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有效措施

2018-07-30 19:17丁晓梅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引领研究者教师

丁晓梅

[摘 要] 引领教师成为研究者,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要让一个地区的大多数教师成为研究者,不能等待教师自动自发行动,而要制定有效的策略去组织、去引领。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专业引领,要连续地、面对面地、手把手地引领,从选题确定到设计方案,再到调查研究,到最后的实践、反思、提炼以及撰写研究报告都需要跟进。只有通过这样的引领,教师才能成长为专业型教育教学研究者。

[关键词] 引领;教师;研究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而要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就要引领教师成为研究者。

一、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意义

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育研究制度”“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教师要把日常教育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这就是说,“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新时期国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教师为什么要成为研究者呢?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则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最直接的因素。引领教师成为研究者,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心理学认为,人的任何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两个条件——相应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而且只有把获得的知识进行“自我建构”并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形成和发展能力。教育研究与其他的科学研究一样,实际上就是一个对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有了这种“自我建构”的能力,才能提高教育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

所以,引领教师成为研究者势在必行。

二、引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策略

要让一个地区的大多数教师成为研究者,不能等待教师自动自发地行动,而要有效地去组织、去引领。引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主要策略有三个。

(一)分解研究课题

陶行知先生主张:“对于教育问题,用分析的客观的方法研究。将大问题分析为数十数百个小问题,每一个小问题至少有一人继续研究办理,如是,大问题也不难解决了。”因此,鼓励教师开展研究,可以采取“大课题牵动,小课题落实”这一模式。

例如,某乡镇中心学校的校长先确定一个课题——“绿色乡艺文化學校特色建设的实践研究”,然后把它分解为几个子课题:“绿色乡艺文化下德育平台建设的实践研究”“绿色乡艺文化下构建新型课堂的策略研究”“绿色乡艺文化下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这些子课题分别由学校的副校长、教导主任主持。在这个基础上,再把每个子课题分解为小课题,如,把“绿色乡艺文化下构建新型课堂的策略研究”又分解为几个更小的课题:“自主乐学模式下高效语文课堂的研究”“小学英语课堂自主乐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等。这些小课题分别由一线教师主持研究。经过这样层层分解,就使学校的校长有“大”课题,中层领导有“中”课题,教师有“小”课题,形成了“树状结构”的课题网。

(二)规范研究行为

引领教师成为研究者是否有效,取决于研究行为是否规范。规范研究行为至少要包括六个环节。

1.学习

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要掌握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了解各学派的不同理念。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根据课题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学习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教育科研,要求教师总是保持学习的状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的课题研究有较高的起点。学习的有效做法是:先个人学习,再相互交流,最后形成系统性的书面文字。

2.调查

搞教育科研要以调查研究为重要的辅助手段,调查研究的对象应包括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特别是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关于课题的核心实质、各种因素间的关系、各种不同的认识和态度、不同的做法和效果等。只有经过科学细致的调查,最后才能获得科学的结论。调查的基本做法是:先设计调查方案,再进行实地调查,最后形成调查报告。

3.设计

教师要注重设计与课题相匹配的教育教学策略。有教育专家说:“设计是把理念性思维推向可能性思维的中间环节。这个环节对原有的认识是一次合理性的检验,对于实践则是一次周密的计划安排。所以它也是教育科研必需的一个环节。”设计相关的教育教学策略,基本做法是:先个人自主设计,再与其他教师或专家相互交流,最后设计出系统、科学的方案。

4.实践

教师要把设计出的教育教学策略运用到实践中去检验。有教育专家曾说:“科研,要把实践放在首位,要在学生身上看效果。”可见,实践是教育科研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实践环节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的关键环节,基本做法应当是:骨干教师带头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引导每位教师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

5.反思

有教育专家说:“人们对任何问题的认识过程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经过实验以后,便会发现原来的认识有错误、有疏漏,因此,要重新思考,纠正原有认识,补充新的知识,用哲学家的话说就是:人们永远不能穷尽真理,只能逼近真理。搞教育研究也是这样,也要进行反思。”因此,教师要想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完成每一项教育研究之后,都需要进行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反思。

6.提炼

提炼是对实践经验进行的科学的分析总结,是一种概括性的认识。心理学认为,有概括才能迁移,提炼成果是一项教育研究的收尾工程。通过提炼这一环节,教师才能获得对实践经验的概括性认识,才能把它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去。

提炼的方式有多种,比如写案例、写教育模式、写论文、写研究报告等。

(三)分层跟踪引领

在提升教师研究能力的过程中,对于知识不够广博和经验不多的教师,应当由有经验的教师或专家给予指导和帮助。

实践证明,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专业引领,不能局限于做几次报告,而要连续地、面对面地、手把手地引领,也就是要对教师研究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指点,从选题确定到方案设计,再到调查研究,到最后的实践、反思、提炼以及撰写研究报告都需要跟进。只有通过这样的引领,教师才能成长为专业型的教育教学研究者。

对于某个区域来说,具体的做法可以分三个层次:一是聘请专家对该区域的教育研究课题、校长的研究课题和教研员的研究课题进行跟踪引领;二是校长和教研员对骨干教师的研究进行跟踪引领;三是骨干教师对学校其他教师的研究进行跟踪引领。这样的分层次跟踪引领有独特的优势,接地气,而且人人能得到引领,有利于形成教师积极主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喜人局面。

参考文献

[1]冷冉.冷冉教育文集[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

[2]宋庆泮.自主发展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万永勇

猜你喜欢
引领研究者教师
最美教师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以文化为引领加强水利院校德育工作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