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石墨文档的小学习作教学新探

2018-07-30 02:49李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李璐

【摘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可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优势,将简洁、方便的石墨文档应用程序与习作教学融合,探索新的教学策略。突破传统习作教学模式的封闭性,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源,搭建展示的平台,提升其习作水平,培养其习作个性。

【关键词】自媒体平台 小学习作教学 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记事类的应用小程序也应运而生,石墨文档就是其中一种。它是一款版面简洁的文档记录程序,可以实现多人同时在同一文档及表格上进行编辑和实时讨论的应用程序,可以实时将操作保存在云端;教师可创建文档,邀请学生编辑,在文档上,学生即时勾画评论,所有的操作均有历史记录可以查看。基于以上功能,笔者将其引入习作教学中来,探索其与习作教学的契合点,并做了一些尝试。

一、素材积累:开启真实表达的活源

调查发现,40700的学生在动笔时不知道要写什么,没有什么内容可写,于是抓耳挠腮、苦思冥想,竭尽所能“编写”习作。“我手写我心”,然而学生心中却“空无一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要想让学生的习作“有活水来”,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点点滴滴的小事情汇聚成溪流,方可让学生动笔有内容可写。教师平日里帮助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非常重要!

通常,教师会让学生留心观察,将每天发生的事情写在日记本上,这样常规的方法对于部分不留心观察生活的学生来说,实际作用不大,他们无目的性地观察,流露在笔尖的便是重复而无真切体验的记录。为了让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进行积累,建立起习作的“素材库”,笔者除了继续鼓励学生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记录之外,还引导学生将自己一天最难忘的事情通过石墨文档进行记录。学校开展活动时,学生们可以将手机带到学校来,将活动图片配上自己的一段文字介绍记录下来。学生发现石墨文档记录与日记不同,字数无限制,一句话可以,一段话也可以,还可以配上图片,他们兴趣盎然。这些素材积累下来,学生习作素材种类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观察、仔细研究、借鉴运用,使学生充分感受“素材资料库”的妙用,从而有话可说。

例如,六年级上册习作一的主题是记录暑期的一段生活经历。笔者在给学生暑期作业中设置的一项便是让他们每天用个人的石墨文档记录看到的、想到的点点滴滴。再来完成这篇习作的时候,学生有了两个月的准备,关于暑期经历的资料较为丰富。上课前,笔者运用了石墨文档的实时协作功能,邀请所有学生共同编辑同一个文档,从自己暑期六十天的经历中选择一件难忘的事情在其中进行分享,话不用多,简单说一说事情即可。原先分散的素材,如今集中在一个文档里,学生们更加清晰地看到各自的经历,共享习作素材。

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是不断发展的,言语表达的思路也在不断被打开,他们发现,暑期中难忘的生活经历,可以是一段旅行,可以是与家人之间发生的一件小事,可以是暑期中的一次竞赛……

借助石墨文档应用程序,帮助学生们丰富了素材库,有效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尴尬,课堂上抓耳挠腮、苦思冥想的模样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的思维被打开,畅所欲言。

二、实时评价:提升言语表达的能力

对于教师而言,习作烦,烦在习作评改。传统的习作评改方式是教师将每篇习作都进行字斟句酌的品评,再苦思冥想在后面写上评语,然后用上一堂课的时间进行讲评修改。通常一次习作下来,教师要花十多天时间才能真正完成一篇习作的教学指导。如此劳心劳力的工作过程,对教师来说怎一个“烦”字了得。传统习作评价方式及评价主体单一,评价途径单向,评价语言俗套等,这个过程中有值得我们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借助石墨文档强大的交互性,笔者进行了习作修改的尝试。以点评“暑假经历”为例,笔者提前浏览过全体学生的作文,了解了本次习作的整体情况。征得一位学生的同意后,笔者将他的文章进行发布。评改的方向笔者并没有进行指定,放手给学生,想表扬就表扬,想给建议就给建议。全班学生同时在线,自主圈画字词进行评论。34个学生的智慧在一起,他们发现的优点,给予的建议超出笔者的想象。部分学生的评价大相径庭,隔着屏幕便开始争论!这样的互动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观察的能力,也是学生对自己写作反思的一个过程,这样的“争论”笔者喜欢看到,在一次次推敲的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在关键处进行点拨,学生在评价中借由他人的文字促使自我反思,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写作知识体系。

看到自己的文章被赞扬,或被提出建议,学生当堂进行修改,最终定稿。通过历史记录,学生可再次回顾修改的过程,清晰地看到了自己修改的每一个地方,他们自主总结完成这篇习作需要关注的点。这样的一个历程下来,较之以往,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状态,而是全员参与,亲身经历,因而也真正做到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都有所提升。

基于石墨文档平台上的习作修改,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快速地提出建议与意见,及时进行修改点评,每一个学生在多元的思想碰撞中,活跃思维,锻炼思维,提升言语表达的能力。

三、展示作品:增强积极写作的兴趣

“一个合格的作文指导老师,不应该把力量都放在指导学生如何‘写作文上,他至少应当分一半力量出来,研究一下如何发表这些作文。”管建刚教师引用的这番话给予笔者很大的启发。习作完成以后,学生是渴望得到认可的,这种认可的范围越宽,学生的成就感就越强!网络时代,人人都是写作者,不仅仅是报纸杂志,微信公众号,班级QQ群……都是学生习作可以展示的舞台!习作在石墨文档中完成后,可以直接分享至朋友圈、QQ群等各个自媒体平台。

与微信不同,石墨文档可以让学生尽情写,没有字数的限制。习作完成后,笔者会将全班学生的习作进行一次梳理,找到他们每一个的精彩部分,整理在一篇石墨文档内进行展示。图文并茂的形式,学生们爱读,也让每一个学生找到了展示带来的快乐!在这样的引领下,学生们不仅更加主动修改习作,主动分享写作的兴趣也增强不少。

关注到每一个的同时,驻足品味这一个也不可忽略。特别优秀的文章,笔者专门给他们开辟专栏,通过学校公众号、班级群进行展示。五年级上学期,班级要将一次综合性学习的发现写成倡议书发给全校師生。有了这样的展示任务,各个小组的学生主动建立石墨文档,查询资料,共同协作完成。积极协作,更是积极写作,完成了质量颇高的倡议书,那一天,朋友圈被刷屏了!学生们自豪地转发自己的“成果”,家长们纷纷为孩子们点赞。展示,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舞台,更是一股前进的动力!

一段时间下来,保存下来的电子稿,学生可以进行整理,形成电子版“我的作文选”,体验将自己的作品出“书”的感觉。从“一篇”走向“一本”,鼓励着学生写好,更增强了他们积极写作的兴趣。

网络时代给习作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可以借助恰当的应用小程序(石墨文档)的即时性、交互性、共享性,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源,搭建展示的平台,丰富写作的形式,提升言语表达能力,培养个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写作带来的快乐。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英语语法教学策略谈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谈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谈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幼儿园线描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