风骨德艺双馨。

猜你喜欢
大姐
总觉得哪里有问题
乌大姐
大姐的青春没“出息”
大姐,大姐
这是臭大姐
大姐
素质
当“大姐”遭遇“打劫”
代沟
大姐的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