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名号考

2018-07-27 08:46韩佳蔚
关键词:封禅太行山

韩佳蔚

摘 要:太行山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聚集地。“太行山”名字的由来与演变也是我国历史、文化、地理等学科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从太行山的地理位置入手,着重分析了太行山名称的演变方式、太行山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背景,通过对祭祀传统习俗的分析来考证太行,最终得出太行山名号的由来。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太行山以及“太行文化”的研究有益。

关键词:太行山;封禅;北狄;祭祀习俗

中图分类号:K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5-0019-03

一、太行山地理位置

(一)太行山地理概念

太行山历史上行政隶属于北直隶(清朝行政规划名称),今天主要覆盖北京、山西、河南、河北大部分地区,是我國重要的行政区域的分割线。太行山的地理位置中,最著名的是“太行八陉”,且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太行八陉”既是古代中原地区商贸往来的要道,同时也是封建王朝重要的军事要塞。太行山岩层为复式单斜褶皱,段层式带状分布,东西高低相差较大。主峰小五台山余峰如灵山、东灵山、佛子山、板山等,为我国少有的雄伟山脉群落。

(二)太行山名号的历史变迁

太行山名号的变迁,大体可以按照以下几个阶段来划分。第一个时期是殷商时期。该阶段中华民族的祖先使用的大多是不可能全部被认出的甲骨文和钟鼎文。但是,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书籍中,人们无法找出能证明当时太行山真实历史名称的有力证据。第二个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太行山已经有了太行、太形两种说法。《山海经》有云“次三经之首,曰太行之山”,《列子·愚公移山》也有说“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第三个阶段是秦汉时期,太行山的名称由“太行”、“太形”逐渐变为“五行山”淮南王刘安编纂的《淮南子》中记载“武王克殷,欲筑宫于五行之山”。可见,汉代太行山的名称逐渐被“五行山”所替代。晋朝时期,部分地区对太行山的名称随着祭祀而逐渐增加,比如西城县(今陕西平利一带)就有女娲山、伏羲山等别称。第四个阶段是明清至民国时期,这个阶段太行山已经有了接近统一的称号,建国后直到七十年代之前,太行山的别称“大形山”“五行山”等名称依旧出现。改革开放后,国家统一了太行山的称号。

二、“太行”音形的历史变迁

从历史寓意来看,三山五镇五岳名称的由来与中央行政和地方的祭祀有关,因此,不少人认为太行山的名字也应当从祭祀习俗演变而来。“太行”二字不仅与祭祀习俗具有关联,太行山名字应该也是发生了语音和语义的变化。

(一)“太行”语音衍出

据史料记载,太行山音众多,原有“五行山”“大形山”等读法。《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呼“太行山”为“五行山”;《列子》呼“太行山”为“大形山”。究其原因,太行山的首字“太”与“大”字意出同源,史料记载战国前就已经出现“太”字,“大”为不加点之“太”的说法,二字在历史上曾作为同意异形字来使用。如《宋书·郑鲜之传》:“名教大极,忠孝而已。”“大极”即为“太极”的含义,意为“终结”,可见在古代“太”通“大”。

根据现代汉语拼音对古代汉字声音的注解研究,元朝之前,汉字体系中几乎没有j、q、x三个声母,但是随着元朝蒙古族和清朝满族的语音传入,蒙语和满语对古代北方地区汉语的发音造成了一定的改变,比如gi、ki和hi逐渐演化成j、q、x。最明显的证据就《韵书》中,“行”字读音属庚韵,按照现代汉语拼音可以拼写为“h-i-eng”,这种读音在当前的标准汉语中已经无法发出准确的读音,但是,简化之后可以近似读作“h-ing”。因此,我们几乎可以确认,在宋元之际,太行山中的行字读音应该接近与“行”和“形”。

(二)“太行”字形讹变

“太行”如何由“大形”演化而成,历史众说纷纭,但是综合较为合理并被大部分学者所接受的记载,认为清代周寿昌所著《思益堂日札》给出的解释较为合理。周寿昌认为,《山海经》《淮南子》称五行山,《列子》称大形山,则当如本音,不得读作“泰杭”两字。但是当时由于“大行”二字触犯刚逝去的皇帝、皇后禁忌(大行皇帝是中国封建帝制时代,在皇帝去世直至谥号、庙号确立之前,对刚去世的皇帝的敬称。)《后汉书》李贤注引韦昭曰:“大行者,不反之辞也。天子崩,未有谥,故称大行也。”因此“大行”二字被禁用,不得不避嫌作为“太行”。明清两朝沿袭此制,《孟子》中“大行不加”也禁用,久而久之文人为避免犯错,在此之后“太行”“太形”两词为后世所用。

三、太行山名号的历史蕴意

历史上,太行山曾被广泛的是用作“大形”等字,在名称由来的背后有着深远的历史原因。这与早期北方少数民族和地区政权的祭祀、文化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白狄”祭祀的传统习俗

先秦时期,我国北方长期被少数民族占据。周朝时期,汉族人大多承认“华夏”的称呼,将四周的少数民族分别称呼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北狄属于对北方狄族人的统一称呼。《礼记王制》:“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其中西戎与北狄作为后来胡人的祖先,广泛分布在今河北北部和山西省中部的太行山两侧。白狄,亦作白翟。春秋前期主要分布于古雍州北部(今陕北一带)。北狄与白狄之间是否有血缘关系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仅从现有资料和居住地看,白狄可能是北狄的旁系分支,两者长期并存。春秋前期,由于中原诸国对狄了解较少,只能以“狄”来泛指北方的少数民族。到了春秋中后期,随着联姻等形式的出现,像鲜虞等具体的族名开始出现在历史的记载中。

公元前569年,晋国转变政策,向狄提出了“和戎”。在历史时间轴上来看,“和戎”无论是对晋人还是对狄来讲,都是一种有益的政策。因此,狄接受了晋国的诚意。晋国可以专心应对内外的攻伐,狄也可以专心的经营自己的领地。实行“和戎”政策的二十年间,狄开始向晋国北部地区迁徙。但是史书对迁徙原因并无严格的记载。东迁后的狄,分别发展成了鲜虞氏、肥氏、鼓氏、仇由氏等。据秦国史书记载,以鲜虞对东迁后的狄进行概述,狄正式开始了“鲜虞时代”。

在居住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变迁中,鲜虞狄人结合固有的民族传统逐渐开始形成了祭祀习俗。鲜虞人散落太行山东西两侧,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崇拜高山的民族习惯,《大戴礼记》载:“狄有五罪,包括不祀(不敬宗室)、耆(通嗜)酒、拜山等,其行邪辟。”在春秋时期的军事斗争中,太行山以西的鲜虞人跨越太行山,探索出了众多的道路。北狄人崇拜高山,认为只有最高的山才能接近天神。太行山山势较高,形状险峻,因此北狄人在迁移中不断祭祀神山,同时也将这些高大的山脉命名为“大形山”。

(二)“中山国”的民族嬗变与文化传承

据《春秋》推断,公元前507年,鲜虞趁晋、楚、宋、卫等国举行召陵盟会,开始起义,大败晋军于平中。因建国初期据守之地与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粟山),城中有山,故称其国为中山国。历经数十年战乱,灭而復起。晋国内斗,鲜虞人获喘息之机,在灵寿建立了神秘的“千乘之国”——中山国,演化出繁荣华美的中山文化,强盛一时。

在中山国的文化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迁徙途中历经太行山的重要关隘,中山人对太行山的敬畏与崇拜,包括出土的“山”字青铜礼器,器物上部呈“山”字形,从器物上可以反映了中山国具有崇山的习俗;据现有史料以及《竹书纪年》描述,中山国祭祀均以山为祭祀根本。其文化中也蕴藏着深厚的“山”化传承。

四、后世的“拜山”习俗

封建帝王的历史时期,拜山习俗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中拜山的习俗又分为三种,一种是以拜山以“正名”的政治祭拜;一种则是民间的拜山习俗,以祈求平安和祭祀先祖;另一种是玄学盛行下的修行人士的信仰拜山。

(一)封建帝王的“封禅”寓意

帝王封禅其政治意义远大于登山的祭祀形式意义。根据甲骨文以及《春秋》等文献的记载,商周时期登山祭祀大多用于占卜求雨、保平安等活动;到了周代,登山祭祀的规模则成了区分等级的重要标志;再到战国时期,登山祭祀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即位后的固有仪式或者向周围诸侯国宣誓霸权的做法。真正将登山与“封禅”这种政治活动联系到一起的是秦始皇登泰山。秦始皇开创了帝王开国等级封禅意识的先河。但是由于太行山区的特殊性,地处三省交界之地的太行山虽然山势陡峭,景色壮观,但是由于军事因素和安全因素,在历代帝王封禅、望岳的选择中都居于后列。

(二)民间的“拜山”习俗

古代由于科学技术所限,人类对于地球的了解,对科学的认知并不深刻。往往把看到的难以理解、难以触及的事物当作崇拜的对象。我国北方地区高山林立,碧空万里,人们不自觉地将这种高远的、深邃的、支配自然世界并且人力难以掌控的事物当作崇拜的对象。比如在太行山区生活的北狄、西戎等民族,由于长久的生存进化中,太行山脉为北狄人提供了生存所需的必要资源,因此在其民族习俗中,将天空视为“天神”,将其生活的太行山环境中与天空最为接近的山峰视为祭祀的主要场所,祭拜其信仰中的神,祈求神的恩赐。在民族的发展途中诞生了关于太行山原始的神话传说,在这些传说的影响下,人们将太行山的特点概括出来并进行命名。最初的太行山被称为“大形山”“五行山”,主要是根据其山势和地理特点进行命名的。后来随着居住人群的转变、种族的迁移以及对山区环境的敬畏,民间的拜山行为逐渐扩大到民间的各个民族。不少民族祭祀山神需要举行各种仪式,比如,僳族祭祀山神需要“尼帕”(少数民族语言:勇士)请山神,过刀山火海,所天门以及阴阳柱,虽然现在看来是一种宗教仪式,缺少科学道理,但是在仪式的背后是一种对传自于上古时期的拜山图腾信仰的坚持。

(三)游览“拜山”

玄学渐渐兴盛,《汉书·司马相如传》称:“列仙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臞。”主要讲的是太行山居士修行的盛况。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太行山支脉的五台山逐渐发展成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佛教逐渐兴盛后,五台山的游人与修士不断增多,在游览五台山之余,不少人会对太行山的其他山脉进行探索和登临,留下不少优美文句。更有对于太行山名号起源的探索和描述,成为当前我们寻找太行山名称由来的重要参考依据。明代释镇澄所著《清凉山志》中曾经描述太行山:“当是时,五百里内,林木茂密,虎豹纵横,五峰无路,人迹罕至。或曰峰高险峻,谓之太形其名之盛也。”说的就是太行山名称的由来或许是由这些修士抒发的太行山山势高大险峻,这些名称的来源,成为太行山考证的依据。

五、太行山名字的最终确立

太行山名称的起源已无确切的史料记载。但是凭借现有史料以及其文献资料的推断,依旧可以推断出太行山名称的含义、演变以及其名称背后的文化背景以及历史渊源。太行山现有记录最早的居民是北狄人和犬戎部分居民。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先后延太行山进行了迁徙和安置。正是因为这些人类活动,带动了太行山交通条件的探索。再加上当时这些中原四周民族固有的原始文化图腾,完成了对太行山名称的初步确立:即“大形”“大行”“五行”等。以北狄为主的民族崇拜天神,因太行山脉高耸的山势而将其列入图腾序列定义为神山。发展到“鲜虞”族建国中山,以其特有的“山文化”将太行山的原始名称固定下来。再到后来秦国出函谷关一统天下,始皇封禅泰山路过太行山这一路线,奠定了山岳祭祀的传统。宋元明清时期,中原文化大发展,古代文人墨客、僧侣修士在登山之余加强了对太行山史籍文献资料考证,逐渐形成了关于太行山名称的统一认知,对其读音、字形等差异进行了论辩,找出其语音和字形讹变的原因。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行政规划的逐渐完善,各地区的地名统一化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趋势。针对太行山名称的字形、读音与起源的争议也告一段落,逐步盖棺定论。

参考文献:

〔1〕王尚义.刍议太行八陉及其历史变迁[J].地理研究,1997,(01):68-76.

〔2〕王先谦撰.吕苏生补释.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补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段连勤.北狄族与中山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何光岳.北狄源流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5〕古开弼.盲目崇拜:我国民间祭山禁林习俗的原始宗教文化背景[J].农业考古,1998.

〔6〕张祖群.“太行八陉”线路文化遗产特质分析[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2.

(责任编辑 孙国军)

猜你喜欢
封禅太行山
“因事立体”的封禅文
太行山深处的“新农人”
“封禅”与“登极”:中国传统政治宣誓制度的“天道”视域
汉武帝封禅
泰山封禅
太行山(外二首)
《文心雕龙》与《文选》“封禅”文体的比较
太行山上忆当年
《文心雕龙·封禅》篇立体缘由及其论文得失
太行山下最可敬的人