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放工作面上覆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技术

2018-07-30 02:20力尚全
江西煤炭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漏风氮气裂隙

力尚全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通风处,山西 大同 037000)

矿井因内火灾是指由于煤炭或其他易燃物自身氧化积热,发生燃烧引起的火灾,是矿井火灾防治的重点。因为自燃火灾不仅发生次数居多,而且它的火源较隐蔽,常发生在人们难以进入或不能进入的采空区或煤柱内,致使灭火难度加大,很难在短时间内扑灭,以致有的自燃火灾持续数月、数年之久,甚至更长时间,这不仅严重危及人身安全,而且导致大量煤炭资源损失。

防治煤炭自燃的技术措施很多,合理的开拓系统与采煤方法对于防止煤炭自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选择合理的通风系统,减少采空区漏风对于预防采空区自然发火极为重要。通过预防性灌浆、阻化剂、均压、凝胶、注惰气均可有效防止煤炭自然发火。

1 工作面概况

小峪煤矿5#煤层402盘区8206工作面,工作面走向长度1980 m,倾向长度144.7 m,煤层平均厚度9.5 m,与上覆3#层采空区间距10 m。2016年底圈出,为综采一队备用工作面。

2017年7月20日夜班6点切巷内发现CO浓度达21 PPm。经瓦斯员排查,5206巷切巷低洼处补打的探放水钻孔,有CO大量涌出,经测定浓度达3700 PPm。7月21日早班在该处向上覆采空区施工垂直探放钻孔,钻孔施工在3.5 m后,经检查孔内气体和温度均未发生变化,钻孔施工过6 m,遇5#煤层岩石顶板,现场用比长式测定管检查CO浓度为2700 PPm,孔内温度为21℃,伴有少量青烟;9.2 m后探通,探通后孔内有大量烟雾溢出,经取样化验分析,采空区气体CO浓度为1559 PPm,O2浓度为8.8%,CH4浓度为1.6%,C2H4浓度为295 PPm。现场测定孔内温度达到42℃~280℃。确定该工作面上覆采空区存在自然发火现象。

2 自然发火原因分析

对8206面地表东道沟西山坡(芦子沟矿界)原东Ⅳ盘区2013年采后形成的旧裂缝进行了现场排查,目前距离8206面切眼50~250 m之间共有三条宽0.4 m,长150 m,平均深度2~3 m的地表裂缝。该区域均为山体岩石层无充填黄土,原充填的零星碎石及草坪效果不佳,存在进风现象。8206工作面地表存在裂隙,因工作面切眼附近位于山脊和山坡,地表为裸露的粗砂岩,无黄土覆盖层。裂缝充填施工困难,前期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人工填埋,经雨水冲刷后裂缝依然暴露,客观上为采空区漏风提供了进风通道。8206工作面于2016年1月30日圈出,工作面闲置时间已有一年零六个月,时间较长,煤体出现离层裂隙,形成了地表→地表裂隙→3#煤层采空区→5#煤层裂隙→8206工作面开切眼风流的漏风通道,在长达1年多的缓慢氧化中,使开切眼上部3号煤层采空区浮煤氧化自然发火。

8206工作面开切眼上覆3#煤层采空区高温火点面积较大,工作面推进后,开切眼垮落,开切眼上部3#煤层采空区将大量漏风,使采空区高温煤炭很快复燃,由于3#煤层采空区瓦斯浓度较大,火与瓦斯并存,因此工作面推进后存在较大的隐患。通过钻孔数据可知,3#煤层采空区氧浓度较高,很多钻孔的氧浓度均在18%左右,因此在8206工作面开采过程中,3#煤层采空区高温火点很可能向前发展,对3#煤层采空区必须坚持长期防灭火,以确保工作面安全开采。

3 自然发火治理技术

由于工作面开切眼上部3#煤层采空区火源点不祥,加上采空区已被压实,因此尽管目前从开切眼向上覆3#煤层采空区打了60多个钻孔注粉煤灰,但还是有部份高温煤炭无法覆盖到浆水,通过打钻注粉煤灰要想将全部高温火点扑灭难度太大。因此,采取惰化3#煤层采空区高温区域的方法,使高温火点长期缺氧窒息,从而保障工作面的安全推进。在工作面未推进时保持高温火点的惰化比较容易,工作面推进后,当上部采空区大量漏风后,须保持上部3#煤层采空区的继续惰化。

准确判断自然发火原因及范围,针对自然发火的根本原因及时封堵漏风通道,通过地面充填与井下封堵同步进行,最大程度将采空区供风条件消除,确保采空区内以最快速度达到惰化效果,同时结合注氮系统。主动治理手段以地面打钻孔注液态CO2对采空区进行惰化为根本性治理措施,同时优化采煤工艺,减少工作面与上部采空区的顶板裂隙,减少治理过程中工作面生产出的新发育裂缝,为治理工程和推进工作提供了安全条件,为工作面实施下一步的开采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体方案为:调整采煤工艺、地面封漏风、优化工作面通风、加大注氮流量、地面打钻注CO2、工作面端头封堵漏风。具体措施如下:

3.1 调整采煤工艺

(1)延缓开切眼顶板垮落距离。由于工作面推进35 m后,支架后部形成采空区注氮气才有效,因此如果开切眼上隅角顶板在工作面刚开始推进时就垮落,在此处向上覆采空区打的钻孔也很多要垮落,这样开切眼将无有效的注氮地点,为此,必须延长开切眼垮落的距离,其方法为:用木垛支护开切眼上隅角顶板。在开切眼上隅角构筑2~3个木垛,支护上处顶板,尽量将开切眼上隅角顶板支护到工作面推进35 m后才垮落。如果时间允许,还可将开切眼上隅角进行喷浆,加固此处顶板,并减少工作面开切眼风流漏入上部3#煤层采空区。

(2)工作面推进100 m不放煤。工作面推进的100 m不放煤,不仅可以延长开切眼上隅角顶板垮落的距离,还可以在支架后部形成一道煤墙,减少采空区的漏风,从而减少上部3#煤层采空区的漏风。

3.2 地面堵漏风

8206工作面地表存在裂隙,因工作面切眼附近位于山脊和山坡,地表为裸露的粗砂岩,无黄土覆盖层。裂缝充填施工困难,前期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人工填埋,经雨水冲刷后裂缝依然暴露,客观上为采空区漏风提供了进风通道。为了减少地表向井下3#煤层采空区漏风,在工作面推进期间,必须继续对地面裂隙进行充填堵漏,其方法为:对于小的裂隙,人工用黄土充填,大的塌陷坑,使用挖掘机进行充填。用烟雾管检查充填的效果,如果烟雾向裂隙里面扩散,则证明此裂隙还继续向采空区漏风,如果烟雾不向裂隙里面扩散,证明此裂隙已经充填好。裂隙充填好后,用黄土覆盖裂隙,其厚度为1~2 m。

3.3 合理工作面配风

8206工作面在安装支架期间的风量为1300m3/min,工作面推进后将增加到2300 m3/min,这样大的风量,将增加采空区的漏风,使开切眼上部采空区高温点易复燃,为了减少采空区的漏风,在工作面推进的前100 m,工作面风量减少为1500 m3/min。工作面风量减少后,为了防止工作面瓦斯超限,应加强工作面顶板瓦斯巷的瓦斯抽放,并在上隅角前的支架挂风帘,将风流导入回风隅角,同时进行工作面上下端头封堵。

3.4 优化采空区注氮技术

根据经验,火区中明火在O2含量为3%时仍能阴燃,故注入火区中的氮气纯度应高,根据变压吸附制氮机不能制取高纯度氮气的特点,将灭火氮气纯度定为≥98.5%。

工作面防火所需注氮流量取为2800 m3/h,局部阻力损失取为管内阻力损失的20%,为28841 Pa,氮气注入采空区所需压力200000 Pa,因此制氮机所需压力为373048 Pa,所选制氮机的压力为0.6MPa,能满足输送氮气的要求。矿井输氮管路主管直径为Φ150 mm,顺槽支管为进、回风顺槽各一趟Φ108mm的无鏠钢管,两趟管路同时联接钻孔向3#煤层采空区注氮。

工作面推进35 m前向上覆采空区打孔注氮,工作面推进前采用开切眼钻孔注氮,同时注氮钻孔为5个, 即4-1#钻孔、5-4#钻孔、1-3#钻孔、1-2#钻孔和3-1#钻孔。根据钻孔气样进行调整。

工作面推进35 m后,工作面的采空区基本形成,其注氮方法为:

(1)钻孔注氮。在工作面推进前、推进时和推进35 m后,5个钻孔一直连续注氮,一直注到工作面推进100 m后才停止钻孔注氮。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钻孔可能垮塌,但垮塌后管路注入的氮气仍在开切眼一带,由于氮气比空气轻,向上扩散,仍对惰化3#煤层采空区高温点起作用。

(2)埋管注氮。工作面采空区形成后,采空区的漏风均可能扩散到上覆3#煤层采空区,因此必须在采空区埋管注氮,降低氧化带的氧浓度,使扩散到上覆采空区的气体为低浓度的混合气体,保持3#煤层采空区的继续惰化,其方法为:在工作面进风顺槽埋设Φ104mm的无缝钢管两趟,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钢管被埋入采空区进风侧,两趟管路交替注氮,每隔一定距离卡断一趟管路,让采空区氧化带永远有一趟管路埋入。这种方式虽然浪费大量的管材,但能将氮气注入采空区的深部,适合于工作面风量大、采空区冷却带宽或采空区涌水较大的工作面,本工作面风量较大,故将注氮防火方法选为采空区埋管注氮。为了防止采空区的积水涌入埋管,将埋管出口端做成45°的弯头,氮气出口端高于采空区底板0.5 m(见图1)。

埋管注氮时,必须保证采空区内35~90 m范围一直有注氮埋管,保证将氮气注入采空区氧化带,埋管步距为35 m,当第一根埋管进入采空区35 m时,应即时埋入另一趟注氮管。埋管进入采空区90 m后应断掉这趟管路,换成刚进入采空区35 m的埋管注氮,这样在采空区的70~90 m实际上有两趟埋管共同注氮。

3.5 地面钻孔注液态CO2

图1 采空区注氮

CO2气体具有较高的密度,在常压下,液态的CO2会立即汽化,一般1 kg的液态CO2可产生约0.5m3的气体。灭火时,CO2气体可以排除包围在燃烧物体的表面空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或防护空间内的氧浓度,产生窒息作用而灭火。CO2灭火作用主要是增加空气中不燃烧、不助燃的惰性气体成分,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减少。实验表明:燃烧区域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小于等于7%,CO2的浓度为40%~45%时,绝大多数的燃烧都会熄灭。

在单一使用井下注氮系统不能达到有效的惰化效果,且氮气流量受限,注氮位置不能达到自然发火点时,结合地面注液态CO2气体进行目标惰化。

地面钻孔准确打入8206工作面开切眼回风隅角冒烟地点的上覆3#煤层采空区内,并下Φ108 mm套管到孔底,钻孔联接管路设置Φ108 mm阀门。

注液态CO2的时间为2017年9月15日10时~9月19日10时。为了防止大量CO2气体涌入工作面,因此将注CO2的流量定为1.5 t/h,可汽化为流量为900 m3/h的气体CO2。每天注液体CO2一车,注CO2的时间定为4天。注液态CO2工艺见图2。

4 治理效果分析

图2 地面向井下火区注液态CO2工艺

经过综合治理后,通过观测通上采空区1-1#观察孔、1-2#等8个观察孔及工作面巷道中CO气体浓度大幅下降,上覆采空区内氧气浓度均低于3%,高温点区域温度也逐渐下降。说明上覆火区已经得到有效治理。气体情况见表1。

表1 各观测点相关气体情况

5 结语

1)通过合理开采工艺,控制顶板状态,同时结合目标注氮,最后利用地面注液态CO2根本性的消除发火点,最后消除自然发火隐患,确保开采工作面安全,是一次成功的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综合性治理案例。

2)由于CO2气体比重相对空气大,通过向火区注入CO2气体,可以排除包围在燃烧物体的表面空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或防护空间内的氧浓度,惰化火区,加速自燃煤炭的熄灭。

猜你喜欢
漏风氮气裂隙
浅埋煤层采空区密闭漏风量测定研究
一种空气分离装置中的污氮气用脱氧装置
钢企冷轧厂保安氮气管网方案探讨
漏风的小棉袄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烧结漏风率对利用系数影响关系的探讨
基于孔、裂隙理论评价致密气层
裂隙灯检查的个性化应用(下)
稳定释放SF6条件下孤岛面漏风规律试验研究
《老炮儿》:在时代裂隙中扬弃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