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增强高职社会服务能力的研究

2018-07-29 12:24李燕
商情 2018年31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创新

李燕

【摘要】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和职责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实现这一职责和任务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高职教育中,最主要的培养计划和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校企合作这一机制很好地推动了社会需求在高职教育中的拓展和延伸。因此,本文将针对校企合作机制的现状,探讨如何通过对现状进行改进和创新,以增强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

【关键词】创新 校企合作 高职 社会服务能力

高职学校教育教学方针是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的,高职教育为了能及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了多次实践和改革,摸索出了校企合作这一教育机制。在高职教育中,增加校企合作的机制,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高职教育只有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才能切实实现其办学职责和功能以及长远的发展。对现有的校企合作机制不断创新,既是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及实力、深化校企之间的合作,也是增强技能型、技术型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有效措施。

一、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机制现状及问题

(一)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现状

近几年,高职教育的规模在不断发展、扩大,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机制也随之成效明显。根据教育部2011年发布的对370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报告,校企合作质量及数量改善显著。在所调查的3370所高职院校中,每所学校去企业实习的平均人数为1648人,而每所学校平均每年也对1548位在职人员进行了专业的知识培训,在此基础上,校企合作成果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

(1)教育与产业的结合不紧密。就目前而言,教育还解决不了产业问题。目前高职教育广泛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学生虽然上学多年,但临近毕业之际却觉得一无所获;而企业也认为这些毕业生专业和技能都不够,入职后还要重新花时间对其进行培训培养,这严重影响了企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同时也反映出高职学校教育和当下的产业及企业文化的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2)人才培养标准滞后行业人才标准。从某种程度上看,人才培养的速度和标准会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速度。目前,高职学校所使用的教材,内容比较滞后,缺乏新颖度,而企业的文化、技术和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是跟随时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和更新的。所以,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内容正在逐渐落后于形势的变化。因此,探究和思考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是高职院校全体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

(3)合作的层次较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合作的内容深度不够。现阶段,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只注重学生单纯的技能训练,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养被忽视,在校企合作中,也只要求学生进行上岗操作,另一方面,合作的形式较为单一。目前的校企合作形式,基本是学生在企业里实习,学校按订单对企业职工进行技术培养,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训的基地等形式。此外,高职学校和企业间的沟通不通畅。校企合作中,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很少去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情况。企业对高职教育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学生的技能了解不够,会影响到校企合作内容的深度。

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创新策略

(一)实施产教空间、需求对接

合作平台缺乏会导致校企在合作中的盲目性和自发性。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明确各方的工作职责,为校企合作提供制度、组织、机制上的保障。并在此基础上,以校企合作理事会为依托,积极构建新技术运用平台、教师提升平台、学生实习就业平台,实现产业和教育需求的精准对接;并积极开展“共享资源、共有人才、共担风险、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深入改革现下的模式,实现产教的深度融合。

(二)实施产教人才、科研对接

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的第二步,就是对校企合作制度进行创新。主要内容有:建立企业技术及人才需求调研及产业发展机制、专业课程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机制、人才培养考评机制等制度;定期召开人才培养报告会及科研专题研讨会;建立校企领导双向交流制度;设置“企业科研交流讲坛”,以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实践融合,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人才标准匹配,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人才服务精准对接。

(三)实施产教资本、项目对接

行业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来分类指导、整合资源。行业可以建立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基金,构建创业初期的股权交易平台,将投资流向与创业项目筹融资对接,以现产教资本对接;学校可以建立以能力培养为重点设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学校教育知识与行业需求对接。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家和社会在教育上的投入和关注日益增加,高职教育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上提供了更多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贡献突出。因而要加强校企合作机制,进一步实现企业和社会的人才需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完美对接。

参考文献:

[1]谭永平.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增强高职社会服务能力的探索[J].高教論坛,2016.

[2]黄桃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高职创新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