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萍, 叶 然, 黄苏闽, 张一德, 周 芹,陆 萍, 倪 玮
(1. 江苏省泰兴市中医院 ,江苏 泰兴, 225400;2. 南京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4)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患者病死率高[1], 肝癌介入治疗是目前非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准确性高、创伤小、出血少,可延缓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介入治疗后常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其中疼痛是肝癌介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将耳穴埋籽应用于肝癌介入术后疼痛的干预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无介入治疗、耳穴埋籽禁忌证,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纳入标准: 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年龄20~79 岁,性别不限,能够正常表述情感,配合耳穴埋籽治疗,经解释能读懂数字疼痛量表(NRS-10), 愿意接受干预,签署知情同意书,无放疗史。排除标准: 有耳部炎症、糜烂、冻伤的患者,有流产史的孕妇,患有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疾病的患者,未按规定进行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脱落病例: 本临床试验共入组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采用数字随机表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6例,其中干预组脱落1例、剔除1例,对照组脱落2例, 2组最终纳入分析的各为24例患者。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类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 采用西医常规护理方案。患者在院期间,护理人员应予基础护理、心理干预、饮食干预、健康教育,向患者解释肝区疼痛的发生原因,密切观察患者疼痛发生性质、部位及持续时间,可用热水袋外敷肝区,以患者耐受温度为度,轻度疼痛不需处理,对疼痛剧烈者,按医嘱予以止痛药物肌肉注射或口服。离院后不定期进行电话、短信咨询,直至观察期满。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埋籽干预。术前1 d,取一侧耳穴,主穴为神门、皮质下、交感、枕、肝,配穴为胆、腹、额,随症取穴。术后第1天,换贴对侧耳廓。操作方法: 将耳廓常规消毒后,用耳穴探棒在所取耳穴区域内寻找阳性反应点或压痛点,并划标记,应用时,将王不留行籽贴附在0.6 cm×0.6 cm大小胶布中央,用镊子夹住[2], 贴于压痛点上,双耳交替, 2~3 d更换1次,每日按压耳穴4~5次,每次每穴按压1~2 min, 应用拇指和食指指腹前后按压,出现痛、麻、胀及耳廓潮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在院时由课题组干预员现场定穴、操作,宣教。对于经上述处理仍出现疼痛不适者,应结合患者疼痛症状评分及患者对止痛药物的敏感度,给予止痛药。离院后不定期进行电话、短信咨询,直至观察期满。
① 应用数字疼痛量表于术后不同时间点对2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分,以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得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其中0为无痛, 1~3为轻度疼痛(疼痛不影响睡眠), 4~6为中度疼痛, 7~9为重度疼痛(不能入睡或者睡眠中痛醒), 10为剧痛。② 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睡眠质量情况, 18个条目组成7个成份,每个成份按0~3等级计分,累积各成份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其中0~<6分为睡眠质量很好, 6~<11分为睡眠质量还行, 11~<16分为睡眠质量一般, 16~21分为睡眠质量很差。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正态分布、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入院当天、介入术毕时, 2组患者间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2、3、7 d时,干预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情况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入院当天, 2组患者间术前睡眠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2、3、7 d时,干预组睡眠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中医脏腑经络学说认为,耳廓外联躯体,内联脏腑,耳与五脏均有生理功能上的联系。《灵枢·脉度》云: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耳与经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六阳经经脉循行于耳或分布于耳周,六阴经经脉通过各自的经别间接上达于耳,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结节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3]。耳穴埋籽又称耳穴贴压法,是用王不留行籽(或菜籽)置于胶布上,贴于穴位,用手指按压以刺激耳相应部位,通过经络传导,就可调整机体机能,调节阴阳平衡,通行气血,激发经气,进而达到止痛的目的。目前许多临床研究[4-5]均证明,耳穴埋籽对术后疼痛、原发性痛经、腰痛等均具有较好的缓解疼痛的效果。
表2 2组治疗前后睡眠评分情况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过介入治疗后,由于肿瘤组织水肿、缺血、坏死会导致瘀血停滞、脉络不通进而引起胁痛[6]。近年来国际医学界大力倡导规范化疼痛处理的镇痛治疗观念,其原则是有效缓解疼痛,尽可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最大程度提高患者躯体功能和满意度,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尽可能降低治疗成本。耳穴埋籽干预用于肝癌介入术后疼痛正符合上述原则,且有研究[7]显示,耳穴压豆对腹部手术后镇痛具有明显疗效。耳穴埋籽作用持久,疗效可靠,取材方便,价格便宜,易学易懂,简单便捷,不良反应小; 止痛西药虽然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但易产生毒副反应,且具有一定的成瘾性; 中药外敷也有一定镇痛效果,但使用不太方便,个别患者有轻度皮肤潮红和瘙痒,且费用比耳穴埋籽高。根据临床经验、现代医学理论和疾病所属部位原则[8],选取主穴神门、皮质下、交感、枕、肝,配穴胆、腹、额,随症取穴。神门穴能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有镇痛、安神等功能,是镇痛要穴; 皮质下穴[9]也能够调节大脑皮层和皮质下植物神经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止痛、安神效果明显,与神门穴并用,可加强镇痛效果; 交感穴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有解痉镇痛作用; 枕、额耳穴有良好的镇静、安神作用,可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从而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 相应部位肝、腹,胆与肝相表里,同时肝主疏泄,可以调节情志及气血运行,故肝穴可协同增强整体镇痛效果[10-11]。
综上所述,肝癌介入术患者接受耳穴埋籽干预和常规系统的临床护理,对介入术后疼痛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对睡眠质量的提升也有良好作用,有助于临床症状改善,且2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张宁, 郝占伟.肝癌介入术后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31): 358-359.
[2] 石学敏. 针灸学(新世纪第二版)[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185-185.
[3] 徐桂华, 李佃贵. 中医护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274-274.
[4] 甘海红. 耳穴贴压解除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J]. 当代护士, 2010, 40(8): 56-57.
[5] 周恩妹, 汤勇. 耳穴埋针治疗肛门病术后疼痛 60 例[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5, 14(2): 51-51.
[6] 雷进元. 65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观察及处理[J]. 青海医药杂志, 2012, 21(12): 15-15.
[7] 李竹梅. 耳穴埋豆对腹部术后疼痛的护理观察[J]. 光明中医, 2016, 31(12): 1815-1817.
[8] 曹峰. 从经络谈疼痛病机[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 7(2): 3-4.
[9] 张圆圆, 柏赟, 陈晓青, 等. 耳穴贴压超前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影响[J]. 护理与康复, 2014, 11(13): 1096-1096.
[10] 高新霞, 周寇扣. 耳穴埋豆对颈型颈椎病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8): 160-161.
[11] 王小玲, 钱巧云, 徐丽霞. 耳穴埋籽配合心理护理对乳腺癌化疗致恶心及呕吐的干预[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2): 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