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研

2018-07-30 11:01王世芬
关键词:新格局核心素养

【摘要】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它是我们关于教育活动的新思考,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依托深度教学。尤其是在进行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时,学生进入高中阶段,逐渐养成具有自主意识的人生观念,正确认识国家历史,客观分析世界历史对于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将核心素养在教学活动深度融入,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使学生对国家历史的发展具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本文就这一问题做出简要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 深度教研 新格局

【中图分类号】D262.3;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082-02

引言

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人才培养新方略,很多人以此为标准进行人才的培养,而具体如何去培养,也就是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学科教学中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解决的,就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而言,深度教研无疑是一个很好地解决方案,通过深度教学能够使核心素养真正贯穿学科教学。

一、深度思考教学目的

核心素养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新方向,因为他回答了未来社会所需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核心素养更多地成为我们新时代的教学目的。

(一)注重综合性

首先应该明确,我们实施的是素质教育而非应试教育,所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价值观等多方面融合的能力,在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是我们重视的。核心素养不是一个单一的什么素养,具有综合性的特征。所以在深度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的也不是单一的提升学生的考试分数,而是丰富多元的。例如在进行必修二中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需要在使学生在学习国际成就的同时也对我国当时的整体情况进行研究,对比两次工业革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而使其历史素养大大提升,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也认识到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以及历史意义。

(二)重视基础性

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内容是基础性的,是学生在某一特定阶段必须获得的,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让其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前准备、课后复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其明确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尤其是在进行历史学科教育时,该学科具有较大的自主性,批判性的培养具有更好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其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拓展知识。这些都是核心素养的内容,所以它是一个基础性的概念,所蕴含的内容也具有基础性,它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基础。

(三)强调主体性

核心素养在提出之时面向的就是广大学生,而非具体学科,核心素养是说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这些能在学生以后的发展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我们熟知的“双基”的立足点是学科,它可以衡量学科中的那些知识、技能,是基础性的,必须掌握的,而对于这些知识、技能是否对学生未来发展有深远意义则不做过多考虑。所以将培养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的对学生未来发展而言是极为有利的,有些能力、知识从学科角度出发,看似不重要,但却是学生未来发展道路上的关键,比如创新能力,我们的教学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拥有独立意识以及健全人格,是拥有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人。

二、深度改革课程标准

我们将核心素养视为教学目的,如何去实现它则要依靠教学过程。要获取某种素养,那必须有相应的教学过程来辅助。

(一)教材编写结构

教学过程的一个关键点就是教材,要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教材就不能再沿用以往单一、以知识为中心的思想风格。在课程改革之后,各个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實际情况选择教材,但在教材的编写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核心素养时代中,重视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教材的编写应该打破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在编写中应该体现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创新能力,注意对人的整体性的培养,不能只盯着学科知识。

(二)教师教学方式

(1)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

作为教学目的,核心素养是一个总的目标,要实现它,必须将其具体化,也就是融入具体的学科知识教学中。首先要区分不同时段核心素养的不同标准。就探究能力而言,不同时段的具体要求不同,将其进行程度上的区分,在某一学段需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需要做具体细分,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施行。以高中历史而言,在课程开展时,在教学初期,需要使学生积累理论知识,不断丰富学科知识,在其历史底蕴达到一定的厚度时,教育目的需要转为是学生学会历史探究,可以在历史学习中领略带祖国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进而养成更为丰厚的学科素养。

(2)教学过程的转型

明确了核心素养是教学目的之后,也就明白了我们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而要具体培养出这样的人就要靠教学来完成,深度教学讲求的是体验、批判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所以教学过程必须积极转型,适应并帮助实现教学目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教与学的转变,以学生的主动学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深度教学下的教学过程转型不是在确定教师课堂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在内部做的微小调整,而是彻底转变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让学生真正学会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师的教导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一个条件,而要促进其的最终生成则要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的培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更多的是我们的教学目的,在实现这一目的时需要依靠深度教学来完成,不仅要明确核心素养的基本特质。历史学科的学习可以使我们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具有一个更为具体的认识,通过进行深度教研,可以使学生具有更为丰厚历史素养,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满足核心素养时代的需求,未来具有更为宽广的前景。

作者简介:

王世芬,女,1978.12.28,籍贯:辽宁省奉城满族自治县,单位:海南省临高县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职称:高级教师,职务高中历史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新格局核心素养
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推进“五个统筹” 开拓发展新格局
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深化医改构建省市县联动新格局
新机制 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